2018年河南省漯河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1.(1分)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璀璨。
下列是河南境内的物质文化遗存的图片,能够直接反映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是()A.嵩阳书院B.龙门石窟奉天寺佛像C.大运河(河南段)D.安阳殷墟2.(1分)“这场战争打破了满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封建社会危机四伏,中华民族开始了近代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与“这场战争”的爆发直接相关的是()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3.(1分)1899年出生于宁波的法学家吴经熊说:“革命后,剪辫子成了时尚。
有一天,我的辫子被同学剪掉了,可怜的大娘一见到我就吓得嚎啕大哭起来”与“剪辫子”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4.(1分)80年前,日军占领某地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
在持续六周的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
这一暴行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D.国会纵火案5.(1分)如图是毛泽东等赴重庆前的延安机场的合影,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
毛泽东等赴重庆的背景是()A.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B.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和平、民主是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C.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6.(1分)“这一时期涌现出了无数英雄人物,有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有宁可让烈火烧死也不暴露目标的邱少云”“这一时期”是()A.“一五”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C.土地改革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7.(1分)2018年3月8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张德江在回顾2018年主要工作时指出,常委会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宣誓制度,依法组织6次宪法宣誓仪式,彰显了宪法尊严和权威。
下列关于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说明正确的有()①在1954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制定的②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③宪法贯穿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④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1分)如表是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表。
安徽凤阳农业生产实现三年三大步增长的直接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企改革的进行9.(1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林郑月娥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于2018年7月1日就职,就职这一天也是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日。
香港回归20年以来的繁荣稳定充分证明了()A.“一国两制”符合香港的实际B.发展才是硬道理C.经济特区符合中国国情 D.特别行政区适合澳门10.(1分)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收集了一下两幅图片。
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A.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为尼克松访华奠定了基础B.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提C.中国对外开放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保障D.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了中国的对外开放11.(1分)新航路开辟后,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把零散的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主要有全球性的物种、人种、经济、文化的相互交流。
这表明新航路开辟()A.推动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促进了欧洲文化思想的繁荣C.促进了欧洲工商业的发展D.使世界开始连为了一个整体12.(1分)“它确立了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享有行政权。
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大权。
三权相互制约与平衡。
”“它”是()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1787年宪法D.《法典》13.(1分)《英国通史》中这样写道:“在巴巴多斯(位于美洲加勒比海),1712~1768年有20万黑人奴隶输入,但人口只增加了2.6万。
”这主要表明()A.黑奴贸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B.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C.黑奴的寿命很短D.黑奴流动速度很快14.(1分)“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欧仁•鲍狄埃创作的这首《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它鼓舞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
这首歌创作的背景是()A.巴黎公社失败 B.马克思主义诞生C.英国宪章运动 D.法国大革命15.(1分)“对俄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望着未来,一张脸望着过去”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的这段话表明()A.亚历山大二世有卓越的政治远见B.俄国从根本上废除了奴隶制C.俄国农奴隶改革具有两面性D.压力山大二世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16.(1分)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A.1916年2月,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B.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C.一战中,英国首先使用新式武器坦克D.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17.(1分)1921~1925年,苏俄(苏联)粮食作物产量从22.13亿普特增至44.24亿普特;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从6620万公顷增至8730万公顷。
这一时期苏俄(苏联)农业生产地快速增长直接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农业集团的实现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8.(1分)2018年,日本科技投入了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3.40%,明显高于美国的2.61%(2018年)欧盟各国平均的1.95%和中国的1.44%.2018年,日本科技投入占GDP的3.8%,仍然居世界第一。
这说明日本()A.注重引起先进的生产技术B.十分重视发展科技C.接受美国的经济援助D.十分重视发展教育19.(1分)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学者埃里希•努能坎普指出:“全球化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增加了从经济上把本国发展成工业化国家的机会。
”这一观点说明经济全球化()A.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提供了良好机遇B.使世界贸易日益规范C.有利于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D.拉大了贫国与富国的距离20.(1分)“它是现代音乐的一个代表,是非洲遗风和欧洲古典音乐在美国社会环境中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
它产生仅百余年,却风行美国并流传到世界许多国家”“它”是()A.乡村音乐 B.爵士乐C.摇滚乐D.古典音乐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0分)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图二中的壁画在2018年发现于河南洛阳新区翠云路,它的发现有何历史价值?(2)图三中阿拉伯数字名称的由来是什么?请再举一例阿拉伯人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与传播做出的贡献。
(3)结合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谈一谈你对东西方交流的认识和看法。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道路。
﹣﹣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材料二《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状元出身的张誉以极大的爱国热枕倡导“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在一战期间取得较快发展,但到20世界20年代中期,张誉的企业就开始每况愈下。
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
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成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就是苏联率先实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的“实行行动”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依据的是条约中的哪一内容?张誉“实业救国”的梦想最终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何在?(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发展工业化的成功措施和影响。
(4)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2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3年,瓦特负责修理一台苏格兰铁匠纽卡门发明制造的蒸汽机,他发现纽卡门蒸汽机有以下缺陷;燃料耗费太大、笨拙、应用的范围有限、只能用于矿井油水和灌溉。
瓦特克服经济困难,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制成了有分离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可节省75%的燃料。
1782年,他又成功地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
1784年,瓦特对它进行了改进,为它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使它能适用于各种机械的运动。
从此以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了。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教师用书材料二电力的广泛应用与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爱迪生以“为人类幸福生活而发明”为理想,一生中共获得1000多项发明专利权。
他的发明改进了我们在工作与日常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材料三爱因斯坦被誉为最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
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着牛顿的道路继续前行时,他却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最终提出了物理学的相对论,对牛顿的力学体系和绝对时空观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
他提出的相对论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1)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绘制一个表格对上述人物的事迹进行总结。
(从主要贡献、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2)通过以上总结谈谈,他们取得上述成就的相同原因是什么?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顶峰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
但是美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
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这是我们迄今为止体验到的最为严重的后果…五年孜孜不倦以求尽量不抵抗路线的结果,五年英国势力不断退让的结果…我们处在一场降临于英国和法国的最大灾难面前。
﹣﹣丘吉尔材料三日前,英国开启脱欧程序,与欧盟长达两年的谈判拉开帷幕,在《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欧盟未曾料想,这一持续扩编达一甲子之久的欧洲一体化集团会首次遭遇缩编的不堪。
人们不禁要问:英国脱欧,欧盟应有什么反思?这一事件对欧洲与世界又会造成什么后果?﹣﹣2018年4月3日《人民日版•海外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英国“傲视全球”的原因。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时英法实行什么政策导致了“灾难”降临?这场“灾难”使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欧盟的成立反映了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英国脱离欧盟可能会造成怎样的影响?25.(5分)请把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叙述这一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