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轮专题复习试题

高三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轮专题复习试题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一、选择题1.氢叠氨酸(HN3)与醋酸酸性相近,其盐稳定,但受撞击时发生爆炸生成N2,有关氢叠氮酸及其盐的叙述有:①NaN3的水溶液显碱性,②HN3的固体属于分子晶体,③NaN3的固体是离子晶体,④NaN3可用于小汽车防撞保护气囊。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全对2.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则此反应中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21∶5 B.11∶3 C.4∶1 D.3∶13.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32 -,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①肯定不含I-;②肯定不含Cu2+;③肯定含有SO32 -;④可能含有I-。

A.①③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4下列溶液中通入足量SO2后,最终一定会出现沉淀的是()A.Na2S B.BaCl2 C.Ba(NO3)2 D.Ca(OH)2 5.工业废气中氮的氧化物是重要的污染源,有一种治理污染的方法是通入适量氨气将其还原成无毒物质N2和H2O,现有含氮氧化物NO和NO2的混合气体3L,与同条件下的NH3 3.5L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气中NO与NO2的体积比是()A.1∶4 B.1∶3 C.1∶2 D.1∶1 6.测定空气中污染物含量的一种方法是: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入吸收剂,并测定其导电能力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导越大)。

例如测定空气中H2S的含量,若用CuSO4溶液吸收,可测得很大浓度范围内的H2S,但电导变化不大;若用浓溴水吸收,则仅限于低浓度范围内的H2S,但有高灵敏度。

现要兼顾吸收容量和灵敏度,用上述方法测定空气中氯气的含量时,最佳吸收剂是()A.Na2SO3溶液B.KI溶液C.NaOH溶液D.H2O 7.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粒子之间的三种作用力。

下列晶体①Na2O2 ②SiO2 ③石墨④金刚石⑤NaCl⑥白磷中,含有两种作用力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⑥C.②④⑥D.①②③⑥8.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都没有变化。

再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气体体积减小。

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但还有剩余气体。

以下对混合气体组分的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没有N2;CO和HCl至少有一种B.一定含有N2、HCl和CO C.一定有N2;CO和HCl至少有一种D.一定有N2和HCl;没有CO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和石英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B.遗弃的废旧电池、塑料袋、废纸、破布都C.苏丹红、谷氨酸钠(味精)、碳酸氢钠(小苏打)、亚硝酸钠、明矾等都是在食品加工或餐饮业中禁止使用或使用量要严加控制的物质D. 纳米装饰材料是一种不会产生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的绿色产品10.下列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①H2S+O2,②Na+O2,③Cu+HNO3,④P2O5+H2O,⑤Fe+HCl。

在不同条件下得到不同产物的是()A .①②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1.两份质量均为1g的硫粉,分别使之与足量的H2和O2完全反应,将产生的含硫化合物混合,最终可得硫的质量是A.0.5g B.1g C.1.5g D.2g二、非选择题12 、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四种常见的非金属单质A、B、C、D。

在室温下,它们之中有三种气体,一种固体。

在这些单质中,B的式量最小,C次之。

这些单质和甲、乙、丙、X、Y五种化合物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写出化合物乙的化学式______。

(2)上述图示的化学反应共有。

种基本反应类型,其中化合反应有______个。

(3)上述四种单质中存在同素异形体的元素是(写元素符号)______。

13 、120℃、101.3kPa条件下,有2LH2O、2LCO、2LCO2、0.5LO2和1LH2组成的混合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过分别放有足量Cu粉、C粉和CuO粉末的三个灼热的反应管。

假设气体通过每个反应管都能充分反应,且不论三个反应管以何种顺序排列,问:(1)尾气是否有可能是单一气体______?若可能,该气体是______。

(2)原气体中是否有几种(或一种)不可能再存在于尾气之中______?若有,它们(或它)是______。

(3)原气体是否有几种(或一种)肯定存在于尾气之中______?若有,它们(或它)是______。

14、如图:已知:化合物E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浆状物;化合物F是不能成盐的氧化物;单质D能与某些稀有气体反应。

据此,请填空:(1)化合物F是______;化合物I是______。

(2)反应②、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②④15、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下列钠盐中的几种:(A)氯化钠,(B)硫化钠,(C)亚硫酸钠,(D)硫代硫酸钠,(E)硫酸钠,(F)碳酸钠。

向此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浅黄色的沉淀析出,同时有气体产生。

此气体有臭鸡蛋气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说明该气体中不含______(填分子式)。

(2)此无色溶液中至少存在哪几种钠盐?请写出全部可能的情况______(填写相应的字母)。

16、有A、B、C、D四种单质。

在一定条件下,B可以和A、C、D化合生成化合物甲、乙、丙,C和D化合生成化合物丁。

已知甲、乙、丙每个分子中都含有10个电子,并且甲、乙、丙、丁有如下关系:回答:(1)单质B的化学式。

(2)单质A与化合物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化合物丙、丁中D元素化合价判断丙、丁是否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单质D,简述判断理由。

17、BGO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它是锗酸铋的简称,若知:①在BGO中,锗处于其最高价态。

②在BGO中,铋的价态与铋跟氯形成某种共价氯化物时所呈的价态相同,在此氯化物中铋具有最外层8个电子稳定结构。

③BGO可看成是由锗和铋两种元素的氧化物所形成的复杂氧化物,且在BGO晶体的化学式中,这两种氧化物所含氧的总质量相同。

请填空:(1)锗和铋的元素符号分别是____、____。

(2)BGO晶体的化学式是____。

(3)BGO晶体所含铋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

18、有A、B、C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它们之间两两结合成化合物X、Y、Z。

X、Y、Z之间也能相互反应。

已知X是A和B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其它元素形成的单质(仍用A、B、C表示)和组成的化合物间反应关系式如下:①B+C→Y ②A+C→Z ③X+Y→M ④X+Z→C+N ⑤Y+Z→C+N 请填空:(1)上述反应中,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理由是____。

(2)若M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化合物,则X、Y、Z分别是____(3)写出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③,④。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 解析:解析:假设反应中生成1 mol NaClO和3 mol NaClO3,则有1 mol+3 mol×5=16 mol电子发生转移,由电子守恒知,必有16 mol氯原子被还原3.D 解析: 据前后均无色,确定没有Cu2+;能被溴水氧化的有I-、SO32 -,其还原性是I-<SO32 -,SO32 -先被Br2氧化,若SO32 -没全部被氧化,I-不会参与反应,所以无法确定I-是否存在。

此题的关注点较多:“少量溴水”、“仍无色”(溴水、I2水、Cu2+都有颜色)、“还原性I-<SO32 -”,且把选项“肯定不含I-”放在第①位,设计了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I-被氧化后会呈现颜色,现在无色,所以不含I-——很容易忽略SO32 -的还原性比I-强这一点,而误选B。

4.AC 5、 B、C 6 .D7.B解析:Na2O2是离子晶体,其中存在的作用力有:Na+与O22-之间的离子键,O22-中的两个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SiO2是原子晶体,存在的作用力只有Si原子与O原子之间的共价键;石墨是混合晶体,其中存在的作用力有:C原子与C原子之间的共价键,片层之间的范德华力;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其中存在的作用力只有C原子与C原子之间的共价键;NaCl是离子晶体,其中存在的作用力只有Na+与Cl-之间的离子键;白磷是分子晶体,其中存在的作用力有:P4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P4分子内P原子与P原子之间的共价键。

8.C 9. D 解析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石英则是纯度很高的二氧化硅;遗弃的废旧电池会产生重金属污染,塑料袋由于难于分解,成为白色垃圾,废纸和破布则分解后成为污染物;苏丹红是食品中禁止使用的物质,而谷氨酸钠(味精)、碳酸氢钠(小苏打)、亚硝酸钠、明矾等则不能使用过量;纳米材料主要特征是其微粒大小在“纳米级”,并不一定是不会产生甲醛、芳香烃及氡等的材料。

10.A 11.C二、非选择题12、分析:除稀有气体外,非金属单质只有5种在常温下是气态。

故三种气体应是H2、N2、O2、Cl2中的三种(F2不常见);A与D反应存在量的问题,A(或D)有一个可能是固体(气体间的两两反应不存在量的问题);由相互反应关系可推断:B——H;C——O;D——Cl。

再考虑:X是氧化物,Y是氯化物,甲是H2O,丙是HCl。

可推知:乙是含氧酸;Y是一种能水解生成含氧酸和HCl的氯化物;A与CI2反应是有一个量的限制,A——P。

答案:(1)H3PO4(2)2种(化合与复分解),5(3)O(O2与O3)、P(红磷与白磷)13、分析: C、Cu均可与O2反应,而过程中却不会产生O2,所以,不管用何种排列顺序,最后一定没有O2;又依据质量守恒定律,C、H元素一定存在最后产物中,以H2O或H2、CO或CO2形式存在,但无法确定是以什么形式存在。

答案:(1)不可能;(2)有,O2;(3)没有。

14、分析: D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F2;F为不成盐氧化物,且由单质B与化合物C发生置换反应得到→F为CO,B为碳,化合物C为氧化物,再结合G与H燃烧生成C,判断H为O2,C为H2O,G为H2,I为HF;化合物E由碳与化合物A反应得到(可能是碳化物),再考虑E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浆状物,E是CaC2,A是CaO。

答案:(1)CO;HF (2)略15、分析:加酸后产生浅黄色沉淀和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此气体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但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一定有硫化钠和碳酸钠,至少一定有亚硫酸钠或硫代硫酸钠中的一种(但都必须是硫化钠过量),无法判断硫酸钠是否存在。

答案:(1)SO2 (2)B、C、F;B、D、F;B、C、D、F16、分析:含10个电子的化合物有:CH4、NH3、H2O、HF,甲、乙、丙各为其中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