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平等与效率
累进税 转移支付
累进 所得税(progressive income tax)是指税率随着个人应纳税款 的增加而上升(直至达到某一点为止)的所得税制度。具体而言, 就是根据收入的高低确定不同的税率,对高收入者按高税率征税, 对低收入者按低税率征税。 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又称无偿支出,它主要是指各 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 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 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 是二级分配的一种手段。
现实经济现象分析
二 、 效 率 与 平 等 的 交 替
因此,效率和平等被认为是不可能兼而有之,为了 强调收入均等化,就宁肯牺牲效率;后者,为了强 调效率,就宁肯让收入差距不扩大。
平等与效率的先后次序 ——谢艺环
效率优先论
平等优先论 “两者兼顾”
平等与效率的先后次序
1、效率优先论
代表人物:现代自由主义经济学家 弗里德曼 哈耶克
中国的特殊洛伦兹曲线
•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在贫穷时,其贫富差距 就大些,在富裕时,贫富差距就小些,不过, 还是有例外的,这个例外就是中国.原因是 中国的福利制度的完善跟不上发展的速度, 制度不完善,就存在漏洞,就有机可乘;另 外一个原因是中国的特殊情况,中国是计划 经济体制,虽然后来经过调整,可是过程很 漫长,不幸的是,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个过程 时期,并将长期处于这个过程阶段.所以, 中国贫穷时的贫富差距很小,但现在经济好 转了,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了.
一、平等与效率的交替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首次提出。《平等与效率——中的的 抉择》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平等与效率二者之间存在 着矛盾。 • 1、内容:平等与效率“是资本主义的民主的双重 目标,一方面宣扬和追求一种平等主义的社会政治 制度;另一方面,有刺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级分 化。” • 2、表现:市场根据经济效率向生产要素的供给者 提供报酬,这些报酬构成了人们的收入,要促使经 济增长,就必须使报酬有差别,使收入有差距。这 样要做到收入均等化,就难以使社会保持高效率。
西方国家收入分配政策及启示 现实应用——阮舒媛
英国:调节收入以财政措施为主
• 英国是老牌工业国家。其收入差距有 两大特征:一是低收入者呈群体性。 最低收入者主要为失业者、体力劳动 者、妇女和儿童、老年人、病残人、 单身者及家庭成员较多者等群体。二 是地区收入差距突出。
• 英国政府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个人所得税、 社会保障税、遗产税等税收制度来调节高收 入者的收入,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实施 义务教育和反贫困措施来调节低收入者的收 入,从而使收入分配差距的均衡调节取得了 一定的效果。
• 第二,通过人力资本政策,扩大接受教育领域 的投资、培训和发展潜能等实质的深层次的机 会均等,使每个人享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塑造 起点相同的市场竞争环境。
奥肯认为,在市场竞争中,形式上的机会平等掩盖 了事实上的不平等。一方面市场势力使人们积累了财 富,另一方面,财富的力量又使市场的力量服务于财 富的占有者,形成回波效应,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这尤其表现在人力资本投资上,高收入家庭的子女能 够享受良好教育,因而比较容易找到理想的高薪位, 反之,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往往无力接受高等育,因而 只能在一些对知识和技能要求不太高、薪金很低的部 门就业,从而使他们继续陷入低收入的境地。
• 1、税收调节措施。税收调节有直接调节和 间接调节之分,属于直接调节的税种有所得 税与财产税,属于间接调节的税种有商品税。 • 英国充分发挥了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予 税等不同税种相互协调配合的调节功能。发 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需要健全的 税收体系和征管制度。
• 2、社会保障调节措施。英国是最早建立社 会福利制度的国家,早在1572年,伊丽莎 白女王便决定在全国征收济贫税,1601年 颁布《济贫法》。1765年英国议会通过 “斯品汉姆莱制度”,对低于最低工资线 的工人,由各教区予以津贴补助。1905年, 英国政府成立贫困调查委员会,并于1908 年开始颁布实施了《老年赡养法》、《职 业介绍所法》、《国民保险法》等一系列 重要社会福利法案。
• 布坎南
• 主张在分配问题上采用合同方法。
• 个人的选择,只有在大家的投票取得意见一致时,
才站得住脚。集体决定是不可能取得一致的。 • 人们因对收入分配现状的不满而要求的收入重分 配并非出于公益的目的,而只是个人追逐私利的 一种表现,所以最好由公共合同的方式来协调分 配中的矛盾。
平等与效率的协调模式 ——连文婷
基尼系数(概括收入分配总体状况)
• 是社会实际收入分配比例偏离总体分 配状况百分比 • 基尼系数=a/(a+b) •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兹曲线 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
联合国规定:
• • • • • <0.2 收入绝对平均 0.2~0.3 比较平均 0.3~0.4 相对合理 0.4~0.5 差距较大 >0.6 收入悬殊
义
二 、 效 率 的 含
2、平等优先论的代表人物罗尔斯 以“帕累托最优”为衡量标准,具体规定: 一种结构,当改变它以使一些人(至少一个人) 状况变好的同时不可能使其他人(至少一个人)状况 变坏时,这种结构就是有效率的; 对于一批产品在某些人中的某些分配来说,如果 不存在改善这些人中至少一个人的状况而同时不损害 到另一个人的再分配的办法,那么这种分配是有效率 的; 对于某些生产组织来说,如果没有任何改变以生 产更多的某种产品而不同时减少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方 法,这种生产对组织来说就是有效率的。反之,无效。
——廖秀芳
具体措施
第一,通过高额累进税、遗产税和转移支付、负所得税、有限 工资津贴等再分配政策,让大多数社会成员能够分享经济发展 的成果,缓解市场机制造成的贫富悬殊的矛盾。 奥肯认为,必须改变以往对低收入阶层的补助办法,实行专 门的税收政策,例如所谓的“负所得税”,(即政府规定收入保 障的数额,然后根据个人实际收入给予适当的补助金。为了不 把低收入者的收入一律拉平,补助金应根据个人实际收入按比 例发放),或者实行所谓的“有限工资津贴”,(即政府规定每小 时的工资津贴额,然后根据每个获得最低工资的工人的实际工 时发放,使多于活的人得到补助),那就可以既有利于缩小收入 差距,又不影响工人的效率,也不会挫伤企业投资和扩大生产 的积极性。奥肯还设想将大企业的一部分股票分配给工人所有, 并且让工人有权参加企业重大事务的决定。他认为这种办法即 使可以扩大平等,又可以增加效率的。
二 、 效 率 的 含 义
3、经济学范畴
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比较。效率=投 入/产出 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提高
资源的节约
社会财富的增加
(二)效率的标准
帕累托最优状态:任何重新改变资源的配置方式,已经不可 能在不使任何一个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一个人处境变得 更好。 帕累托最优条件包括: • 交换最优条件即任意两种商品 X、Y 的边际替代率 (MRSXY )对于每一个参加交易的人来说都是相同的。
• 第二,收入结果上的平等 • 就是个人、企业按照自己的贡献获得平等的收 入。 • 其中两个层次来理解: • 其一、收入与要素投入比例相等。 • 其二、防止居民收入悬殊
• 第三,收入实现上的平等 • 不同个体等量的收入可以够购买到等量的相 同商品和服务。 • 忌:特权获得额外的商品和服务。
二、平等的衡量标准
无法安排一种正义的社会结构。
3、“两者兼顾”
• 约翰·劳尔斯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平等问题,
主张,一种折中、调和的,既支持现实生活强制 性干预,又强调了机会平等。 • 两个原则:一是“最大自由原则”,即每个人都 要有平等权利,有最广泛的基本自由,而且有与 其他人同样的自由,除非自由妨害了基本的制度。 二是“差异原则”,即社会和经济的安排要符合 每个人的利益和地位与职位,要承认差别,容许 差别存在。
在收入分配中平等的层次
• 第一,收入机会平等(最基本) • 是指在市场等价交换原则下,社会供给每一 位成员相等的参与竞争、就业、投资、盈利 等一切经济活动的机会。 • 其实就是指参加市场活动的社会必要条件必 须均等,其实质是强调消除生产资料的占有、 信息的占有、劳动力的占有上的差异和不均, 而不是指市场活动参与者自然条件的均等。 • 取决于:社会资源配置率的高低
罗宾斯
里斯
R.利菩赛和P.斯泰纳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从最广义的意义上说, 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
第二节 平等与效率的替代关系学说
一 第一个疑问:不管生产什么东西,只要能 、 卖掉就好,生产出来的东西能够卖掉,就 平 等于有了社会生产效率。是不是生产任何 等 与 东西能够卖掉,那就能称作有效率吗? 效 第二个疑问:生产越多证明经济越有效率吗? 率 (eg:苹果手机) 的 交 替
效率 vs 公平
高效率与高公平 (社会进步) 高效率与低公平 (社会波动)
低效率与高公平 (社会波动)
低效率与低公平 (社会衰亡)
思考????
效率 公平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平等与效率的协调模式
• 效率与公平存在着 此消彼长的交替关 系
“
1、平等与效率必须兼顾 2、资本主义制度下平等与效率有冲突, 但妥协是可能的 3、社会主义不是理想的使平等与效率 协调的制度 4、“兼顾”的关键在于“度” 5、应采取协调平等和效率的政策措施
• 三个标准: • 1.劳动分配率(收入越平等,劳动收 入在国民收入中比例越大) • 2.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收入越平 等洛伦兹曲线越接近绝对收入平等线; 基尼系数小) • 3.工资差异系数(收入越平等工资差 异系数小)
洛伦兹曲线
• 一般说来,越是靠近对角线的洛伦兹 曲线表示收入分配状况越平均;越是 远离对角线的洛伦兹曲线,收入分配 状况越悬殊。
• 生产最优条件即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 对于使用这两种要素而生产的商品来说都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