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导学案
自
主
学
习
一、常识积累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家、家。是继孔子以后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与“”,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
二、朗读初译
1、听录音,小声跟读课文,给下面的黑体字注音。
域民亲戚畔之
学
习
目
标
1、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2、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自
主
学
习
一、问题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
(2)、得出全文结论的句子:
(3)、文中说明什么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条件?
(4)、“人和”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④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于声:
⑤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扶苏以数谏故:
4、词类活用
①必先苦其心志②劳其筋骨
③饿其体肤④空乏其身
⑤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达
标
检
测
检测强化:
1、解释通假字:
(1)入则无法家拂士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划分句子节奏:(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委而去之(去:) 亲戚畔之(亲戚:) 池非不深也(池:)
(3)一词多义;
之 三里之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多助之至()
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天下之所顺()
利 地利不如人和() 兵革非不坚利也()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
学习
目标
学习目标:明晰字音字形,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学习策略:朗读——积累——感知——强化
自
主
学
习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教师范读,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2.自读课文。
3.齐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
1.疏通课文。学生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三、文言文基础知识总结。
《孟子》二章导学案
大洋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导学案
年级:九学科:语文第五单元第_18_课第1_课时
课题
《孟子》二章
课型
讲读
主备人
曹杏坤
审核人
王月兰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学习环节
学习流程
【教法、学法指导】
学习
目标
学习目标:明晰字音字形,朗读课文,积累实虚词含义
学习策略:朗读——积累——翻译——强化
5、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样的益处?(用原句回答)
6、分析亡国条件:
7、举例说明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
8、比较《孟子二章》在论证方面的不同:
合
作
探
究
拓展延伸: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请列举几例。
合
作
探
究
5、重点语句的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你的补充还有哪些句子?写下来。
达
标
检
测
(1)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义:)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郭:)
(5)、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二、理清论证思路。
提问: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明确:
文章开篇提出,指出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战争事例)加以证明,分别就与、与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论述了对战争胜利起决定作用。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的结论,阐明了
合
作
探
究
“”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与“”进行对比,自然导出“,”。
三、拓展延伸:
“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四、背诵课文
达标Leabharlann 检测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①委而去之②亲戚畔之
2.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2分)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行拂乱其所为
3、解释加点字:(1)士:(2)空乏:
4、翻译: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盘点
收获
作业
布置
归纳整理本课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大洋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导学案
年级:九学科:语文第五单元第_18_课第4_课时
课题
《孟子》二章
课型
讲读
主备人
曹杏坤
审核人
王月兰
授课人
授课时间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②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表现不得民心、众叛亲离的句子:
盘点
收获
作业
布置
大洋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导学案
年级:九学科:语文第五单元第_18_课第3_课时
课题
《孟子》二章
课型
讲读
主备人
曹杏坤
审核人
王月兰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学习环节
学习流程
【教法、学法指导】
2、划分句子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4)舜发于畎亩之中
(5)百里奚举于市
3、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4、重点词语解释:
(1)域:(2)郭:(3)环:
(4)池:(5)兵革:(6)委:
(7)去:(8)顺:(9)至:
1、给加点字注音。
舜发于畎亩之中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曾益其所不能 入则无法家拂士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②困于心,衡于虑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死于安乐: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国恒亡:
合
作
探
究
③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死即举大名耳:
学习环节
学习流程
【教法、学法指导】
学习
目标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启示,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自
主
学
习
一、问题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
3、第二段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了什么道理?
4、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盘点
收获
作业
布置
大洋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导学案
年级:九学科:语文第五单元第_18_课第2课时
课题
《孟子二章》
课型
讲读
主备人
曹杏坤
审核人
王月兰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学习环节
学习流程
【教法、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