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院系:海峡动漫系年级:专业:汉语言文学(媒体创意方向)学号:摘要:现代主义选入电影,要比它选入诗歌、绘画、音乐等晚一、二十年。
1907至1914年,立体主义流行一时,而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则还处在幼年时期:无声的长故事片刚刚出现,蒙太奇技巧还在萌芽阶段。
但电影毕竟是一种“二十世纪的艺术”,它对其他艺术的影响有着极强的接受力,所以在不多几年之后,在现代主义艺术革生的欧洲便开始了一场电影先锋运动,这是现代主义在西方电影中的第一次兴起。
现代主义电影是由表现传统的戏剧化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深入到表现人物内心更细微、更隐秘的情绪变化,探索人性中最本原的东西(张扬个人直觉和情绪),横向再现社会生活、任务情绪,注重任务情绪的自然流动(意识流)、使电影由视觉艺术升华为内心感受的艺术影片。
后现代电影并不把原叙事所追求的共时(即通过同一性的中心维系作用实现整体思想的一致,如电影“梦幻般完美的故事”、“逻辑缜密的对白”、“封闭的结构”以及“完满的结局”等)看作是自己的终极目的。
后现代作品更倾向于打破求同的稳定模式,而强调差异的不稳定模式,或者说提倡语言游戏的异质多重本质,即多元式的话语异质。
具体地说,就是从影片的“文本叙事”、“话语传达”到“受众接受”的各个层面都引入多元化的概念,不再强求故事、结构与电影文本内在表达的至全至美和接受共鸣,转而更宽容地面对影片各层面的断裂、局限、矛盾与不稳定性。
Modernism in the film, than it selected poetry, painting, music, twenty years later. From 1907 to 1914, cubism, popular, and the film as an art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long story silent just appeared, montage technique in bud stage. But the film is a kind of " Twentieth Century art ", its effect on other art has a strong capacity, so after a few years, in the modern art leather raw Europe began a movie avant-garde movement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e rise of modernism in western movies.Modern movie is displayed by the traditional dramatic storyline and characters to depict the inner emotional changes more subtle, more intimate, explore the most primitive nature of things ( publicity personal intuition and emotion), lateralreproducing social life, pay attention to the natural flow of task task mood, emotion (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 the the film by the visual arts into the feelings of art film. The postmodern movie is not the original narrative pursuit of synchronic (through the center of the whole idea to maintain consistent, such as movie " fantastic story ", " logical dialogue ", " closed structure " and the " good ending " ) as the ultimate goal himself the. Stable mode of postmodern works tend to break the sameness, and emphasizing the unstable modes, heterogeneous nature or advocate of language games, namely multiple discourse heterogeneity. Specifically, is from the movie " narrative ", "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 to " the audience to accept " at all levels ar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diversification, no longer insist on the story, structure and the film text inherent expression to the beauty and resonance, instead more tolerant fault, on every aspect of the film surface, and limitations instability of contradiction.关键词:现代主义电影、后现代主义电影、反传统、电影特征、创新与超越Movie modernism, postmodernism film, anti - traditional, film characteristics, innovation and Transcendence现代主义电影与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异同一、异同:(一)、不同点:1、背景:现代主义电影出现于20世纪初期,在现代工业兴起,涌现出一批中产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孤僻,社会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
以及两次世界大战,都使西方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
而后现代主义电影则是出现于20世纪晚期,西方社会经历了危机和动荡的时代,嬉皮士、反文化和性解放思潮的泛滥,反映了青年一代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愤懑、反抗和精神上的混乱。
现代主义的生存土壤是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则是把后工业化社会作为时代背景。
2、基础:现代主义电影是在写实主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超越的;而后现代主义电影则是在现代主义电影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超越。
3、主体:后现代主义电影中主体已消失,人不再处于中心地位,一切都是碎片。
作品更倾向于打破求同的稳定模式,而强调差异的不稳定模式。
从影片的“文本叙事”、“话语传达”到“受众接受”的各个层面都引入多元化的概念,不再强求故事、结构与电影文本内在表达的至全至美和接受共鸣,转而更宽容地面对影片各层面的断裂、局限、矛盾与不稳定性。
而现代主义电影中人仍是主体,仍处于中心地位。
4、形式:现代主义电影注重内心,不再是仅通过故事本身来传达感情, 而且电影形式本身也成了直接表现情绪的手段,由视觉艺术升华为内心感受的艺术。
而后现代主义电影只注意表面,都以物的形式呈现,没有任何热情和主题思想需要表现,只做客观地陈述和展现。
5、理论:现代主义是现代工业发展、现代社会成熟的理论成果;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或曰信息社会发展形成的思想结晶。
6、深度消失:现代主义艺术总是以追求乌托邦的理想、表现终极真理为主题,而后现代主义艺术则放弃了作品本身的深度模式,不再具有思想,不再提供解释,拒绝挖掘任何意义,仅仅追求语言快感。
7、历史感消失:后现代主义电影历史意识消失,使影片自身与历史处于断裂状态;而现代主义电影却有历史意识。
8、距离感消失:现代主义电影中距离既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界线,它是使观众对电影进行思考的一种有意识的控制手段。
后现代艺术中,由于主体的消失,作品失去深度和历史感,仅仅具有作用于人感官的刺激性,而没有任何启发和激扬的功能,换言之,它强调的只是欲望本身。
9、两者关系:后现代主义电影是对现代主义电影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也是它的批判与超越。
10、人物:在后现代主义电影中,人物大多是社会下层的小人物为主,而现代主义电影的人物却没有明显限制。
(二)、相同点:1、它们都是一股文艺思潮,批判传统和正统。
但它反对“科学的独裁性”,都对文艺创作和评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都适应了时代的发展;2、都颠覆了传统电影,都对传统电影的结构和手段等进行改变、创新;3、在影片中常采用是不同于传统的时空观、叙事结构等。
二、例子:现代主义电影:《广岛之恋》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由法国文坛“作家电影”鼻祖级人物阿仑·雷乃导演的电影,在1959年5月的第1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犹如一匹黑马,轰动了整个西方影坛。
同时作为一部反传统的现代主义电影的经典之作,拉开了电影从传统时期进入现代时期的帷幕。
影片的故事并不复杂,它主要讲述了在广岛参与反战电影拍摄工作的法国女演员艾曼妞丽娃,与已婚的日本建筑师罔田英次发展出一段若有若无的婚外爱情故事。
在暧昧的一夜情爱关系里,女主角不断受到二战期间在家乡内韦尔与德国士兵相恋的往事的困扰,并经常沉浸于被法国抵抗运动战士的冷枪打死的德国前男友的恋爱往事中。
作为一部反传统的现代主义电影的经典之作,拉开了电影从传统时期进入现代时期的帷幕。
人们说《广岛之恋》是电影的转折点,影片中首次出现大胆而新颖的叙事技巧,电影将早已为文学把持的地盘夺了过来,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介入,影片同传统的、以设置一个无所不知的讲述者为基础的现实主义表演实行了决裂。
一个或多个人物的独白取代了讲述者。
世界不再是被描绘的了,而是反映在人的脑海中,观众也不得不以新的方式去感受这些影片。
被誉为现代影片的开山之作,左岸派作家电影的代表作,也牢牢打下“作家电影”的印记。
简单的情节线与暧昧多义的主题探索结合,依赖视觉形象,构成一种独特风格,散发着浓烈的文学色彩。
艺术家采取鲜明的立场直接干预生活,把赤裸裸的社会现状搬上银幕,触发观众的情感与选择,这在“左岸派”之前的法国电影中尚不多见。
作为一部现代电影的开山之作,《广岛之恋》的特色在于它的主题的复杂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