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1.课程说明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承担单位( )
制定( )制定日期( )
审核( )审核日期( )
批准( )批准日期( )
(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专业基础课课程之一。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导游员、旅行社计调员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旅游服务岗位中对旅游者心理的基本分析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自身的心理适应能力及较高的心理素质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作中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心理适应力的基本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后续课程有旅行社经营管理、旅行社计调。
2 .学习目标
总目标:旅游心理学是旅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设置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认识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和意义;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与原理;掌握旅游消费心理以及旅游服务心理的一般规律;熟悉和了解各类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策略,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对人的旅游行为进行准确预测;并能够采用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服务与管理心理素质。
为从事旅游及相关行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具体而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知觉和社会知觉的概念、特征和影响因素;
(2)掌握旅游需要和动机的概念、特征和影响因素;
(3)掌握态度的构成、特性和转变态度的途径;
(4)掌握性格和气质的概念、特征、形成和对旅游的影响;
(5)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建立和发展途径
(6)掌握压力和挫折的概念、产生和处理办法;
(7)掌握前厅、客房和餐厅服务心理及工作者心理素质;
(8)掌握导游服务心理和导游素质要求。
能力目标:
(1)对自身心理健康状态的分析和调适能力;
(2)对旅游者全面认识和分析能力;
(3)激发旅游者旅游需要和动机的能力;
(4)转变旅游者态度的能力;
(5)调动旅游者和旅游工作者积极情绪的能力;
(6)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7)旅游工作者压力和挫折的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一定的文化品位与格调;
(2)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精神;
(3)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4)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 .课程设计
本课程以18个任务为载体,与企业合作选取5个典型的案例作为学习情境;根据旅游企业中的服务人员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内容;本课程采取行动导向案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考核。
4、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建议:采取任务驱动方式,通过小组观察法、调查法来实现
5 .课程考核
(1)考核方式:
1、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10%;
2、出勤率占总成绩的10%;
3、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10%。
4、期末试卷占总成绩的70%。
(2)考核标准:采用百分制打分,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程度,(20分);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旅游服务及旅游管理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能力(30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水平(30分);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20分)。
培养学生在旅游服务工作中对旅游者心理的基本分析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并与相对应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旅行社计调员资格证书相对接。
6 .课程资源
(1)硬件要求
本专业现有6个实习实训基地,包括5个校内实训室(旅游综合实训室、草原风情实训室、校史展览实训室、形体礼仪训练室、酒店多功能实训室)和1个校园文化旅游实习实训基地。
良好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能够基本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要,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提供了重要保障。
目前,签订正式长期合作协议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13家,能够满足学生所有的校外实习实训需求。
(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院、席力图召、蒙古人圣地、蒙古人度假村、内蒙古蓝天航空国际旅行社、内蒙古招商国际旅行社、内蒙古中国国际旅行社、内蒙古海外旅行社、内蒙古饭店、内蒙古新城宾馆、鄂尔多斯皇冠假日大酒店、鄂尔多斯亿利奥斯特大酒店、鄂尔多斯博源豪生大酒店)(2)师资队伍
承担本课程的教师必须毕业于与本课程相关的专业,且从事过旅游行业,带过旅游团队,并具备导游员资格证书,有导游证。
(3)本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主教材:《旅游心理学》,邓军华、任宣羽编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17版,
参考书:
1、《基础旅游学》谢彦君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版;
2、《旅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保继刚、王宁、马波、肖洪根、谢彦君著,旅
游教育出版社,2013版;
7.编写依据
该课程标准是依据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调研报告和2018年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写的。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设计思想。
教材要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
反映新技术、新工艺,典型产品或服务的选择要科学,体现地区产业特点。
文字表述要求。
活动设计要具体、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