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生与药膳PPT课件

养生与药膳PPT课件


-
9
你的作息时间是否科学合理?
• 十二经脉名称 对应脏腑 旺时 衰时
• 足少阳胆经
胆腑 子时23:00~1:00 午时
11:00~13:00
• 足厥阴肝经
肝脏 丑时1:00~3:00
未时
13:00~15:00
• 手太阴肺经
肺脏 寅时3:00~5:00
申时
15:00~17:00
• 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腑
三焦腑
亥时21:00~23:00 巳时
-
11
-
12
养生固本、健康人生
养生—— 用健康的上生活方式保养身体: 顺应四时、 劳逸结合、饮食有节、 运动有恒、 起居有时、舒畅情志。
固本——即生命的本能,机体内在生命力, 是生命的维持和提升健康的能力:
主要表现为: 抗病能力 、 适应环境的能力、 自我康复的能力
药膳养生
漳州市中医院 林汉钦
-
1
上篇:中医养生观念
天 地
“治未病”
人 全





Balance
健康的身体,表现在精气神
by Lin Tsung Hui
-
2
古人中医养生观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
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
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素问·上古天真论》
健康
15%
疾病
15%
70%
亚健康
-
7
你什么时候关注自己的健康?
• 有些讽刺的是,作为人,真正开始有想去 了解身体的动机,在健康的日子里,欲望和热情驱使着我们 去忙这忙那,身体,被“人”冷落一旁—直到 有一天,它被迫发出尖锐的信号。
• 很多病都是人的无知和错误的生活方式造 成的!!
• 60%生活方式
• 提示:人的生活方式基本上决定 了人的健康,人许多的病都是由 于人错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
5
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
饮食
起居
运动
情志
结构合理 定时适量 温热适宜
科学睡眠 劳逸结合 生活规律
积极运动 因人而异 持之以恒
平和心态 良好情趣 远离陋习
-
6
健康的定义:阴阳平衡,气血充盈,元气十足 现实生活中真正健康的人很少,请看:
强调未病先防,防病于未然,激发生命潜能。 健康人生:三平衡、三富足、三和谐
-
13
中医养生一原则三要素
• 一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
夏养阳是指圣人在春夏要培养人体适应春夏环境之阳 气,以增强抗温热机能;
• 秋冬养阴是指圣人在秋冬要培养人体适应秋冬环境之 阴气,以增强抗寒冷机能。
• 中医养生总的原则就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返朴归 真、顺其自然和阴阳平衡。其中阴阳和是中医学最具 精华的思想。
• 《灵枢·五癃津液别》曰:“天暑衣厚则腠理开, 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 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
• 故而,饮食、起居、穿衣、作息这些最基本的、 与生命息息相关的日常之举,必须遵守天地之法 ,才能乐得其所。
-
4
人如何获得健康?
• 100%的健康= • 8%医疗+ • 17%社会环境因素+ • 15%遗传因素+
惊)。
-
17
環境的因素
季节气候与健康
¨六淫:风、寒、暑、湿、燥、热等 ¨ 六种环境气候不正之气。
–春季多风病 –夏季多暑病 –长夏(农历六月)多湿病 –秋季多燥病 –冬季多寒病
by Lin Tsung Hui
-
18
季节气候与健康
• 春季 气候变化大,多感冒,呼吸道方面疾病(包含 过敏反应)。 由于冬季摄取过多营养,所以春季可以运用降 血脂中药来调整身体健康。
• 手厥阴心包经 7:00~9:00
• 手少阳三焦经 9:00~11:00
脾脏 巳时9:00~11:00 亥时
心脏 午时11:00~13:00 子时
小肠腑
未时13:00~15:00 丑时
膀胱腑
申时15:00~17:00 寅时
肾脏 酉时17:00~19:00 卯时
心包 戌时19:00~21:00 辰时
-
8
• 忠告:当你感觉身体不舒服或有病时,你一定
要知道这个公理----所有的病都是自做自受!! 你一定要改错!而不要怪罪他人!
• 西医之父西克泼拉底说过“病人(身体)就是最 好的医生,医生只是来帮助病人。“
• 很多病是人的无知和错误的生活方式造成 的,只要病人能知错改错,病才能控制甚 至能治愈!!!
• 三要素是:1 、健康意识
2 、 知识学习
3 、 坚持实践
-
14
春秋养阳,秋冬养阴
•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
,“从之则生,逆之则死”,“春夏养阳,秋冬 养阴”。
• 春夏要保养生气和长气(即阳气),以适应自然 界阳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阳气潜藏、阴气 渐盛打基础,不应该宣泄太过或内寒太甚,而伤 阳气;
•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 警犹渴而穿林,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
3
人的饮食起居要遵守天地之法
•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 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 ,音色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 以养五气,其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卯时5:00~7:00
酉时
17:00~19:00
• 足阳明胃经
胃腑 辰时7:00~9:00
戌时
19:00~21:00十二经脉与十二时辰对应一览表
-
10
• 足太阴脾经 21:00~23:00
• 手少阴心经 23:00~1:00
• 手太阳小肠经 1:00~3:00
• 足太阳膀胱经 3:00~5:00
• 足少阴肾经 5:00~7:00
• 秋冬则应该保养收气和藏气(即阴气),以适应 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 发打下基础,而不应该耗精而伤阴气。
-
15
• 后世医家也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作 出了进一步阐发。
• 王冰从饮食养生角度出发,认为春夏宜食寒凉食 物以制阳气之盛,从而保养阳气;秋冬宜食温热 之品以制阴气之盛,从而保养阴气。
• 张介宾从阴阳互根关系出发解释,认为阳为阴之 根,阴为阳之基,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 ,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
-
16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原则
• 外避邪气,内守精神 • 致病因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 • 中医指出致病因素大体上分为两大类: • 一是外感六淫泄气,(风、寒、暑、湿、
燥、火), • 二是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