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物流运输决策
19
如果可供选择的运输工具有汽车(A)、火车(B)、 船舶(C)和航空(D),那么不同工具的综合评价值 分别为:
20
F1
对于F1,F2,F3,F4的确定,目前还没有绝对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里介绍一种利用简单算数平均数、结构相对数确定各评价因素 值的方法。 (1)经济性的确定。运输工具的经济性是由运费、包装费、装卸 费、保险费以及运输手续费用等有关费用的合计数来表示的。显 然费用越高,运输工具的经济性就越低,反之,经济性就越高。 设上述四种运输工具所需的费用分别为G(A), G(B) ,G(C)和G(D) ,则平均值为:
(3)安全性的确定。运输工具的安全性可根据过去一段时间内货 物的货损、货差率(有时可以通过实验数据得到)来表示。显然 ,货差率高,运输方式的安全性就越低,反之愈高。设上述四种 运输工具的货损率分别为K(A), K(B), K(C), K(D),则平均值为:
23
这时,四种运输工具的安全性分别为:
4
数量
5
费用
8
二、成本比较决策
运输成本比较法实际上是运输工具选择的量化分析, 运输的速度可靠性会影响托运人和买方的库存水平( 订货库存和安全库存,以及他们之间的在途库存水平 )。如果选择速度慢,可靠性差的运输服务,物流渠 道中就会需要有更多的库存。这样就需要考虑库存持 有成本可能升高,以此来抵消运输服务成本减低的情 况。因此各种备选方案中最合理的应该是既能满足客 户需要求,又使总成本最低的方案。
1
职业能力目标: 1.培养运输方式决策的量化分析能力; 2.树立客户第一的服务理念,利用科学的方法优化决策,不断提高服务 水平; 3.树立量化意识、成本意识、节约意识。
2
第一节、运输方式的选择 第二节、运输计划、组织与调度 第三节、运输路线优化决策 第四节、 运输服务商选择决策
ICQ/2
0.3× 30× 100 0.30× 30× 0.3× 30× 5 0.3× 30× 2 000 50000× 0.9 00000× 0.8 50000× 0.8 3/365=418 4 1 =900000 500 =378000 =182250 0.3× 30.1× 1 0.30× 30.1 0.3× 30.2× 0.3× 31.4× 00000=90300 5× 50000× 500000× 0. 250000× 0. 0.93= 84 81 0 420592. =380520 =190755
2
时间
7
3
距离
从运输距离来看,一般情况下可以依照以下原则:300 公里以内,用汽车运输;300~500公里的区间,用铁路 运输;500公里以上,用铁路、水路(有条件的地方) 运输;这样的选择是比较经济合理的。 因为大批量运输成低,应尽可能使货物集中,选择合适 运输批量进行运输是降低成本的良策,一般来说,15~ 20吨以下的货物用汽车运输;20吨以上的货物用铁路 运输;数百吨以上的原材料之类的货物,应选用铁路、 水路运输。 虽然货物运输费用的高低是选择运输工具时要重点考虑 的要素,但在考虑运输费用时,不能仅从运输费用本身 出发,而且从物流总成本考虑,在选择最适宜的运输工 具时,应保证在相同的服务水平下或客户满意水平下, 实现总成本最低。
25
第二节
运输计划、组织与调度
26
第二节 运输计划、组织与调度
一、运载工具购置使用计划 运载工具(本章内容以公路运输为例)是运输生产中的核心要素 ,以满足运量计划需求为目的,通过编制运载工具购置计划与车 辆使用计划,合理购置运载工具的数量,按计划完成车辆的运行,以 满足运输量计划的要求。见图9-1
3750
11700 23287.5
1200+150*3=195 1950*100*0.2=39000 0 1500+150*5=225 2250*100*0.2=45000 0
由上表可知,如果制造商对能提供更好运输服务多得供应商 给予更多的交易份额的承诺兑现,则供应商A应当选择公路 运输。
18
四、综合因素的考虑 1.评价因素的确定 综合评价选择法是运输方式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它 是根据影响运输工具选择的4各要素,即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 和便利性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选择运输工具的选择方 法。 2.评价体系的建立 假设以F1,F2,F3,F4分别表示运输方式的经济性、迅速性、安 全性和便利性的值,并且用w1,w2,w3,w4表示这4各因素的 权重,则某一运输方式的综合评价值可表示为:
6
序号
基本要 素
要素描述
1
品种
物品的形状、但见重量容积、危险性、变质性等都 成为运输工具选择的制约因素。一般来说,价格低 ,体积大的货物,尤其是散装货物,比较适合于铁 路运输或水路运输,重量轻、体积价值高以及对时 间要求较高的鲜活易腐适合航空运输;石油、天然 气、碎煤机浆等适宜选择管道运输。
运输期限与交货日期相联系,要保证运输期限,必 须要调查各种运输方式所需要的运输时间,根据运 输时间来选择,运输时间的快慢顺序一般情况下依 次为航空运输、汽车运输、铁路运输、船舶运输。 可以按照运工具速度编制组来安排日程,加上运输 工具两端及中转的作业时间、就可以计算出所需要 的运输时间。
运输作业与管理
第九章、货物运输的决策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了解对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掌握运输方式选择的成本比较分 析法、竞争因素法、综合因素评价法; 2.能说明运输计划制定的原则、熟悉运输量计划、车辆计划、车辆运用 计划的编制程序,掌握车辆调度的方法; 3.能阐述线路优化的决策原则,掌握运输线路优化的节约法和扫描法。 技能目标: 1.会利用成本比较法等方法进行运输方式的选择; 2.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运输计划,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车辆的调 度; 3.会根据一定的地理条件利用节约法或扫描法进行线路的优化。
11
运输服务方案对比如表9-3所示:
成本 类型 计算 方法 运输方式 铁路 0.1× 700000 =70000 驼背运输 公路 航空 0.15× 7000 0.2× 70000 1.4× 70000 00=105 0 0 000 =140000 =980000
运输
R× D
在途 存货
ICDT/365
14
买方的行为时将更大的购买份额转向能提供较好的运输服 务的供应商,供应商可以用从交易额扩大二得到的更多利 润去支付由于特价的运输服务而增加的运输成本,从而鼓 励供应商去寻求更适合于买方需要的运输服务方式,而不 是单纯追求低成本。这样,运输服务方式的选择成了供应 商和买方共同的决策。当然,当一个供应商为了争取买方 而选择特价的运输方式时,参与竞争的其他供应商作出怎 样的竞争反应就很难估计了。
仓库存货
ICQ/2
总成本
2235465
1080736
984821
1387526
在表9-3中,在四种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的成本最低,因此 选择公路运输。
13
三、竞争因素的衡量 运输方式的选择如直接涉及到竞争优势,则应考虑竞争因 素法。当买方通过供应渠道从若干个供应商处购买商品时 ,物流服务和价格就会影响到买方对供应商的选择。反之 ,供应商也可以通过对供应渠道运输方式的选择来控制物 流服务的要素。从而影响买方。 对买方来讲,良好的运输服务(较短的运达时间和较少的 运达时间变动)意味着可保持较低的存货水平和较确定的 运作时间表。为了能获得所期望的运输服务,从而降低成 本,买方可对供应商提供的唯一鼓励就是给该供应商更多 的惠顾。
图9- 1 运输生置计划 (1)车辆购置计划的含义与内容 车辆购置计划即企业计划期内的运力计划,主要表明企业 在计划期内营运车辆类型及各类车辆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及其平均运力。它是衡量企业运输生产能力大小的重要指 标,可为编制运输生产计划提供企业生产经营实力的依据 。在编制运输量计划的同时,应编制车辆购置计划。车辆 购置计划制定要考虑:车辆类型及区分年初、年末及全年 平均车辆数、各季度车辆增减数量、标记吨位,购置总数 量等。
(4)便利性的确定。运输工具的便利性通常可根据代办运输点的 经办时间与货物到代办点的运输时间差来衡量。显然时间差越大 ,便利性就越高,反之越低。设上述四种运输工具的时间差分别 为(A), (B), (C), (D),则平均值为:
24
这时,四种运输工具的便利性分别为: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4个值中,有3个值的大小与综合评价值大小 是不一致的,即费用越高则经济性越差,运输所需的时间越长则 经济性越低,破损率越高,则安全性越低。只有时间差越大则便 利性越好是一致的。为了使它们一致起来,可以将前3个值取负值 ,然后进行4种运输工具的综合评价计算。 根据上述计算的4中运输工具的不同评价因素及其权重,就可以计 算储4中运输工具的综合评价值,其中综合评价值最大的即为选出 的合理运输工具。
21
这时,四种运输工具的经济性分别为:
(2)迅速性的确定。运输工具的迅速性时从发货地到收获地所需 的天数(时间)来表示。显然,所需的天数越多,迅速性就越低 ,反之愈高。设上述四种运输工具所需天数分别为H(A), H(B) ,H( C) ,H(D),则平均值为:
22
这时,四种运输工具的迅速性分别为:
16
表9-4 运输费率及时间表
运输方式 费率(元/件) 运输时间(天)
铁路
公路 航空
2.50
6.00 10.35
7
4 2
17
本题的答案入下:
运输 方式 零件销售量(个 ) 毛利(元) 运输成本(元 ) 净利润 (元 ) 26250 27300 21712.5
铁路
公路 航空
1500
1500*100*0.2=30000
(0.3× 30× 70 0000× 21) / 365 =36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