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级哲学常识(上)最新期末复习测试题命题人:高银物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第一卷(70分)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06年10月2日瑞典皇家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由于发现了控制遗传信息流动的基本机制干扰机制,美国人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荣获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据此回答1-2题1.历经长期的研究,RNA干扰终于被发现,这表明BA.人们能够穷尽对整个世界的认识B.世界上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C.人的主观能动性制约着客观规律D.客观规律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2.美国科学家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成功发现控制遗传信息流动的基本机制的前提是DA.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B.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人的意识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是否尊重客观规律2006年10月8日—11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构建和谐社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必然会出现许多新事物、新思想、新做法。
全会指出: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据此回答3—9题。
3、我国已具备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中央适时提出这一构想体现下列哲学原理AA.物质决定意识B.一切从实际出发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4、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我们应该A①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分析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④具有创新精神,大胆探索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5、《决定》指出:“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
”这是因为DA.矛盾具有普遍性B.矛盾具有特殊性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6、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AA.物质和意识辩证的统一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B.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7、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而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这说明A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二者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活动场所C.矛盾的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D.矛盾的同一性向斗争性转化8、《决定》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材料中“两个前所未有”的重要论断所包含的哲理是D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D.一分为二的观点9、《决定》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体现的辩证法思想是A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③想问题、做事情要学会抓重点、抓关键④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A.②③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2006年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十一五‛规划,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成绩。
…….‚因此,今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据此回答10~11题。
10、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调各方面的协调,就是要B①、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②、既要善于抓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③、要善于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④、平均用力,把各方面工作都要做好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②③④11、在这次会议中,中央已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可以说促进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成为07年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
“好”在“快”前,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将会放在更突出的战略位置,并强化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的约束。
促进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从哲学上看,这意味着CA、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能引起质变B、事物发展过程中质变比量变更重要C、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能引起质变D、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的统一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从今以后,太阳系就只剩下‚八大行星‛了。
据此回答12—14题。
12、冥王星虽然被取消了行星资格,但它们存在于宇宙中,这说明C①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②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3、此次冥王星“降级”B①符合人类目前对太阳系的认识②说明了过去对太阳系的认识是错误的③说明了认识在不断深化和扩展④是人类在探索太阳系过程中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4、重新确定了行星的概念,并将冥王星定义为矮行星。
这体现了D①世界是人为的世界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④意识是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06年3月,胡锦涛在会见政治协商代表时,首次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据此回答19—21题。
15、社会主义荣辱观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AA.是坚持理论创新的具体体现B.是坚持实践创新的具体体现C.是坚持科技创新的具体体现D.是坚持体制创新的具体体现16、“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格言警句,把荣辱放到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
这对今天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这表明AA.思想处于前后相继的联系之中B.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C.必须继承前人的一切思想成果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7、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注重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而且要提升人的思想道德、境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从哲学上看,就是AA.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B.任何事物之间都有必然联系C.精神也能决定物质D.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2006年7月28日是唐山地震30周年。
当时地震造成24.2万多人死亡,16.4万多人重伤,7200多个家庭全家死亡,4204人成为孤儿。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孕育出了‚抗震精神‛。
‚抗震精神‛就是‚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据此回答18—19题。
18、地震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
这是一些人对地震和震后救灾的概括。
这一说法AA.坚持了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能动性的统一B.夸大了人的能动性,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C.夸大了规律的客观性,否定了人的能动性D.割裂了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能动性的关系19、“抗震精神”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的闪光点。
从辩证法角度看,它坚持了BA.一切从实际出发B.发展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联系的观点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军事奇迹。
被誉为‚无与伦比的人间奇迹、撼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长征精神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为此,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6年10月22日举行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弘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支柱。
据此回答20—23题。
20.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在艰苦的环境和战斗中,铸造了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形成的,这体现了CA.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B.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C.意识来源于物质并由物质决定D.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21.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大会上指出,“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地了解过去、全面地把握现在、正确地创造未来。
”这段话蕴含的唯物论道理是BA.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C.物质决定意识D.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2.红军胜利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长征精神不仅是一种民族精神,更是全世界共享的精神财富。
其哲学理论依据主要是C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2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我们之所以要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因为C①精神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②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指导作③科学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正确的导向作用④长征精神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A.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月4日以‚友谊、和平、合作、发展‛为主题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回答24~27题。
24、“没有中国和非洲的和平与发展,就没有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这说明C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决定和统率着部分B.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C.部分制约着整体,关键部分会对整体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D.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决定25、没有中国和非洲的发展,就没有世界的和平,可见C①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②发展是和平的前提条件③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6.温家宝总理在谈及提高对非援助水平时指出:中国将根据自身发展水平,逐步扩大对非洲国家援助规模,帮助非洲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