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第六课素质测试题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32分。
1 •人类社会的现象丰富多采,极其复杂、但从总体上可以区分为两大基本方面。
这两大基本方面是指A •社会存在和思想意识B •物质和精神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D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2•《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公众在长期短缺经济形势下形成的“量人为出”的消费观念。
已经成为当今经济过剩条件下扩大消费的精神桎梏。
要扩大内需,必须首先扩张消费者的消费观念。
这说明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怠识的性质C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 •在以下各项中。
哪些属于社会意识A •艺术、道德、人口的多少、风俗习惯、社会风气B •人们的文化水平、道德思想、宗教、科学实验、人际交往C •宗教、哲学、自然环境、政治法律思想、风俗习惯、道德观念D•科学、政治法律思想、价值观、教育思想、观念、风俗习惯、艺术、哲学4•在新形势下,由于经济基础、社会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发生了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矛盾,给我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这表明A・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社会意识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D・社会意识具有能动性的反作用。
5•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话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意识指导下进行。
其中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A.世界观和人生观B .人生观和价值观C.世界观和价值观D.世界观和历史观6. xx年门月9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上还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
这种经济矢系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上,就会出现多种思想意识、多种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
”这一事实说明的哲理是A•我国的生产矢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B •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对人们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C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D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7•从人的需求方面来说,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最高标准,就是A .同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一致B •同集体利益、同国家利益相一致C、同多数人利益、同进步阶级利益相一致D・同事物发展规律相一致、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8在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尖系的时候,既要坚持国家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又要确立三者相结合的思想。
这是因为・A•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最终必定损害个人利益,而国家和集体利益最终还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B •没有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实现・就没有个人利益的满足C、国家和集体利益是由个人利益组成的,没有个人利益就不会有国家和集体的利益D •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是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
其依存矢系主要表现为互为消长的矢系9•在以下矢于价值观的论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B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 •价值观并非人人都有D・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10 •历史唯心主义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
其实质都是A .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是由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B .否认了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D .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的两重性门•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正当利益的有①职工的工资②青少年享有受教育的权利③个人的身体健康⑷公民依法同犯罪分子作斗争A .(D®®®B ,(r@® C、②③⑦D。
①②③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这里所说的“性质”是指A •我国市场经济要求,入与人之间要建立起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同志式矢系B•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 •我国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D •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13•建国50周年大庆期间,山西太原市放置在主要街道的100多万盆鲜花。
竞有22万多盆受到损坏,还有3 万多盆不知去向;南京中华门城堡广场2万多盆不值钱的一串红、鸡冠花等也遭哄抢。
并且一扫而空这两个市的市民都认为是耻辱。
这告诉我们A•必须在全社会加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B•个人主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个人主义是从个人出发,损害社会和他人的思想体系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逬行调节14、“一管就好、不管就乱”。
是某大集贸市场的真实写照。
为此。
当地工商管理部门分期分批对市场经销商进行了以职业道德为中心,以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着想为内容的学习教育。
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绝大多数经销商能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整个市场出现了一派购销两旺的景象。
这个市场的变化充分说明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原则的调节作用B・行政手段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根本性手段。
严管”是法宝C・思想教育是最重要的,行政、法律手段对市场秩序的建立仅起辅助作用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离不开稳定有序的市场环境15.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A •不是资产阶级利益B・为人民服务C .无产阶级个人利益D、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16•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
一个人只有当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
才能最有力量。
”这表明A •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的前提B •个人利益可以促逬集体利益的发展C•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矢系,而集体更具有根本性的特点D•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一致的。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错选、多选。
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
给1分。
每小题3分,共18分。
17•人们在充分利用森林的经济价值时,由于忽视了它的生态价值以及过度砍伐对人生存和发展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不仅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
而且最终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这一事实从哲学上说明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芍导向作用C .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D .人们应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18.集体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是我们19•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革命的优良传统。
现在。
我国要在市场经济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个人利益日益实现。
很多人都在谈论实惠,追求实惠。
下列选项中对这个问题的正确看法是A•提倡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下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B•在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条件下谋取物质利益是符合集体主义精神的C.讲实惠就是个人主义的表现D.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一致的。
因此,追求实惠不违背集体主义原则20.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矢系,其统一性表现A•集体利益就是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就是集体利益B•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谁也离不开谁C•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D .集体利益体现为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体现为集体利益21•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矢系,就要A .尊重他人B .主动矢心他人C •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D・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22.对于个人主义,我们应当这样来认识A.它是与集体主义相对立的B•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在个人与社会的矢系上,强调个人本身就是目的C •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想。
强调个人的民主、自由和平等。
反对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D •作为一种经济理论,它强调个人的私有财产制度、保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私有制三、简答题侮小题8分,共18分)2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矢系如何,它与物质和意识的矢系有何联系?24.中共中央《矢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共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联合发出文件,要求利用胡长清等典型案件对党员干部进行誓示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上说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必要性。
四、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25・讲求个人利益就是个人主义。
26.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价值观具有多样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在价值取向上的多元化。
五、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14分)27.材料一;传统的教育是教师讲答案,学生背答案,考试考答案”的应试教育,它使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育的本义被扭曲,在沉痛的教训面前,人们开始反思自己所作所为,认识到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人们的素质。
于是,素质教育的科学的教育价值观产生了。
材料二:《光明日报》报道,浙江省新昌中学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
他们所实施的教育是一种启迪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新型教育。
xx年以来。
该校学生凭着青年人特有的丰富想象力,创造发明构思提案5万多个。
创造发明作品3500余项。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理?(2)你对材料二是如何认识的?(3)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 - C2-D3-D4-C5-C6-C. 7-D8-A9-C10-C11 - D12-C13-A14-A15 B 16. C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7 • ABD 18 • ABC 19 • B20 • BC 21 • ACD 22 • ABCD三、简答题侮小题8分•共16分)23.(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矢系主要表现为两方面: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首先。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阶性质;其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2)物质和意识的矢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志。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矢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矢系问题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决定淮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志。
24.(1)价值观是人们断定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价值观作为;种社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