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李普曼创始的一项以儿童
为对象的哲学教育计划。
也因此,李普曼教授被称为“儿童哲学之父”。
儿童哲学的英文原
名不是“Philosophy of Children”,不是“关于儿童的哲学”;而是
“Philosophy for Children”,也就是“为”儿童设计的哲学教育计划,或者可以说是
针对儿童的哲学训练。
其中包括编撰一系列的思考故事、哲学小说与教师手册。
美国的儿童哲学具有教学技巧与方法的特点。
这是儿童哲学的第一种意涵。
由于哲学背景与家庭制度的差异,欧洲的儿童哲学特点与美国的儿童哲学特点有所不同。
欧洲承续古希腊爱智能的哲学传统,因此,其儿童哲学的重点在于教导儿童喜爱智能。
欧洲的
儿童哲学,英文为“Philosophy with Children”,涵义为“伴随儿童的哲学”,强调“和”儿童一起做哲学。
并不着重使用严谨设计的课本或教材,而是强调带领人和儿童一起做哲学,大人和小孩都可在过程中受益、有收获。
在此强调的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观点与视野,而开展
出的大人和儿童的互动。
这是儿童哲学的第二种意涵。
儿童哲学的第三种意涵,是“Philosophy by Children”,意即“儿童的思维方式
和儿童的思考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