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共栖;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
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称为共栖。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在营养上互相依赖,长期共生,双方有利,称为互利共生。
直接型: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
间接型: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幼虫在其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后经中间宿主感染人。
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活关系称寄生。
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受损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人兽共患病:有的寄生虫病可以在人与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幼虫移行症:有些蠕虫幼虫侵人非正常宿主)内,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可在体内长期存活并移行,破坏组织,引起疾病。
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终末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除了寄生在人体外,还能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以传播给人,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为~转续宿主:有些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仍保持幼虫阶段,虽能存活,但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如遇正常宿主可正常发育,这种非正常宿主称延续宿主。
如蛇、鸟、猪等为曼氏迭宫绦虫的延续宿主。
带虫者:有些人虽然体内有寄生虫寄生,但无临床症状,而用常规的实验诊断方法却可检出,并可成为传染的来源。
带虫免疫:感染原虫后,诱导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但体内仍存有少量疟原虫,并对再感染的疟原虫有一定的抵抗力,当寄生虫被清除后,免疫力就会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伴随免疫:人体感染蠕虫.后能够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对再感染的童虫有杀伤作用,但对体内已寄生的成虫无作用。
体内无寄生虫就无免疫力,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主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隐性感染: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不出现临床症状,而用常规的实验诊断方法又不易查出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
感染阶段:寄生虫侵人人体,并在体内能继续发育或繁殖的阶段叫感染阶段。
只有达到感染阶段,才能感染人。
如肝吸虫的感染阶段是囊蚴,人只有食人含活囊蚴的淡水鱼才被感染,其他阶段即使进入人体,也不能存活和建立感染。
机会致病:某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力低下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与致病力增强。
肠阿米巴病: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侵人肠壁吞噬红细胞和组织细胞,引起肠阿米巴病。
急性期表现肠壁组织坏死、溃疡,病人出现腹疼、腹泻、排粘液血便、次数多、味极腥臭的典型阿米巴痢疾。
慢性期由于组织破坏和愈合常同时存在,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使得肠壁增厚,形成局部包块______阿米巴肉芽肿,病人腹泻和便秘症状交替出现。
肠外阿米巴病:主要有阿米巴肝脓肿和阿米巴肺脓肿。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在肠壁内侵入静脉,随血流到肝脏,大量繁殖并破坏溶解组织形成肝脓肿。
肺脓肿多数是因肝脓肿内滋养体穿破横膈、进入胸腔侵人肺而引起的,少数也可因血循环播散而致。
红细胞外期: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叫红细胞外期。
人四种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均进行裂体增殖,其发育时间因种而异。
间日疟原虫不同地理株的红细胞外期发育时间不完全相同,可能与迟发型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呈休眠状态)和速发型子孢于(进人肝细胞后,迅速发育繁殖)的存在有关。
复发:经过抗疟治疗或免疫作用,杀灭所有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疟疾发作停止,在未经按蚊传播感染的情况下,迟发型子孢子在肝细胞中形成的休眠体,经较长时间休眠后进行裂体增殖,来自肝细胞的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内发育,引起的发作称为复发,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引起复发。
再燃: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残存在红细胞内的少数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增殖,再次引起发作。
速殖子:在中间宿主有核细胞内营分裂的弓形虫集合体,一般为数个至十多个虫体,由宿主细胞膜包绕,其内虫体叫速殖子。
虫卵肉芽肿:日本血吸虫虫卵沉积在门脉系统以外的组织、器官形成虫卵肉芽肿引起的损害称为异位损害,所患的疾病称为异位血吸虫病。
异位血吸虫病常导致肺、脑的损害。
棘球蚴砂:从囊壁的胚层上脱落的原头蚴、生发囊及子囊,悬浮于囊液中,统称为棘球蚴砂。
夜现周期性:丝虫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产微丝蚴,微丝蚴在人的外周血液中周期性出现,白天滞留于肺微血管内,夜晚则出现在外周血液中,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的昼少夜多现象称为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
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医学节肢动物体内、体表时,无形态和数量的变化,但保持活力,节肢动物对病原体只起携带、传递作用。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须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发育、繁殖或完成生活史中某一个环节后才具感染性,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人。
变态:昆虫从卵发育到成虫的整个过程中,其形态、生理和生活习性上的一系列变化称为变态。
蜱瘫痪:有些硬蜱在叮咬宿主过程中,其唾液中含有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神经纤维传导障碍,引起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
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哪些?其贫血机制有何不同?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钩虫、疟原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
钩虫贫血机理①钩虫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并吸血。
②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加重血液的丢失。
③经常更换咬附部位,使新旧伤口同时流血④虫体边吸血,边排血。
疟原虫贫血机理①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②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
③免疫病理损伤。
④骨髓中红细胞生成障碍。
杜氏利什曼原虫贫血机理①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
②免疫溶血。
③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生物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寄生虫病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六种热带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利什曼病,锥虫病,麻风病五种我国流行病?丝虫,病。
钩虫,病。
日本血吸虫,病。
杜氏利士曼原虫,黑热病。
疟原虫,疟疾人体寄生虫主要侵入途径有:①经口感染,蛔虫②经皮肤感染,如日本血吸虫尾蚴③经媒介昆虫传播,丝虫④接触感染,如阴道毛滴虫⑤经胎盘感染,弓形虫⑥经呼吸道传播,蛲虫⑦经乳汁传播,钩虫寄生虫对宿主造成的损害有:①夺取营养、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如蛔虫可引起营养不良,严重者可造成发育障碍。
②机械性损伤:蛔虫造成肠梗阻;疟原虫破坏红细胞。
③化学毒素毒素作用:如溶组织内阿米巴分泌蛋白水解酶,破坏肠粘膜,形成肠溃疡。
④免疫病理作用:血吸虫卵引起的肉芽肿。
简述免疫逃避及其机制。
寄生虫能在有免疫力的宿主体内生存,发育和繁殖,逃避宿主免疫效应的攻击,这种现象。
机制①抗原变异;②抗原伪装;③免疫抑制④解剖位置的隔离。
引起皮肤损伤的寄生虫?钩虫,丝状蚴。
丝虫,成虫和幼虫。
蛲虫,成虫和虫卵。
肺吸虫,童虫。
日本血吸虫,童虫虫卵尾蚴。
斯氏狸殖吸虫,童虫。
猪肉绦虫,囊尾蚴。
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
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
杜氏利士曼原虫,无鞭毛体。
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
在我国能引起肝脏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华枝睾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卵、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斯氏狸殖吸虫童虫、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似蚓蛔线虫成虫异位寄生于肝胆管。
在我国能引起肺脏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卡氏肺孢子虫滋养体和包囊、旋毛形线虫、钩虫和似蚓蛔线虫幼虫游移至肺。
在我国能引起眼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蝇蛆、结膜吸吮线虫成虫。
在我国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包囊假包囊、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童虫、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能引起肠道病变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什么阶段?钩虫成虫、似蚓蛔线虫成虫、蠕形住肠线虫成虫、毛首鞭形线虫成虫、旋毛形线虫成虫、日本血吸虫卵、布氏姜片吸虫成虫、链状带绦虫成虫、肥胖带绦虫成虫、微小膜壳绦虫成虫、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隐孢子虫裂体增殖阶段、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
寄生在人体肝、肺、脑、眼及皮下组织内的寄生虫各有哪些? (1)寄生在肝脏的寄生虫有细粒棘球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疟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
(2)寄生在肺脏的寄生虫有卫氏并殖吸虫、细粒棘球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卡氏肺孢子虫。
(3)寄生在脑部的寄生虫有卫氏并殖吸虫、细粒棘球绦虫、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溶组织内阿米巴(4)寄生在眼部的寄生虫有链状带绦虫(囊尾蚴)、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结膜吸吮线虫(成虫)、蝇蛆。
(5)寄生在皮下组织内的寄生虫有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和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或成虫)。
哪些寄生虫进入人体后有一定的游移过程?似蚓蛔线虫、钩虫、日本血吸虫、卫氏并殖吸虫。
直接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有哪些?侵入皮肤的阶段各是什么?直接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为日本血吸虫尾蚴和钩虫丝状蚴。
尾蚴性皮炎,动物血吸虫尾蚴经口、接触侵入人体和经胎盘感染的寄生虫有哪些? (1)经口感染的寄生虫有似蚓蛔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毛首鞭形线虫、旋毛形线虫、链状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肥胖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宫绦虫、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结肠小袋纤毛虫、华枝睾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布氏姜片吸虫、斯氏狸殖吸虫。
(2)接触感染的寄生虫有阴道毛滴虫、疥螨和蠕形螨。
(3)经胎盘感染的寄生虫有刚地弓形虫和疟原虫。
因特殊的饮食习惯(生食或半生食)可感染哪些寄生虫?为什么? (1)因食生肉或未煮熟的肉可感染链状带绦虫(囊尾蚴)、肥胖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原尾蚴裂头蚴)、卫氏并殖吸虫(因猪肉、野猪肉内有幼虫)、旋毛形线虫(幼虫囊包)、刚地弓形虫(滋养体、包囊或假包囊)。
(2)因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可感染华枝睾吸虫(囊蚴)3)因食生的或未煮熟的石蟹、蜊蛄可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囊蚴)。
(4)因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溪蟹可感染斯氏狸殖吸虫(囊蚴)。
(5)因食生的(未洗干净)菱角、茭白、荸荠等水生植物可感染布氏姜片吸虫(因为这些水生植物表面有囊蚴)。
试述蛔虫对人体危害。
蛔虫幼虫移行过程对小肠、肝脏和肺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可导致局部出血、炎症反应,亦可形成由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包围的幼虫肉芽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