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中医学的特色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中医学的特色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中医学的特色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我们上一个单元讲述了中医学和中医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这一节我们接着讲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

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是与现代医学相比较而言的,那么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一)中医学的整体医学模式(第)一(个优势和特色)表现为中医学的整体医学模式,我们昨天讲了,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是整体医学模式,这个整体医学模式(反)映了中医学对生命、健康、疾病问题的基本观点。

(其)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特征,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是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文化背景的,与以欧洲文化为中心的,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现代医学有着显著的区别,这是第一点。

其二、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式是朴素的、系统的整体思维方式。

它从整体、矛盾、运动、联系的观点去看待问题,来认识生命的运动过程,认识疾病和健康之间的关系,这种科学思维方式与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仅仅它是朴素的而已。

这个科学思维方式也比现代医学的思维方式要科学,这个科学思维方式代表着现代科学科学思维方式的发展方向。

其三、表现为天地人三才一体的认识论。

就是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在认识生命、认识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把人同自然、同社会放在一起来考察,把天地人三者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人是这个系统之中一个子系统,放到这样一个大的系统从整体上来认识问题,认识生命的运动过程,认识健康和疾病的问题,来处理疾病的问题。

这是第一(个)优势和特色,与现代西医学相比较而言表现在中医学的一个整体医学模式。

(二)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第二个(优势和特色),中医学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也是同西医学相比较而言的。

其一、表现为这个理论体系将哲学和医学融为一体。

我们在上一节中讲到,中医理论体系以中国古代哲学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哲学基础,作为构建中医理论体系的科学方法论。

应用气、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哲学一些基本范畴和概念来阐述生命、健康和疾病的问题,将哲学的概念转化为医学自身的概念,使气、阴阳、五行这些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和医学融为一体,构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现代医学所没有的。

这是第一点。

其二、中医学表现为它是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一体这样一种医学。

既承认人的生物学属性,又承认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在生命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特别是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考察生命、健康、疾病问题的时候,从自然、社会这个整体来考察人的生命运动过程,这和单纯的生物医学有本质的区别。

这一点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生物科学的发展,中医学这种优势显得越来越突出。

当今世界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人的精神状态、情感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那么,近几年现代医学提出了心身医学的概念。

就咱们国内现在翻译过来(的)几本著名的心身医学的著作而言,这些医学家按照他们现在的观点,用西医的观点来看,现在西医所有的疾病都和人的精神因素有关,无一例能除外的。

那么西医现在认识到社会环境、人的精神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这样一种认识我们中医学从构建理论体系开始就已经认识得很清楚。

几千年来中医学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从不把治疗疾病的手段限于唯一的药物和针灸,每个实施治疗过程中都把调整人的情绪、调节七情作为一项重要手段,医生在施诊过程中同患者进行交流的同时进行感情的交流,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人的精神状态的调节,咱们中医的古书叫人事疗法,活套疗法。

中医生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实际上在进行着情志的治疗,这一点是现代医学所不及的,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生活行为方式、精神因素在疾病过程中对人的健康所产生的作用越来越重,所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特色优势显得越来越明显。

所以,二十一世纪(在)国家制定中医药发展纲要里面有一个重大的命题就是中医对情志疾病的干预,用西医的话说就是心身疾病的干预,这是咱们中医学的重大特点。

其三、从功能状态来考察生命、健康和疾病。

咱们中医学认识生命的运动、认识健康、认识疾病不是源于解剖学。

我们在上一单元讲过,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是有形态学基础的,特别是古代的解剖学,但是中国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考察生命健康的问题不是仅仅取决于解剖学,而是从生命运动过程当中,从生命的现象,无论是正常的现象还是异常的现象,从这些现象入手来考察生命、健康和疾病的问题。

对于正常的生命过程主要是从功能状态,从生命现象来考察,不是追究于它的解剖形态结构发生哪些改变,由内而外,由形态来决定它的生理功能,这个思考方法由中医学这个朴素的、系统的、整体的科学思维方式所决定,我们现在所建立的这些概念都是从外至内,从功能状态来进行考察的,这一点也是区别于现代医学的。

现代医学是以解剖学为基础,随着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等多个学科的发展而形成现代医学的医学体系,它是以解剖形态学为基础的,结构和功能是个线性关系。

而中医学在认识问题的时候,考察生命、健康和疾病问题的时候,恰恰与这个思维方式相反,也正是这一点恰恰反映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是符合现代科学的系统科学思维方式。

系统科学思维方式考察问题的立足点是从功能状态来考察系统的结构,来考察系统的功能,而不是先从系统的结构来说明系统的功能,上面所讲的表现为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三)诊疗体系第三个(优势和特色),它的诊疗体系也有自己的特点,那叫四诊合参、辨证论治。

我们前面讲了,中医学考察问题是从功能状态入手,不是仅仅从解剖形态的变化来考察生命、健康和疾病的问题,因此在四诊过程(中)强调四诊合参,内外相袭。

中医学建立任何一个概念,特别是考察生命、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以后,它采用的思维方法《内经》已经给我们说得非常清楚了,我们今天把它总结成为“内外相袭”,由内至外,由外至内,那么既有解剖学基础,又不完全囿于解剖,而重在由外及内。

那么“四诊合参,内外相袭”这种诊疗思想就体现出全面、系统、整体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所以中医在看病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这个系统、整体的科学思维方式,一定要坚持四诊合参。

望、闻、问、切这四者是互补的,任何一个诊疗过程,望、闻、问、切任何一个都不能全面地来对疾病的现象得出一个全面的结果,所以从古至今非常强调“四诊合参”。

“四诊合参,内外相袭”这个诊疗思想也反映了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式。

在治疗过程中强调“辨证论治”。

那么“辨证论治”这四个字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式是系统整体的科学思维方式,在实施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

但是中医学在强调系统整体地来调节人的疾病状态的同时并不仅仅是如此,而且更重视因人而治,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叫个体化治疗,强调个体的差异性。

那么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中医既从宏观注意系统整体的变化,同时又注意局部的变化,把局部和整体统一起来。

这就是中医理解系统的、整体的科学思维方法表现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特色。

(四)治疗体系第四(个优势和特色),在中医学的治疗体系上,它的特点表现为整体的综合调节。

具体可表现为:(其)一、中医学治疗疾病采取(的)是内治和外治相结合。

那么内治和外治有多种手段,基本思想是内外结合,这(是)从古至今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其二、药物和非药物结合。

尽管我们中医学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是药物,但是常常是还并不忽视非药物的治疗手段,比如针灸、按摩、心身的调节,以及不仅是学术界而且老百姓都知道的养生各种手段,都属于非药物治疗措施。

常常是非药物治疗措施在保障人的健康、预防疾病过程中起的作用要比药物作用更大,这也是中医学一个特点。

其三、方剂的综合调节。

尽管方剂有大小、奇偶,有单方,有复方,针灸的处方也好,药的方剂也好,它是由若干个药物、若干个穴位所构成的,那么它构成的思想是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之上。

几个穴位,或者是几味药物形成这个方剂的结构,体现了辨证论治这样一种思想,那么辨证论治的思想体现了中医学整体的治疗思想。

所以这个“方”是中医学治疗疾病采取的具体措施,方剂的构成上反映为整体的综合调节。

它的思想基础是中医学系统整体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在方剂上、在选用治疗措施、治疗手段、方法上的集中体现,这也是现代医学所不及的。

我们研究中医学治疗手段,为什么我们国家特别重视复方的研究?(方)虽有大小奇偶,有单有复,我们强调复方,(因为)复方更能够集中体现中医学的学术思想。

(五)养生保健体系第五(个优势和特色),它有自己独特的养生保健体系,这也是与西方医学相比较而言的。

在养生保健上一个基本观点强调天人合一、动静互涵、形神合一。

特别是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这是中医养生的最基本的观点。

至于动静,那是具体措施,也是西方医学所不及的。

那么养生其中也强调把人放在天地之间来考察,放在环境之中来考察,强调在不同的环境之下,人养生(的时候)采取不同的措施,人的机体的阴阳平衡要和环境的阴阳相一致,叫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样人才能够健康长寿,这是其一。

其二、具体的保健方法丰富多彩,(这是)全世界所有传统医学都所不及的。

印度医学在世界传统医学当中仅次(于)咱们中医,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治疗方法也丰富多彩。

中医学在养生保健(上)丰富多彩的方法是目前世界著名的几大传统医学所不及的,又是现代医学所不及的。

上述这些就是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

总之,在思想方法上,中医学是系统整体的科学思维方式,这个思想方法决定了中医学来考察生命、健康、疾病的时候它的基本观点,贯穿在中医学对健康、疾病的认识和预防保健整个过程当中。

这些特点和优势表现为和现代医学它们之间有显著的差别,这也是我们现在积极地要继承中医,要发展中医,要促进中医现代化(的原因)。

(实际上)就是要进一步弘扬中医的优势和特色。

八、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下面讲最后一个问题,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

前面我们讲了中医理论体系,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具体表现为中医学的医学模式,这个医学模式体现了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

那么本门课程是什么样的课程呢?它有哪些内容呢?怎么来学习呢?下面介绍一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

第一、它的性质(一)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各个学科当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二)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

无论是基础学科或者临床学科,所有的学科的理论基础都是依据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的。

第二、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特点。

我们把它归纳出来以下几个特点:一、哲理性。

我们刚才讲中医的特色已经讲到了,讲到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时)也讲到了,它以中国古代哲学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医学观和方法论,体现为(在)中医理论里面哲学和医学融为一体。

中医基础理论里面一些概念和术语有的是从哲学移植来的,比如后面我们讲的气、阴阳、五行、气化、气机都是哲学的概念,但是这个哲学概念移植到医学里来以后,用它来论述生命、健康、疾病等基本的医学问题,又转化为中医学自身的科学术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