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选修全一册微生物的生长

高中生物选修全一册微生物的生长

三微生物的生长教学目的1.微生物群体生长的规律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C:理解)。

2.测定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方法(B:识记)。

3.温度、PH和氧等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C:理解)。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微生物群体生长的规律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温度、PH和氧等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教学难点微生物群体生长的规律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板书】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定微生物群体规律:可分为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微生物生长的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的生长温度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PH氧【注解】常以微生物群体为单位来研究微生物的生长(一)微生物群体生长的规律1.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定:人工培养、定期取样、测定群体生长情况(1)测定方法:测细菌细胞数目、测重量(2)绘制生长曲线:2.规律:(1)调整期:细菌一般不分裂,代谢活跃,大量合成细胞分裂所需的酶类、ATP及其他细胞成分(2)对数期:快速分裂(2n),代谢旺盛,形态及生理特性比较稳定,常作为生产菌种和科研的材料(3)稳定期:繁殖速率与死亡速率相等(营养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积累、PH变化)活菌数目最多,代谢产物尤其是次级代谢产物积累,某些细菌开始形成芽孢(4)衰亡期:死亡速率大于繁殖速率,细胞会出现多种形态,有些细菌开始解体,释放出代谢产物等3.在实践中的应用:(1)获取菌种:对数期(2)连续培养法:进入稳定期后,补充营养物质,不使进入衰亡期,从而提高代谢产物的产量(二)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1.温度:最适生长温度(25~37℃)真菌:5.0~6.02.PH:最适PH 多数细菌:6.5~7.5(放线菌:7.5~8.5)好氧型微生物:只能生活在有氧环境中3.氧厌氧型微生物:在低氧、有些是无氧环境中才能生活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能以不同的代谢方式生长繁殖。

【同类题库】微生物群体生长的规律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C:理解).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定方法(B)①测定样品的细胞数目②测定次级代谢产物的总含量③测定培养基中细菌的体积④测定样品的细胞质量A.②④B.①④C.①③D.②③.细菌生长中,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是(B)A.调整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在细菌生长的过程中,属于稳定期特点的是(D)A.纤维素和果胶B.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C.磷脂双分子层和糖蛋白D.蛋白质和糖类.研究微生物的生长是以群体为单位的,这项研究不包括(A)A.菌落的生长B.繁殖C.群体细胞数增加D.个体体积增加.作为生产用菌种和科研的材料,常选哪个时期的细菌(A)A.对数期B.稳定期C.衰亡期D.调整期.微生物产生次级代谢产物抗毒素、抗生素、色素等的最佳时期是(B)A.对数期B.稳定期C.衰亡期D.调整期.细菌芽孢形成的时期通常在(B)A.对数期B.稳定期C.衰亡期D.调整期.在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测定中,种内斗争最显著最激烈的时期是(B)A.对数期B.稳定期C.衰亡期D.调整期.细菌群体在生长过程出现形态变化甚至畸形是在(C)A.对数期B.稳定期C.衰亡期D.调整期.对细菌生长生长调整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细胞很少分裂B.长短与培养条件有关与菌种无关C.有很多诱导酶形成D.对不良环境敏感,抗性弱易死亡.与调整期长短有关的因素中,最全面的一组是(C)①用与菌种相同的培养基②营养丰富的培养基③稳定期获得的菌种④对数期获得的菌种⑤接种时间提前⑥接种量加大⑦接种量减少⑧接种种类增多A.①③⑤⑦B.②③⑤⑦C.①④⑥D.②④⑤⑥⑧.下列对连续培养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能及时补充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产量B.有利于微生物尽快将代谢产物释放到培养基中C.能消除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某些环境因素D.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连续培养酵母菌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D)A.及时补充营养物质B.以青霉素杀灭细菌C.以缓冲液控制pH在5.6---6.0之间D.以酒精浓度测定生长状况.炭疽杆菌在活体内不易形成芽孢,在人工培养基或外界环境中易形成芽孢。

当吸入带有炭疽芽孢的尘埃时,芽孢会产生毒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炭疽杆菌主要进行孢子生殖B.芽孢主要是在衰亡期产生的C .炭疽杆菌产生芽孢这是其适应外界环境的表现D .炭疽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与人体蛔虫相同.(多选)右图为酵母菌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BCD )A .诱导酶一般是在a 段时期内产生的B .b 段培养过程中应给予充足的氧气C .若要产生大量酒精,则在c 段应将发酵罐密封D .连续培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延长c 段时间.根据下图回答:(1)左图表示的是微生物的曲线。

(2)图中1是期,出现该期的原因是,为了缩短该期,可采取怎样的措施?。

(3)图中[ ]是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期;图中[ ]是微生物与环境间斗争最激烈的时期。

[(1)群体生长(2)调整 合成诱导酶,适应新环境,加大接种量或使用对数期的菌种(3)3 稳定期4 衰亡期]测定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方法(B :识记).微生物群体生长情况的测定方法可以是()①测定细胞数目 ②测定次级代谢产物的的总量 ③测定培养基中细菌的数目 ④测定培养基中细菌的总量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温度、PH 和氧等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C :理解).绝大多数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为(A)A.25℃~37℃B.10℃~25℃C.37℃~40℃D.20℃~30℃.不同微生物最适PH不同,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B)A.5.0~6.0 B.6.5~7.5 C.7.0~8.0 D.8.0~8.5.环境中氧含量的状况,对不同代谢类型的微生物群体的生长具有不同的影响,下列菌中,无明显影响的是(D)A.链球菌B.甲烷杆菌C.乳酸菌D.酵母菌.下列对连续培养优点叙述正确的是(B)A.能及时补充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产量B.有利于微生物尽快将代谢产物释放到培养基中C.能消除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某些环境因素D.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以下关于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绝大多数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7℃B.多数细菌的最适PH值为6.5~7.5,真菌的最适PH值为5.0~6.0C.绝大多数细菌和大多数真菌只能生活在有氧条件下D.工业上大多用厌氧型细菌来处理污水.将10毫升酵母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1)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顺序为。

(2)对酵母菌而言,10毫升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为。

(3)若第5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立方毫米,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学科内综合】.炭疽杆菌在活体内不易形成芽孢,在人工培养基或外界环境中暑形成芽孢,芽袍产生的毒素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炭瘟杆菌主要进行孢子生殖B.芽孢主要是在衰亡期产生的C.炭疽杆菌产生芽孢是适应外界环境的表现D.炭疽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与蛔虫相同.在光亮处用一种培养液分别培养绿藻和酵母菌,其结果如右图,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培养液中(C)A.缺少无机盐B.含氧量太高C.缺少有机养分D.不含二氧化碳.探究某种因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下列各项中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C)A.接对数期菌种,缩短调整期B.增加培养基总量,提高细菌的K值C.对数期添加不同的培养基,繁殖速度加快D.连续培养,延长稳定期.下图是细菌的生长曲线,回答:(1)此曲线的形成条件是;(2)生长曲线是在培养基上培养的结果,之所以用这样的培养基是因为;(3)若想缩短a,则生产上应该;(4)b表示的时间长短,决定于;(5)在大小不同的容器中培养,c期较长的是,原因是;(6)从态学角度考虑,限制c期细菌进一步增多的生态因素是。

[(1)少量某种细菌接种到固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液体;可以测出细菌的总数目和总重量(3)加大接种量、选用对数期的菌种(4)培养基的多少(5)大的容器;营养物质多,可供消耗的时间长,而且代谢产物积累到一定程度也需要较长时间(6)非生物因素如PH、代谢产物、营养物质].根据细菌的生长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形成的条件是;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其区别是;(2)接种一段时间后,菌数迅速增加,此时种群的数量变化与曲线相似,其原因是;(3)若此细菌的初始数目为n,每繁殖一代用20分钟,则调整期后2小时,发酵罐中的菌数为;(4)AE段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种群生长曲线相似,其原因是;(5)DE段表明此细菌的生长进入了期,原因是,该期积累产物的关键时期,可采用方法延长时间达到增产的目的;(6)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是段,细菌与无机环境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是段。

[(1)少量某种细菌接种到固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不能构成物质循环(2)“J”型;营养充足,培养条件适宜(3)26n(4)“S”型;生存条件有限(5)稳定期;营养物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PH值改变等;代谢;连续培养(6)DE;EF].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大量在产生,因此要延长该期,提高代谢产物的产量,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处于对数期的细菌的特点是、、。

.微生物群体生长测定,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微生物只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生长,根据不同菌种,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的适应,其最适生长温度的不同可以将微生物分为不同的类型即:、及。

.某同学为了探究酸碱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

(1)实验用具:烧杯、10mL注射器4支、凡士林、干酵母粉、蔗糖、配制好的pH分别为5、6、7、8的缓冲液。

(2)实验步骤:①用开水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100mL,冷却到室温(26℃)后,加入4克干酵母粉,l0分钟后……。

(依次完成步骤②③④⑤)②③④⑤(3)(4)。

(5)回答问题,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等到蔗糖溶液冷却后再加入酵母粉?。

[(2)②取4支注射器,分别标号A、B、C、D,③分别抽取2ml(等量、1-6ml范围也可)含酵母的蔗糖液④用A、B、C、D4支注射器对应抽取等量的pH为5、6、7、8的缓冲掖.并用凡士林涂抹在针头及有关地方⑤观察并记录针筒推柄上升2m1所需时间(4分) (4)pH为7时,酵母菌发酵效率最高,过高过低的pH都会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发酵效率(1分),(5)防止酵母菌高温被杀死,及防止酶失去活性(1分)].将大肠杆菌的质粒取出,连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以后,重新置人大肠杆菌细胞内,然后,用这种带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工程菌进行发酵,就能得到大量的人生长 激素。

下图反映工程菌的生长曲线,据图回答:(1)在大规模生产中,需要将选育的工程菌菌种经过多次扩大培养,再进行接种,扩大培养选用[ ]期的细菌,并通入无菌空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