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人机心理实验

安全人机心理实验

安全人机心理实验学校:中国民航大学学院:航空工程学院专业:工业工程专业实验人:董洪铭学号:100145207班级:100145B实验时间:第1—13周目录1.实验一.听觉阈限的测量 (2)2.实验二.两点阈的测量 (3)3.实验三.闪光融合频率测量 (3)4.实验四.盲点的测量 (4)5.实验五.空间知觉测量 (5)6.实验六.时间知觉测量 (6)7.实验七.速度知觉测量 (7)8.实验八.学习与记忆测量(上) (8)9.实验九.学习与记忆测量(下) (11)10.实验十.注意力测量 (14)11.感谢 (20)实验一.听觉阈限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测量不同频率下的听觉阈限大小二.实验仪器1.听觉实验仪器三.实验步骤1.试验之前让被试者面对仪器坐下,戴上耳机,刺激的呈现有时从强到弱,有时从弱到强,被试分别报告听到声音和听不到声音。

2.实验时主试先使用64Hz,再顺序使用128、256、512、1000、2000、4000、8000、16000Hz。

每种频率都交替进行递增、递减的测试。

递增系列从远在阈限以下的声音强度开始增加,直到被试者刚刚听到声音时,记下这时的衰减数值。

递减系列从远超于听觉阈限的声音强度开始衰减,直到被试者听不见时,记下这时的衰减数值。

不论递增或递减系列,主试者必须随机改变相继系列的开始点。

准备实验记录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数据五.数据处理六.实验结论1.在频率相同时右耳的听力阈限普遍高于左耳2.在听力频率范围(20~20000HZ)内,频率越高听力阈限越低实验二.两点阈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测定皮肤某部位两点阈,探索了解身体不同部位肤觉两点阈的差异。

2.学习用极限法测量阈限。

二.实验仪器1.两点阈测试器三.实验步骤1.双击桌面“心理实验系统”图标,弹出登录窗口。

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双击“仪器实验”打开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

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两点阈”,右边呈现实验说明。

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

实验者可以单击“开始实验”按钮直接进行实验。

屏幕呈现实验记录表。

2.主试先拟定好实验顺序,通过单/双击表格中的增、减方法,按ABBA法则即渐减系列和渐加系列排列。

刺激的两点距离在0~15 mm范围内。

对渐减系列先从15mm开始,每次变化1 mm,逐步减小刺激的两点距离,直到被试第一次报告“一点”,主试记录此时的两点距离(只能在报告一点的方格中记录),记录“-”;对渐加系列从0mm开始,也是每次变化1 mm,逐步增加刺激的两点距离,直到被试第一次报告“两点”,主试记录此时的两点距离(只能在报告两点的方格中记录);记录“+”。

共做20个序列。

正式测试前,主试可以先在自己手上练习数次,然后按事先拟好的刺激序列,顺序给予刺激。

每次刺激前发出“注意”口令,测量计与皮肤接触不要超过2秒,两刺激间隔不得少于5秒,每做4个序列可稍事休息。

注意:增减序列也可以按随机原则排列。

四.实验结论绝对阈限:4.3 mm实验三.闪光融合频率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亮点闪烁仪2.测量闪光融合频率(CFF)二.实验仪器闪光融合频率计三.实验步骤实验开始后实验者双眼靠近仪器观察口,设定光的颜色(红、蓝、黄、绿),以及光强(1、1/2、1/4)。

原来是不闪烁的光,实验者就向闪烁临界频率调节(递增);原来是闪烁的光,实验者就向不闪烁临界频率调节(递减),直至调节到这个临界点。

每种光强各测试一次,然后改变颜色重复试验。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五.实验结论在一定亮度范围内,随着亮度的提高,闪光融合临界频率值也随之上升。

光的颜色(波长)也会影响闪光融合临界频率值,且红色(波长较长)闪光融合临界频率值较低,蓝色(波长较短)闪光融合临界频率值较高,其他颜色临界值在这两种颜色之间。

实验四.盲点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测量盲点的位置及大小二.实验仪器1.实验纸条2.尺子三.实验步骤1.实验由主试和被试共同完成。

被试者将画有黑点和“X”的白纸放在面前约50cm 处,使纸条与视线保持水平,遮住一眼,被试者注视“X”字。

此时被试者能看到黑点。

2. 被试者将纸条沿水平方向被测眼缓慢移动,被测眼直视前方不能移动。

当被试者恰好看不到黑点时,主试记录下纸条到被测眼的距离D1。

然后将纸条继续向颞侧缓缓移动,直至又看见黑点时记下纸条到被测眼的距离D2。

3.再将纸条置于距离眼睛较近处,沿水平方向远离被测眼缓慢移动,当被试者恰好看不到黑点时,主试记录下纸条到被测眼的距离D2’。

然后将纸条继续向颞侧缓缓移动,直至又看见黑点时记下纸条到被测眼的距离D1’。

4.改变被测眼重复实验5.记录黑点与“X”字的距离d四.实验数据五.数据处理六.实验结论左眼盲点角度范围Δβ为 5.45°,距离为 1.62mm;右眼盲点角度范围Δβ为4.42°,距离为1.31mm。

实验五.空间知觉测量一.实验目的1.测量空间知觉准确性二.实验仪器1.空间实验测试仪三.实验步骤1.比较对不同图形的视觉空间知觉的反应时。

主试按功能键确定好工作状态,设置好反应序列A(有四种选择分别为A、B、C、D)和图形类别(条形,方块,不规则),按下启动键上的绿灯与呈现窗口下的预备信号灯同时闪烁2秒后,图形传递到呈现窗口,预备灯消失,图形呈现5秒后消失,同时启动键上方的灯也熄灭图形提示信号口信号等熄灭后重新点燃,等待主试下一次选择。

被试手拿反应盒(键),观察仪器刺激(图形序列),根据给好的图形序列被试按相应的键。

键为1-4的数字。

主试复位、重新设置,选择下一个图形。

被试重复以上操作。

四.实验数据五.实验结论对于越复杂的图形的顺序辨别时间越长,并且错误次数也会增加,说明大脑的加工机制越复杂。

实验六.时间知觉测量一.实验目的1.检查不同刺激方式对时间估计的影响。

2.检验有无反馈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2.材料:光刺激(灯泡发光时变红),呈现方式为连续光。

三.实验步骤1.双击桌面“心理实验系统”图标,弹出登录窗口。

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双击“电脑实验”打开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

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时间知觉(无反馈)”,右边呈现实验说明。

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

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练习等,也可以单击“开始实验”按钮直接进行实验。

2.这是一个判断时间长短的实验。

每次实验你会先看到一个灯发光,你要注意看它亮了多长时间。

每次灯灭后,请你按1号反应盒上的任意键,复制灯亮的时间。

按下去就亮了(由黑色变红色),一直按着不要松开,直到你认为灯亮的时间和你刚才看到的灯亮时间一样长再松开。

实验要进行很多次。

当你明白了实验要求后,请点击下面的“开始实验”按钮开始。

说明:实验开始后屏幕上有一个黑灯泡,亮时变红色。

若参数设置中选呈现时间为随机,则刺激呈现时间为2、5、10秒,随机呈现。

如果实验次数选15则三种时间各呈现5次(选30次则加倍)。

若选呈现时间为某固定值,则刺激就以该固定时间呈现。

3. 每种刺激方式实验结束,都可直接查看结果。

也可以返回“指导语”窗口,更换参数中的刺激方式,或换被试继续实验,以后在主界面“数据”菜单中查看。

4.双击“电脑实验”,打开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

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时间知觉(有反馈)”,右边呈现实验说明。

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

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练习等,也可以单击“开始实验”按钮直接进行实验。

时间知觉(有反馈)与“时间知觉(无反馈)”差别在于每次实验后你都能得到反馈,即看到你的复制时间与原来灯亮的时间误差。

请你根据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按键时间,使误差变小。

四.实验数据五.数据处理六.实验结论实验七.速度知觉测量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速度知觉差别阈限的测量,学习用调整法测定差别阈限。

2.了解不同速度情况下人的速度知觉准确性状况。

二.实验仪器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材料:红亮点以快或慢速(快4单位/秒,慢2单位/秒)从左至右移动,距离终点前约1/3处亮点被遮挡三.实验步骤1.双击桌面“心理实验系统”图标,弹出登录窗口。

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双击“电脑实验”,打开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

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速度知觉(无反馈)”,右边呈现实验说明。

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

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练习等,也可以单击“开始实验”按钮直接进行实验。

2.实验开始后屏幕上会有一个红色亮点以一定速度从左边(蓝线处)开始向右边移动。

你要认真观察它的移动速度,这个亮点移到挡扳时就看不见了,但它仍然按原来速度移动。

你估计它到达终点(右边蓝线)了就按1号反应盒上的任意键。

程序自动开始下一次实验。

当你明白了实验要求后就请点击下面的“开始实验”按钮开始。

3.每次实验红色亮点由左向右移动,速度分快慢两种(快4单位/秒,慢2单位/秒)。

若速度移动方式选“混合”,则快慢次数各半,随机出现。

亮点距终点1/3处被遮挡。

速度知觉差别阈限公式是 AE=∑|x-s|/n。

公式中|x-s|为每次测得的绝对误差。

x为被试估计时间,s为标准时间,n为实验次数。

4.实验结束,被试可直接查看结果(详细数据中负值表示被试未到终点提前按键;正值表示被试超过终点按键)。

也可以换被试继续实验,以后在主界面“数据”菜单中查看。

5. 双击桌面“心理实验系统”图标,弹出登录窗口。

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双击“电脑实验”,打开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

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速度知觉(有反馈)”,右边呈现实验说明。

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

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练习等,也可以单击“开始实验”按钮直接进行实验。

“速度知觉(有反馈)”实验和“速度知觉(无反馈)”实验的差别在于你将看到你判断的误差距离,然后可以在下一次操作中,调整你的估计时间。

四.实验数据及结论1.无反馈实验:实验耗时/s:197快速运动平均绝对误差/ms:902:慢速运动平均绝对误差/ms:1604快速运动标准时间/ms:3906;慢速运运动标准时间/ms:78122.有反馈实验:实验耗时/s:269平均绝对误差/ms:3208快速运动标准时间/ms:3906;慢速运运动标准时间/ms:7812实验八.学习与记忆测量(上)一.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容量(一).实验目的1.验证Sperling的实验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