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蛋白激酶C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蛋白激酶C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1.6
ATP竞争性抑制荆
staIlIosporine是从微生物中分
离得到的吲哚咔唑类化合物,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PKc抑 制剂,但选择性不强,除了抑制PKc,它还能抑制PKA、PKG 和11PK,以该化合物为先导物对其结构进行修饰和优化已合 成了多种特异性很强的PKc抑制剂,如PKC412能够抑制黑
PKCL作为第一个被鉴定为人的致癌基因的PKC激
从l及ERKl/2介导缓激肽BK诱导的MCF-7细胞增殖。 P船∞等¨叫研究发现PK&可通过激活ERKl/2促进胃癌细
胞系KATO.Ⅲ的增殖作用。Bae等¨叫对人非小细胞肺癌中 过度表达的PKC8的研究发现,抑制PKc£引起细胞增殖和 锚定非依赖性生长抑制作用,并下调c—Myc、诱导cdk抑制因 子p21的形成而非p∞。 早期研究表明PKc£亚型可与P.印发生免疫共沉淀反 应,随后有研究证明PKc8可上调耐药基因而引起P一印高表 达。Pardo等【121研究发现PKc8与B.R“、S6I<2形成的蛋白 复合体介导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抵抗性。
1.5
竞争性抑制剂如星型孢菌素(St眦瑚p面舱)及其衍生物、吲
哚咔巴唑和Bakl01等;②双底物抑制剂如磺胺和磺酰苯甲 酰衍生物、单吲哚马来酰胺衍生物和腺苷-5’一端羧酸肽衍生 物;③c2区抑制剂包括鞘脂类(如鞘氨醇sphingos访e、二氢 鞘氨醇safin901)和PKc的转位抑制剂(如肽段BC24.s (’I却一Asn_pro—Glu—ser-Leu-Asn一1k);④Igoxa趵lones(异唑 酮);⑤假底物肽抑制剂如N一端豆蔻酰化、豆蔻酰化PKC20- 28(m”PKc20-28)和PⅪ14.22(myr Pl(114.22)等;⑥c1区
・708・
中国药理学通报
c.^iMse
P^nr删配D妇icⅡz曰u肛etin
2009;25(6):708—1l
蛋白激酶C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李礼,李静,耿美玉
(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分子药理室,山东青岛266003)
中国图书分类号:R_05;R
345.57;R 979.1;R 977.3
过激活PKca介导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在PKc各亚型中PKca与多药耐药性(MDR)的关系最 为密切。Liu等研究发现在转染PKcd的肾癌细胞中,MDRl 的表达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并且PKc抑制剂能够通 过下调MDRl的表达逆转肾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Frankel 等∽o的最新研究发现,PKca与人乳腺癌细胞抗肿瘤激素类 药物耐药性有关,实验结果表明雌激素类药物耐药的乳腺癌 细胞均高表达PKc仪,而PKco【敲除的耐tamox如n乳腺癌细 胞株表现出与亲本细胞株MCF-7相似的tamoxjfen敏感性。
关键词:蛋白激酶c;抑制剂;肿瘤;信号传导
1.2
PKcB
PKcp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
等多个环节。Kim等研究表明PKcBⅡ能够促进人前列腺癌 蛋白激酶c(proteir・kinase c,PKc)为存在于细胞质内 由钙激活的磷脂依赖性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包括】2种 亚型,是细胞内信号传递的重要介质。根据它们对ca“、 内皮细胞的增殖作用。Wang等"o应用PKcB特异性抑制剂 JJY379196能够阻断神经降压肽(NT)诱导的GsK一3B的磷酸 化,提示NT可通过PKcB信号通路调控GSK.3B活性来调 节结肠癌细胞的增殖。cuo等。6 o首次提出PKcB通过参与 PKcp—ERK(1/2)/p38MAPK-HsP27信号通路调节肝癌细胞 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早期研究表明,PKc在介导VEGF诱导 的IfIL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PKcB在内的几种PKc 亚型能够随着VEGFR的激活而激活,近年的研究进一步证
酶,PKc。具有促进肿瘤形成、提高侵袭能力并诱导化学耐药 性的功能。Mu九.ay等研究发现在结肠细胞中持续过度表达 PKc。的转基因鼠对致癌物质诱发的肿瘤发生具有高度的易 感性,而PKc。表达缺陷的转基因鼠则对致癌物质诱导和 Ra8介导的肿瘤发生具有一定的抵抗性。RegaJa等¨4。研究 发现通过抑制PKcL与Pal6的结合可阻断PKcL-Pal6-Racl一 Pak.Mekl/2.Erkl/2信号通路,进而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生 长。xu等¨51研究发现通过激活PKcL能够直接磷酸化具有 增强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钙离子依赖性中性蛋白酶mu-
I 1.1
实PKcp通过ERK激活和鼬高度磷酸化介导VEGF诱导
的内皮细胞增殖。小鼠角膜移植模型的研究表明PKcB敲 除的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在缺氧诱导条件下角膜的新生 血管生成较少,而过表达PKcpⅡ的小鼠在缺氧诱导条件下 新血管生成明显增加。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我们一个新的治
PKc亚型与肿瘤的相关性 PKC理PKCd与肿瘤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调控及侵
1.7
启动的enz船ta面n对弥散性巨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非
霍奇金病淋巴瘤NHL的一种)的Ⅲ期临床试验中,e眦a. sta血n对DLBcL的治疗表现出非常良好的结果。但是enza— staurin在星形胶质细胞瘤的Ⅲ期临床试验中却并未显示出
其它
近年来,PKC弘PKco、PKc玳PKC斗和PKc入亚
同样作为s啪rospo—ne衍生物的A,rP竞争性PKcB抑
制剂emasta面n(Ic∞=3~5岬0l・L“),在肿瘤细胞及人
肿瘤异种移植模型中均表现出抗血管生成作用。礼来公司
cal叫ns和m.caIpains而增强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Baldwin等¨副研究发现PKCL可通过抑制GMFB介导的 p38激活而引起恶性胶质瘤对顺铂的耐药性。
型与肿瘤的相关性也有零星的报道。例如,Ren等研究发现 PKcl参与了骨肉瘤细胞转移进程中E商n蛋白磷酸化状态 的动态调控;Belgllise等¨71研究发现激活的PKC0能够抑制 FOX03a.ERd.p27通路并诱导c.Rel靶基因,从而增强乳腺 癌的增殖和侵袭能力;Abu-Gh粕em等¨副研究发现霍奇金淋 巴瘤衍生的耐药细胞株1428高表达PKcll,而敲除了PKCll 的L428细胞对阿霉素和喜树碱的敏感性提高,并表现出 PARP一1剪切增强、细胞色素c释放和c踮pase 7的激活;Jag-
作者简介:李礼(1983一).女,硕士生,研究方向:蛋白激酶c抑制 剂,E—mail:lilyl9830208@163.com; 李静(1968一),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 向:药理学,通讯作者,TeL/Fax:0532.82031980,E.mail:
lim船@163.com
万方数据
收稿日期:2009一03一15,修网日期:2009—04—27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No 2007AA092405);山东省重大科技专项资助课题(No
2007GC2TC02048)
对甲状腺癌细胞NPA的研究表明PKCS通过ERK—MAPK— p27一cyclin E-pRb信号通路诱导NPA细胞GI期细胞周期阻 滞。01iva等坤。研究发现处于G。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经 PMA刺激后阻滞于G,期,这一过程通过PKc8上调细胞周 期抑制因子p2l实现,而PMA刺激非同步化的非小细胞肺 癌细胞引起细胞的G:/M期阻滞,表明PKc8在不同的细胞 周期被激活会引发不同的反应。 新近研究报道PKc6与细胞自噬有关。Akar等一1研究 发现在胰腺癌细胞中,PKc8的抑制可引起细胞的生长抑制
中国药理学通报 和细胞自噬。
1.4
傩i僦耽删幻画叫胁抛机2009;25(6)
・709・
PKc£研究表明多种PKc8高表达的细胞均显示出
2腿C抑制剂及其联合用药 2.1腿C抑制剂 鉴于PKC参与了肿瘤发展的多个环节,
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PKc抑制剂,可分以下7类:①A1P的
过度增殖及锚定非依赖生长性。的靶点。
1-3
PKc8早期研究发现PKc8在多种细胞中表现出抗
增殖作用。但也有研究报道抑制PKc8的活性或借助PMA 诱导细胞PKc6耗竭均能引起细胞呈现恶性转化的表型。 新近研究结果显示,促进肿瘤形成的SHH信号通路及非经 典的wnt信号通路均依赖于PKc8的激活,这一报道提示了 PKc8在肿瘤中的作用要比预想的更为复杂。有学者推测, PKc8作为生长调节分子所起到的双重作用与其Tyr磷酸化 状态有关‘引。 PKc8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也十分复杂。Koike等
DAG的依赖性,将其分为经典型PKC(convent渤al
c£ll
PKcs,
‘:PKcs)、新型PKc(novell’Kcs,nPKCs)及非典型PKC(atypi. PKCs,aPKCs)三大类‘1。。早期研究表明PKc能够被促
肿瘤剂佛波酯(TPA)激活,随后的大靖研究进一步证实PKc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PKC 成为肿瘤疾病的重要治疗靶点。本文拟对近年来蛋白激酶 (: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抑制剂如Resve眦rol;⑦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剂如P=s寡核
苷酸和2,MOE寡核苷酸Ⅲ1。而根据化合物是否与A1P竞 争PKC的ATP结合位点,可粗略分为ATP竞争性抑制剂和 非ATP竞争性抑制剂,近年来,寻找新的PKC抑制剂仍然是 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关注几种进入临床研究的 PKc抑制剂。
2.1.1
色素瘤细胞中PKc仅的活性并减缓小鼠肺转移灶的发展,因 此,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进行了PKC412的Ⅱ期l临床试验。 虽然PKC412并没有表现出抗肿瘤的活性,但是由于在被试 者体内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而引起药物血浆浓度变化较 大,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是PKC412没有表现出抗肿瘤活性 的原因。这一研究也突出了此类药物的内在问题,血浆蛋白 的高结合率导致药物在体内很难达到抑制PKc的水平。
有效的作用,因而终止了对∞zastau血用于治疗脑癌的后期
临床试验研究嵋“。 2.1.2非A11P竞争性抑制剂 鞘氨醇是鞘磷脂酶水解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