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专题突破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句子。
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
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节,然独好礼文士,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
而凝幼聪敏,形神秀发。
举进士,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辟为从事。
瑰与唐庄宗战于胡柳,瑰战败,脱身走,独凝随之,反顾见凝,麾之使去。
凝曰:“丈夫当为知己死,吾恨未得死所尔,岂可去也!”已而一骑追瑰几及,凝叱之不止,即引弓射杀之,瑰由此得免。
瑰归,戒其诸子曰:“和生,志义之士也,后必富贵,尔其谨事之!”因妻之以女。
天成中,拜殿中侍御史,累迁主客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知贡举。
是时,进士多浮薄,喜为喧哗以动主司。
主司每放榜,则围之以棘,闭省门,绝人出入以为常。
凝撤棘开门,而士皆肃然无哗,所取皆一时之秀,称为得人。
凝好饰车服,为文章以多为富,有集百余卷,尝自镂板以行于世,识者多非之。
然性乐善,好称道后进之士。
唐故事,知贡举者所放进士,以己及第时名次为重。
凝举进士第时第五,后知举,选范质为第五。
后质位至宰相,封鲁国公,官至太子太傅,皆与凝同,当时以为荣焉。
(1)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
(2)瑰战败,脱身走,独凝随之,反顾见凝,麾之使去。
(3)丈夫当为知己死,吾恨未得死所尔,岂可去也!(4)和生,志义之士也,后必富贵,尔其谨事之!(5)主司每放榜,则围之以棘,闭省门,绝人出入以为常。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句子。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署南平教谕。
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迁淳安知县。
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
”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客车马。
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
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
瑞独上疏。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
”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
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帝默然。
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
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会帝有疾,烦懑不乐,召阁臣徐阶议内禅,因曰:“海瑞言俱是。
朕今病久,安能视事?”又曰;“朕不自谨惜,致此疾困,使朕能出御便殿,岂受此人诟詈耶?”遂逮瑞下诏狱,究主使者。
寻移刑部,论死。
狱上,仍留中。
户部司务何以尚者,揣帝无杀瑞意,疏请释之。
帝怒,命锦衣卫杖之百,锢诏狱,昼夜榜讯。
越二月,帝崩。
穆宗立,两人并获释。
(1)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2)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
(3)趣执之,无使得遁。
(4)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5)使朕能出御便殿,岂受此人诟詈耶?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句子。
杜畿字伯侯,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
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令。
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举孝廉,除汉中府丞。
会天下乱,遂弃官客荆州,建安中乃还。
荀彧进之太祖,拜河东太守。
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少耗减。
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
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
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日:“有君如此。
奈何不从其教?”自是少有辞讼。
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
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
百姓勤农,家家丰实。
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
”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官,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韩遂、马超之叛也,弘农、冯翊多举县邑以应之。
河东虽与贼接,民无异心。
太祖西征至蒲阪,与贼夹渭为军,军食一仰河东。
及贼破,余畜二十余万斛。
太祖征汉中,遣五千人运,运者自率勉日:“人生有一死,不可负我府君。
”终无一逃亡,其得人心如此。
魏国既建,以畿为尚书。
事平,更有令日:“昔萧何定关中,寇恂平河内,卿有其功,间将授卿以纳言之职;顾念河东吾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故且烦卿卧镇之。
”畿在河东十六年,常为天下最。
(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六》)(1)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2)有君如此。
奈何不从其教?(3)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
(4)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
(5)太祖西征至蒲阪,与贼夹渭为军,军食一仰河东。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句子。
尹思贞,京兆长安人也。
弱冠明经①举,补隆州参军。
时晋安县有豪族蒲氏,纵横不法,前后官吏莫能制.。
州司令思贞推按,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远近称庆,刻石以纪其事,由是知名。
累转明堂令,以善政闻。
三迁殿中少监,检校洺州刺史。
会契丹孙万荣作乱,河朔不安,思贞善于绥抚,境内独无惊忧,(武)则天降玺书褒美之。
神龙初,为大理卿,时武三思擅.权,御史大夫李承嘉附会之。
雍州人韦月将上变②,告三思谋逆,中宗大怒,命斩之。
思贞以发生三月,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竟.有敕决杖.配流岭南。
三思令所司非法害之,思贞又固争之。
承嘉希.三思旨,托以他事,不许思贞入朝廷。
谓承嘉曰:“公擅作威福,不顾宪章,附托奸臣,以.图不轨,将先除忠良以自恣耶?”承嘉大怒,遂劾奏思贞,出为青州刺史。
境内有蚕一年四熟者,黜陟使卫州司马路敬潜八月至州,见茧叹曰:“非善政所致,孰能至于此乎!”特表荐之。
思贞前后为十三州刺史,皆以清简为政,奏课连最。
睿宗即位,征为将作大匠③。
时左仆射窦怀贞兴造金仙、玉真两观,调发夫匠,思贞常节.减之,怀贞怒,频诘责思贞,思贞曰:“公职居端揆,任重弼谐,不能翼赞圣明,光宣大化,而乃盛兴土木,害及黎元,岂不愧也!又受小人之谮,轻辱朝臣,今日之事,不能苟免,请从此辞。
”拂衣而去,合门累日,上闻而特令视事。
注:①明经:隋唐时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一个门类。
②上变:向朝廷密告叛乱事件。
③将作大匠:官名,主管宫室、宗庙等土木营建。
(1)州司令思贞推按,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
(2)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竟有敕决杖配流岭南。
(3)非善政所致,孰能至于此乎!(4)思贞前后为十三州刺史,皆以清简为政,奏课连最。
(5)不能翼赞圣明,光宣大化,而乃盛兴土木,害及黎元,岂不愧也!杜畿,字伯侯,幼年丧父,继母对他很苛刻,但他对待继母却很孝顺。
二十岁那年,担任郡功曹,做了郑县的县令。
县里关了几百名囚犯,杜畿亲自审理案件,根据他们的罪行轻重进行裁决,全部判决后放走他们,虽然不是全部恰当,但郡里的人们都对他年轻而胸怀大志而感到惊奇。
被推举为孝廉,调任汉中府丞,正遇上天下大乱,于是弃官客居荆州,建安年间才返回。
荀彧将他推荐给太祖,他被太祖任命为河东太守。
当时全国的郡县都动荡不安,民生凋敝,只有河东最先安定,耗损的财力最少。
杜畿治理地方,崇尚宽厚仁惠,管理老百姓顺其自然。
老百姓曾有打官司的,有的人把这事告诉杜畿,杜畿亲自接见他们,给他们讲大道理,叫他们回去仔细想想,若还有想不通的,就叫他们再到府上来(再给他们讲)。
父老乡亲自然责斥他们说:“有这样好的府君,怎么不听从他的教诲呢?”从此以后很少有来打官司的。
在他管辖的属县,所有的孝子、贞妇、顺孙,都免去他们的赋税徭役,随时慰问鼓励他们。
逐渐地督促老百姓畜养母牛、草马,乃至养鸡猪狗等,皆有规定。
百姓勤于农作,家家都比较富裕。
杜畿于是说:“老百姓富起来了,不可不教了。
”于是在冬天练武讲授有关知识,又开设学堂,杜畿亲自讲学,郡中形成了良好的民风。
韩遂、马超叛乱之际,弘农、冯翊诸县大多全县响应,河东郡虽离贼寇很近,但民无二心。
太祖西征至蒲阪,与贼寇隔渭河对岸驻军,军粮全靠河东供应。
等到打败贼寇,还余粮二十多万斛。
太祖出征汉中,杜畿派五千人运粮。
运粮的人互相勉励说:“人都有一死,但不可辜负我们的府君。
”最终没有一个人当逃兵。
杜畿就是这样得民心的。
魏国建立以后,起用杜畿做尚书。
(立国)诸事办妥后,又有朝廷指令说:“昔日萧何平定关中,寇恂平定河内,你有和他们一样的大功,不久将授你谏官之职,但考虑到河东是国家的重要之郡,充实国库之所,靠它足以制胜天下,所以暂且麻烦你坐镇那里。
”杜畿在河东为官十六年,河东郡总是全国治理得最好的地方。
尹思贞,京城长安人(今陕西西安)。
二十岁的时候,通过举人考试,补缺隆州参军一职。
当时刚好晋安县有个蒲姓的富豪,平时纵横跋扈,目无法纪,前后已经有几任官吏都拿他没办法。
隆州长官命令尹思贞追究审查,发现他有很多来路不明的赃款,于是将他判罪杀了他。
这件事在当时可谓是大快人心,远近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就刻石记载了这件事,他由此而闻名。
经过几次升迁,尹思贞做了明堂的县令,在职期间,他因广施善政而闻名天下。
后来,他又三次升迁,先后做过殿中少监,检校和洺州刺史。
就在做洺州刺史任期内,契丹人孙万荣造反,河朔地区不得安宁,只有尹思贞所管辖的地区因他善于安抚而没有受到骚扰,因为这,武则天还曾经降旨褒奖赞扬过他。
唐神龙初年,尹思贞做了大理寺正卿,在此期间,正好碰到武三思独揽权政,而御史大夫李承嘉刻意逢迎武三思。
雍州有个叫韦月的人,向朝廷告武三思阴谋造反。
唐中宗大怒,下令要杀了韦月。
尹思贞认为现在是发生之月,不能杀人,坚决进行上奏认为不能行刑,最终有诏书下来判决将韦月杖责后流放到岭南。
武三思命手下人通过非法的手段加害韦月,尹思贞又坚决抗争,力保韦月。
李承嘉迎合武三思的心意,以其他各种理由不准尹思贞入朝。
尹思贞对李承嘉说:“你作威作福,目无法纪朝纲,和奸臣贼子为伍,图谋不轨,还不是想将忠臣良将铲除后,你们就可以为所欲为吗”李承嘉听后大怒,就向中宗弹劾尹思贞,唐中宗这次听信谗言,将尹思贞贬黜京城,令他做了青州刺史。
青州有种蚕,一年能结四次茧,当时的黜陟使卫州司马是个叫路敬潜的人,他八月份到青州,看到茧后叹曰:“如果不是地方父母官广施善政,怎么可能有这种事情呢?”于是特意向朝廷上奏表举荐尹思贞。
尹思贞前后共做过十三个州的刺史,每到一任,他都以清正简约为政,向朝廷奏告的考核连续最佳。
唐睿宗即位后,征调尹思贞做了将作大匠,当时左仆射窦怀兴为了兴造金仙、玉真两座道观,大肆征调工匠,尹思贞就处处牵制他,常常减少征调。
窦怀兴很生气,经常诘问责骂尹思贞,尹思贞就对窦怀兴说:“你身居要职,掌管重要部门,职务重要,而你不但不能辅佐皇上,光大宣扬大的教化,反而大兴土木,祸害黎民百姓,你难道就一点都不惭愧吗?现在又听信小人的谗言,轻视辱骂朝廷重臣,今天这件事不能就这么轻易过去了,就此告辞”。
说完一甩衣袖走了,回家后,几天都闭门不出,皇帝听说后,就特地命令他任职管理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