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课件)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课件)


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指出用了 “六字法”的哪些方法。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 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 中,然后自归。”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 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 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祥。今单衣 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 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 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文言翻译 的种类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 和意译两种。
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 直译: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意译为辅,文从句顺:明白通顺,合 意译:
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文言翻译的种类
原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 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翻译指导
文言翻译 的种类
长 风
直 挂
破云
浪帆
会 有 时
济 沧 海
1、注意词的古今意义 2、注意一词多义 3、注意词类活用 4、注意文化常识 5、注意通假现象 6、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7、文言句式 8、句子的语气
翻译文言文的标准是:信 达 雅
“信”:真实,准确。实词虚词做到字字落实, 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①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3分)
“见”1分,表被动;“是以”宾语前置1分;句意1分
②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 (4分) “侧”1分,身边;“尚啮” 被动句,1分; “县”,1分,通假字“悬”;句意1分。
今 单衣 见
啮,
是以 忧戚。
现在 单衣 被(老鼠)咬破了, 因此 忧愁难过。
(换)(留) (换)(补) (换)
【答案】 过去,郑国有个性情急躁的人 ,射箭射不中箭靶的中间部位,就把箭靶 毁掉(砸坏),下棋下不赢,就咬棋子。有人 劝他说:“这并不是箭靶和棋子的过错, 何不(为什么不)反过来想一想(反思一下), 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呢?”他不明白(不懂 得、根本听不进去)这个道理,终于因为急 躁的毛病(犯急躁的毛病)死掉了。
翻译下列句子: 词类活用,名作动
1..非非能能水水也也,,而而绝绝江江河河 。。
束在颈上
译:不是会游水,却渡过了江河。通“剃”
2..其其次次剔剔毛毛发发、、婴婴金金铁铁受受辱辱 译:其次被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而受辱 。 3. 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译: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文言翻译的方法三 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 字换成本字,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将古词换作现代词。
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 删去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
发语词,删去
22..夫夫圣圣人人者者,,不不凝凝滞滞于于物物,,而而能能与与世世推推移移。。 助词,表停顿,删去
译: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不为事物所拘 束,而能够随世事的变化转变 (自己的想法)。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删 去
直译 项王、项伯面向东坐着;亚父面向南坐着,——亚父是范 增;沛公面向北坐着;张良面向西侍坐。
意译 项王、项伯坐在西面;亚父坐在北面,——亚父就是范增; 沛公坐在南面;张良陪同坐在东面。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要达到的目的看,文言文翻 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留 删 换 调 补

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 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委婉:会(决)战
译: (我)现在率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 会(决)战。
委婉:指地位尊贵人物的死
3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译:有朝一日您死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
使自己安身立足呢?
(三)委婉的译法: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 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 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 婉。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
译文: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拜谒(或“ 拜见”)许多高官大臣,经常不被听从、 信任(或“相信”)。
(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 金公不知人。(3分)
译文:于是权贵们争相责怪申甫,又 讥讽刘之纶、金声不懂鉴察人(或 “不了解人”“不会用人”)。
解析:注意实词:“咎”,责备; “讥”,讥讽。
一、关键实词的翻译
1.豫州今欲何至?
宾语前置句
译:刘豫州现在想要到什么地方去呢?
2.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
译:你不聪明太严重了
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 壮的筋和骨头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为使译文准确、 通顺,翻译时应将某些省略了的成分 先补上,然后再翻译。
翻译下列句子: 省略主语:蛇蛇
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
缘舟尾攀堞而上。
译文:(1)陈军猛攻三天都不能攻陷 城池,后来趁涨潮乘大船攻城,从 船尾爬上城墙的垛口,攻入城中。
(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 ,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译文:途中遇到溃败的军队,船被抢走, 人被扔到江中,他们把断木当做船,逃 到了长满芦苇的小岛上,靠采摘莲实喂 养孩子,历时七天活了下来。
草木
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以啮(niè)人,无御之者。
译: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怪的蛇,它黑色的 底子,白色的花纹,它接触到草木,草木全都枯 死;咬到人,没有能够抵抗得住的。
省略兼语:之,他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译: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
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互文 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 地译出。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 贯通地翻译。
问:“郭氏曷为墟?”曰:“善善而恶恶焉。”桓公曰:“善善 恶恶乃所以为存,而反为墟,何也?”曰:“善善而不能用,恶 恶而不能去。彼善人知其贵已而不用,则怨之;恶人见其贱己而 不好,则仇之。夫与善人为怨,恶人为仇,欲毋亡,得乎?”
(1)郭氏曷为墟(2分)
郭家为什么变为丘墟?(“曷”和“为”各1分) (2)彼善人知其贵己而不用,则怨之。(3分)
(5)吾从而师之。
(《师说》)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被攻破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恰 当,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达”:通顺,流畅。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及 语言表达习惯,没有语病,努力做到文从句顺。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借勇气闻名在诸侯国
凭借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雅”:生动、优美、有文采。努力译出原文的风格
(调)
(换)

衣 在 侧, 尚
啮,
(我)儿子的 衣服 在 身边, 尚且 (被) 咬破。
(补、换) (换) (留) (换) (换)(补) (换)

鞍 县 (于)
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乎?
更何况 马鞍 悬挂 在
(换) (换) (换) (补)
柱子上
(换)
呢?
(换)
翻译 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翻译其中的画线文句。(5分) 昔齐桓公出,见一故墟而问之。或对日:“郭氏之墟也。”复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译文:这是岳阳楼最美的景致啊。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
译文: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被毁 谤。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没有强壮
的筋骨。
(4)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译文: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翻译下列句子:
借喻:喻指边疆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 借喻:喻指污浊的官场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译:误入污浊的官场,一离开就是三十年。
(一)借喻的译法: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 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
翻译下列句子:
借代:代指做官的人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的打算。
借代:代酒,可译为“酒 2.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力”
译:沛公承受不住酒力,不能前来告辞。
(二)借代的译法:译为它所借代的事物。
翻译下列句子:
委婉:发动战争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22..得得楚楚和和氏氏璧璧 。。 器物名
译: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 语。具体情况:①句首发语词。②句中 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③句末调节音节 的词或语气词。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翻译下列句子: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
11..师师道道之之不不传传也也久久矣矣 句子独立性,删去
3..盖盖忠忠臣臣执执义义,,无无有有二二心心。。 译: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心。
偏义复词,删去浅
4.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 译: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 知道它的深度。
字字落实第二式: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 出的虚词删去。
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 假字换成本字,将单音词换成双 音词,将古词换作现代词。
翻译下列句子:
人名、王公年次
人名
11..赵赵惠惠文文王王十十六六年年,,廉廉颇颇为为赵赵将将伐伐齐齐,,大大破破之之,取, 阳取晋 阳, 晋,拜拜为为上上卿卿,,以以勇勇气气闻闻于于诸诸侯侯。。
地名
官名
与现代汉语义同
译: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 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 他凭借勇气在各国诸侯间闻名。
把文言句中的主谓倒装句、宾语前 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及其 它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 整过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