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树木学(III)实验教案

园林树木学(III)实验教案

园林树木学实验教案课程名称:园林树木学(III)课程性质:适用专业:园林景观设计实验/总学时: 48使用教材:园林树木学开课单位:园林专业授课教师:李明银授课班级:园林12级3班开课时间: 02.09.2012实验方式:分班实验项目表实验一园林植物形态术语的识别、观察与描绘实验二园林树木学物候期观察实验三、树木春态识别实验四、园林树木识别特征调查实验五、成都植物园树木识别特征调查实验六、园林树木学检索表的编制实验七、园林树木移植实验八、绵阳公园(校园)园林树种的调查实验九、园林树木应用与配置调查实验十、园林树木群落配置与设计调查分析实验一园林植物形态术语的识别、观察与描绘一、目的1、掌握校园园林植物根、茎、叶、花、果、种子等概念与类型变化;2、学习植物形态特征的描述。

3、用现场教学形式加强与理论教学的密切结合,使学生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二、材料香樟、天竺桂、悬铃木、榕树、腊梅、广玉兰、棕榈、紫薇、南天竹、紫藤、垂柳、雪松、园柏、刺柏、侧柏、柳杉、樱桃、樱花等的枝叶或花果。

三、观察内容1、乔木、灌木、藤本,常绿、落叶;2、直根系、须根系,定根、不定根;3、总状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4、单叶、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单身复叶,叶序,脉序;5、花及花序、花托、苞片;6、单果(肉质果、干果)、聚合果、聚花果;7、种子、种皮、胚、胚乳。

四、过程与步骤1、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现场,边走边介绍,植物科属名称、形态特征、术语表达,进行现场教学、现场辅导;2、学生边框边记录变提问。

五、作业安排每一学生分一园林树种进行植物形态特征的描述六、思考题1、园林植物根、茎、叶、花、果、种子等类型变化实验二、树木春态观察在树种的识别和鉴定中,叶、花和果实是重要的形态。

一、目的要求1.掌握常用的树木春态术语。

2.认识常见树木的春态特征。

二、实验地点校园、人民公园、西山公园、滨江绿道、北川维斯特生态园、绵阳街道、成都植物园等三、材料与用具放大镜、卷尺、记录本、《树木学》《中国树木志》等四、方法与步骤1. 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在实习点,指导学生,识别春冬特点;2. 学生5~10人一组,通过观察,分析所选地点树木春冬特点。

五、实验主要内容1、各类树种春冬态特点,包括各种类型的花。

2、掌握绵阳常见春色叶、常绿、落叶类树种各10余种,六、作业1、按要求填表树种,完成实验报告。

常见园林植物春冬态特点观察表七、问题与讨论实验三园林树木学物候期观察一、实验目的1.学会园林树木学物候期的观测方法;2.掌握树木的季相变化,为园林树木学种植设计,选配树种,形成四季景观提供依据。

3.为园林树木学栽培(包括繁殖、栽植、养护与育种)提供生物学依据。

如确定繁殖时期;确定栽植季节与先后,树木周年养护管理,催延花期等;根据树木开花习性进行亲本选择与处理,有利于杂交育种和不同品种特性的比较试验等。

二、观测方法与步骤1.观测地点的选定:观测地点必须具备:具有代表性;可多年观测,不轻易移动。

观测地点选定后,将其名称、地形、坡向、坡度、海拔、土壤种类、pH值等项目详细记录在园林树木学物候期观测记录表中。

2.观测目标选定:在本地从露地栽培或野生(盆栽不宜选用)树木中,选生长发育正常并已开花结实3年以上的树木。

对属雌雄异株的树木最好同时选有雌株和雄株,并在记录中注明雌、雄的性别。

观测植株选定后,应作好标记,并绘制平面位置图存档。

3.观测时间与方法:一般3~5天进行一次。

展叶期、花期、秋叶叶变期及落果期要每天进行观测,时间在每日下午2~3时。

冬季休眠可停止观测。

4.观测部位的选定:应选向阳面的枝条或中上部枝(因物候表现较早)。

高树项目不易看清,宜用望远镜或用高枝剪剪下小枝观察。

观测时应靠近植株观察各发育期,不可远站粗略估计进行判断。

三、观测内容与特征1.根系生长周期:利用根窖或根箱,每周观测新根数量和生长长度。

2.树液流动开始期:从新伤口出现水滴状分泌液为准。

如核桃、葡萄(在覆土防寒地区一般不易观察到)等树种。

3.萌芽期:树木由休眠转入生长的标志。

(1)芽膨大始期:具鳞芽者,当芽鳞开始分离,侧面显露出浅色的线形或角形时,为芽膨大始期(具裸芽者如:枫杨、山核桃等)。

不同树种芽膨大特征有所不同,应区别对待。

(2)芽开放期或显蕾期(花蕾或花序出现期)树木之鳞芽,当鳞片裂开,芽顶部出现新鲜颜色的幼叶或花蕾顶部时,为芽开放期。

4.展叶期(1)展叶开始期:从芽苞中伸出的卷须或按叶脉褶叠着的小叶,出现第一批有1~2片平展时,为展叶开始期。

针叶树以幼叶从叶鞘中开始出现时为准;具复叶的树木,以其中1~2片小叶平展时为准。

(2)展叶盛期:阔叶树以其半数枝条上的小叶完全平展时为准。

针叶树类以新针叶长度达老针叶长度1/2时为准。

有些树种开始展叶后,就很快完全展开,可以不记展叶盛期。

5.开花期(1)开花始期:见一半以上植株有5%的(只有一株亦按此标准)花瓣完全展开时为开花始期。

(2)盛花期:在观测树上见有一半以上的花蕾都展开花瓣或一半以上的柔荑花序松散下垂或散粉时,为开花盛期。

针叶树可不记开花盛期。

(3)开花末期:在观测树上残留约5%的花瓣时,为开花末期。

针叶树类和其他风媒树木以散粉终止时或柔荑花序脱落时为准。

(4)多次开花期:有些一年一次于春季开花的树木,有些年份于夏季间或初冬再度开花。

即使未选定为观测对象,也应另行记录,并分析再次开花的原因。

内容包括:a树种名称、是个别植株或是多数植株、大约比例;b再度开花日期、繁茂和花器完善程度、花期长短;c原因:调查记录与未再开花的同种树比较树龄、树势情况;生态环境上有何不同;当年春温、干旱、秋冬温度情况;树体枝叶是否(因冰雹、病虫害等)损伤;养护管理情况;d再度开花树能否再次结实、数量、能否成熟等。

6.果实生长发育和落果期:自座果至果实或种子成熟脱落止。

(1)幼果出现期:见子房开始膨大(苹果、梨果直径0.8cm左右)时,为幼果出现期。

(2)果实成长期:选定幼果,每周测量其纵、横径或体积,直到采收或成熟脱落为止。

(3)果实或种子成熟期:当观测树上有一半的果实或种子变为成熟色时,为果实或种子的全熟期。

(4)脱落期:成熟种子开始散布或连同果实脱落。

如见松属的种子散布、柏属果落、杨属、柳属飞絮、榆钱飘飞、栎属种脱、豆科有些荚果开裂等。

7.新梢生长期:由叶芽萌动开始,至枝条停止生长为止。

新梢的生长分一次梢(习称春梢),二次梢(习称秋梢);(1)春梢开始生长期:选定的主枝一年生延长枝上顶部营养芽(叶芽)开放为春梢开始生长期。

(2)春梢停止生长期:春梢顶部芽停止生长。

(3)秋梢开始生长期:当年春梢上腋芽开放为秋梢开始生长期。

(4)秋梢停止生长期:当年二次梢(秋梢)上腋芽停止生长。

8.秋季变色期:系指由于正常季节变化,树木出现变色叶,其颜色不再消失,并且新变色之叶在不断增多到全部变色的时期。

不能与因夏季干旱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叶变色混同。

常绿树多无叶变色期。

(1)秋叶开始变色期:全株有5%的叶变色。

(2)秋叶全部变色期:全株叶片完全变色。

9.落叶期(1)落叶初期:约有5%叶片脱落。

(2)落叶盛期:全株约有30%~50%叶片脱落。

(3)落叶末期:全株叶片脱落达90%~95%。

四、提示1.物候期观察需要周年进行。

本次实训应在萌芽前做好准备。

2.物候观测应随看随记,不应凭记忆,事后补记。

3.物候观测须选责任心强的专人负责。

人员要固定,不能轮流值班式观测。

专职观测者因故不能坚持者,应经培训的后备人员接替,不可中断。

4.从当地主要绿化树种中选一个树种或品种观察。

以2~3人为小组进行观察、记录和整理。

五、实验报告要求1.找出本地区常见观花树种、观果树种的最佳观花时期及观果时期。

2.通过本地区园林树种物候期的观测,列出本地区春季、秋季的观叶树种及其观叶的最佳时期。

树种物候期观测记录表 (NO: )观测地点:地形:坡向:坡度:海拔:土壤种类:观测者:记录者:观测时间:年月日六、参考资料(绵阳树木观察分配资料)1.苏铁2.蒲葵3.散尾葵23.迎春花24.桑树25.构树45.悬铃木46.海桐47.蔷薇、67.栾树68.涭苏69.南天竹4.海枣5.棕竹6.雪松7.马尾松8.罗汉松9.塔柏10.园柏11.龙柏12.柳衫13.南洋衫14.银杏15.刺柏16.夹竹桃、17.垂柳18.旱柳19.柽柳20.朴树21.山桐子22.楠木26.柴叶小檗27.红花继木28.紫玉兰29.广玉兰30.白玉兰31.黄葛兰32.桉树33.榕树34.橡皮树35.山茶花36.腊梅、37.香樟、38.天竺桂39.枫香40.银桦41.侧柏42.皂荚43.水杉44.杜英48.月季、49.贴梗海棠、50.石楠、51.樱花52.樱桃53.合欢54.金千层55.国槐56.刺槐57.龙爪槐58.白木香59.紫藤60.油麻藤、61.桤木62.鸡爪槭63.木本绣球64.无患子65.黄花决明66.洒金柏70.木芙蓉71.梧桐72.紫薇73.紫荆74.石榴、75.丁香76.女贞77.桂花78.白皮松79.栀子花80.乌桕81.十大功劳82.泡桐83.椿树84.含笑85.核桃86.黄杨87.腊梅实验四、园林树木识别特征调查一、实验目的1、了解当地园林各科树木分布,识别要点,通过对相近树种的形态进行对比观察,掌握其区别特征,2、通过对不同生长环境生长状况调查,掌握树种调查的方法,了解树种生长习性。

3、了解本地常绿、落叶、秋色叶类树种应用配置方式,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二、实验地点校园、人民公园、西山公园、滨江绿道、绵阳街道等三、材料与用具放大镜、卷尺、记录本、《树木学》《中国树木志》等四、方法与步骤1. 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在实习点,指导学生,识别树种,记录生境、生长发育状况、植物应用配置情况;2. 学生5~10人一组,通过观察,分析所选地点树木的类型。

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总结;并对照参考资料进行树木分类,分科编写检索表。

五、实验主要内容1、各类树种识别要点,分科特征及应用特性。

2、掌握绵阳常见秋色叶、常绿、落叶类树种各10余种,六、作业1、按要求填表种树木,完成实验报告。

2、问题与讨论附园林绿地中常见各类植物特征观察表实验五、成都植物园树木识别特征调查成都植物园位于北郊天回镇(104°E,30°40′N),距城区10公里,占地774亩。

是四川省第一所人工植物园,第一座综合性园林。

现有木本栽培植物1000余种,园艺栽培品种800多个,全省主要杉科、柏科、木兰科、樟科、槭树科属植物和桫椤、珙桐、水杉、银杉、秃杉、金花茶等中外珍稀树种200余种。

共设8个专类植物区和梅花、樱花、木兰、海棠、桂花、茶花、柏类、桃花、梨园、竹园、藤本园等11个植物专类园。

一、实验目的1、了解各科树木识别要点,通过对相近树种的形态进行对比观察,掌握其区别特征,2、通过对不同生长环境生长状况调查,掌握树种调查的方法,了解树种生长习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