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203工作面炮采作业规程1解读

21203工作面炮采作业规程1解读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21203工作面位于2煤层一采下山采区运输下山西翼第二个工作面,其北邻21201工作面,西邻侵蚀带,南邻F20断层保护煤柱,东邻一采区运输下山保护煤柱,具体位置及井上下的关系如表1所示:工作面的位置及井上下的关系表表1第二节煤层21203工作面开采煤层为2煤层,地层沉积的时代为石炭二叠纪,总厚度为325m,含煤地层为太原组,该巷道掘进为2煤层,2煤层北高南底,单斜构造。

产状:倾向160°,倾角10~36°,平均23°。

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煤层情况表表22煤层下距4煤层平均24m。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2煤层顶板不稳定,直接顶为灰黑色细砂岩,厚2m,正常情况下整体性较好,特殊情况下,遇水易膨胀、破碎,容易冒落。

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煤层顶、底板情况表表4附图:21203工作面煤(岩)层综合柱状图山东阳光矿业有限公司崖头煤矿西二采区2、4煤层煤岩层柱状图第四节地质构造21203溜子道9#导线点处揭露一条落差2m,倾角62°,倾向348°的走向正断层,回采中遇到断层时,要加强顶板的管理,加强断层处的支护,保证该工作面的正常生产。

该工作面断层情况如表5所示:断层情况表表5(1)使煤层变薄、不稳定(2)使顶板整体性、连续性差,工作面矿山压力呈现明显(3)使工作面回采率降低,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

(4)使原煤灰份增加,矸石增多,煤质变差。

2、褶曲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21203工作面未揭露褶曲构造。

二、岩浆入侵、岩溶、陷落柱、古河床冲刷等情况21203工作面根据实际揭露,无岩浆岩体、冲刷带、陷落柱等不良地质现象。

附图:21203工作面运输巷、轨道巷、切眼素描图。

第五节水文地质1、地表水系地形平坦,地面标高+170~+185m,西北地势高,东南地势低,该工作面中东部有迈莱横跨,该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河道平直,河宽60m左右,属季节性河流,大洪时水满河床,平日水深半米以内,水面宽20m以内,由于第三系红层较厚,在该处厚度在280m左右,迈莱河对煤系地层的渗透起到了阻隔作用。

2、第四系含水砂层第四系全区分布,沉积厚度0.39~9.09m,一般厚6~7m,沉积成份以石英中粗砂为主。

属渗透性好、富水性强的孔隙潜水,流向南西,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

第四系含水砂层因有下覆第三系红色地层阻隔,第三系红层在该处厚度在280m左右,与煤系地层无水力联系。

3、断层水该工作面南邻落差10-50m的正断层,21403工作面开采时已揭露,无水。

4、钻孔水212013工作面下部为4煤层老空区,在2014年下山维修时,初见老空积水标高-330m,经过抽排,下部4煤层工作面老空水已排至-342.5m,为了确保21203溜子道的施工安全,2015年8月在21203溜子道最低处对下部老空积水继续钻探疏放,该钻孔现出水量稳定在1m3/h,水压0MPa,下部老空积水标高已排至该工作面最低点,为了确保21203工作面安全开采,继续对下部老空积水进行疏放。

5、老空水21203工作面上部是21403工作面采空区,2煤层距上距4煤层平均间距24m 左右,该处最小层间距24m。

经两种公式计算2煤层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为32.9m 大于该处最小层间距24m,有突水威胁。

但21203运输巷排水钻孔已将老空水排放至-345m以下,低于该工作面最低标高,所以对21203工作面开采无威胁。

计算公式:100∑MHli= __________ +5.61.6∑M+3.6=〔100×1.8÷(1.6×1.8+3.6)〕+5.1= 32.95m式中Hli—导水裂隙带高度;m---煤层采厚m 。

计算公式:Hf=[100m/(3.3n+3.8)]+5.1=〔100×1.80÷(3.3×1+3.8)〕+5.1=30.5m式中Hf—导水裂隙带高度;m---煤层采厚m;n---煤分层层数1 。

6、工作面正常涌水量和最大用水量预测根据以上情况分析,21203工作面无水害威胁,主要水源为人工用水及防尘水,根据以往开采经验,预计21203工作面正常涌水量小于1m3/h,最大涌水量按照1.25倍计算,小于1.25m3/h。

以上综合分析,21203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突水危险性,施工时若发现有出水异常征兆时,停止作业并立即撤出人员,同时汇报调度室,并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1、煤层尘爆炸指数、煤层瓦斯等级、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自燃发火等级、发火期及瓦斯地质特征。

2煤层为气煤,煤尘超限,易发火爆炸,煤尘爆炸指数为38.19%。

瓦斯含量为低级,其相对涌出量为1.36m3/t,绝对涌出量为0.17m3/min。

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0.35m3/t,绝对涌出量为0.081m3/min,容易自燃。

发火期至今无发火。

按照21203工作面瓦斯浓度(取0.03%),21203工作面配风量291m3/min,工作面日产256t计算:瓦斯相对涌出量=配风量×瓦斯浓度÷工作面每天产量=(291m3/min×0.03%)÷256t=0.034m3/t2、该面地温、地压、应力集中区根据以往工作面开采经验,21203工作面地温在21℃左右小于26℃,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该工作面地压显现明显,受下部四煤层工作面采动影响,在回风巷道压力显现突出,特征表现为顶板整体性破碎,易冒落,该工作面应力集中区在回风巷道附近。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储量21203工作面倾斜面积31270m²,平均煤厚1.8m,视密度1.38t/m³,回采率55.6%地质储量:31270×1.8×1.38=77675(吨)可采储量:77675×55.6%=43187(吨)二、工作面服务年限21203工作面可采储量43187吨,循环进度1.0m,日循环2个,单循环产量128吨,月生产天数24天。

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储量/月设计推进长度=43187/(1.0×2×128×24)=5.6(月)第八节存在问题及建议1、工作面过断层或过顶板裂隙发育、易破碎、易冒落块段时,要采取措施,加强顶板管理。

2 回采中,要做到“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防止水害隐患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3 提高回采率,充分利用煤炭资源。

4 溜子道、回风巷低洼处有积水时,要安泵及时排出,保证巷道畅通。

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巷道布置一、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概况一采区2煤层由山东阳光矿业有限公司于2014年设计,经新煤行字(2014)177号文批准,并于2015年投入生产的。

该采区共分为两个区段,工作面采用倾向条带式布置。

采区沿2煤层底板布置一采轨道下山、二煤下山、一采运输下山,在采区上部布置一采区回风道与三采区总回风上山连接,采区上部布置一采区石门与-300运输大巷连接。

二、工作面轨道巷21203工作面中端沿走向顺煤层顶板布置轨道巷,巷道采用锚网支护,采用ф16×1800树脂锚杆,排距×间距=1000×1000mm,矩形断面,净宽2.8m,净高2.4m,断面积6.72m2;用于工作面的进风、运料、行人。

三、工作面补进风巷21203工作面上端沿走向顺煤层顶板布置补进风巷,巷道采用锚网支护,采用ф16×1800树脂锚杆,排距×间距=1000×1000mm,矩形断面,净宽2.8m,净高2.4m,断面积6.72m2;用于工作面的进风、运料、行人。

四、工作面运输巷21203工作面下端沿走向顺煤层顶板布置运输巷,巷道采用锚网支护,采用ф16×1800树脂锚杆,排距×间距=1000×1000mm,矩形断面,净宽2.8m,净高2.4m,断面积6.72m2,主要用于工作面的回风、运煤、行人。

五、工作面切眼21203工作面切眼位于工作面最西侧,沿2煤层顶板布置,工作面切眼与运输巷轨道巷形成采煤面。

切眼采用锚网支护,采用ф16×1800树脂锚杆,排距×间距=700×700mm,矩形断面,净宽2.0m,净高1.8m,断面积3.6m2,主要用于工作面推进。

六、条带切眼根据21203工作面走向长度共布置6个条带切眼,分别为自开切眼以外90m、180m、270m、360m、450m、540m处布置条带切眼。

工作面条带切眼沿2煤层顶板布置,工作面条带切眼与运输巷轨道巷形成采煤面。

条带切眼采用锚网支护,采用ф16×1800树脂锚杆,排距×间距=700×700mm,矩形断面,净宽2.0m,净高1.8m,断面积3.6m2,主要用于工作面推进。

附图:21203工作面位置及巷道布置图第二节采煤工艺一、采煤方法21203工作面依据采区设计,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进、回风巷道的布置方式为上部轨道巷为进风巷道,下部运输巷为回风巷道,采用下行式通风方式。

二、采煤工艺该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开采。

工作面配备为炮采,采用MQS-50/1.8气动手持式煤钻机(风煤钻),侧式供水,湿式打眼。

放炮落煤,人工攉煤,工作面采用刮板运输机运输,人工攉煤、支柱、回柱完成一个循环工艺。

(一)落煤方式1、落煤方式采用人工打眼,爆破落煤方式。

(1)使用MQS-50/1.8气动手持式煤钻机(风煤钻),侧式供水,湿式打眼。

(2)工作面采用微差爆破技术爆破落煤。

①爆破材料及器材的选择:《1》炸药选用二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药卷直径为32㎜,重量为150g/卷。

《2》雷管选用1~5段煤矿许用岩石毫秒延期第一系列电雷管,桥丝为镍铬线,铁脚线,电阻为6.0欧姆。

其延期秒量与段别标志如下表:《3》发爆器使用MFD-150/200型智能放炮器,最大起爆能力200发。

②爆破技术参数:《1》炮眼布置方式:按照煤层的实际采高和我矿的开采经验,炮眼布置采用“五花眼”形式。

《2》炮眼技术参数:顶、中、底眼距为1.0m,顶眼距顶板30㎝,底眼距底板20㎝,中眼在顶、底眼的中间;炮眼深度1.2m;顶眼仰角5~7°,底眼俯角7~10°;炮眼均与工作面倾向夹70°角。

《3》炮眼装药量:顶眼为300g/眼,中眼为150g/眼,底眼为375g/眼。

《4》一次起爆长度、一次起爆炸药量和起爆顺序: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泰安煤炭工业局泰煤便字[1995]第6号《关于对回采工作面使用毫秒爆破的批复意见》及本矿回采2煤层的实践经验,一次起爆长度不得超过5m,即一次起爆最多不超过13个炮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