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一、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1.氮气氮气在空气中约占总体积的________。

通常情况下,N2不与________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N2能跟O2反应生成不溶于水、无色的________:2.一氧化氮NO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_:2NO+O2===______(红棕色气体)。

3.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__________、有__________气味的________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易______,____溶于水。

溶于水时生成________和____,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生产硝酸:3NO2+H2O===____________。

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1.SO2和NO2的主要来源(1)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金属矿物的燃烧或冶炼;(2)________尾气、硫酸厂、硝酸厂的尾气。

2.危害(1)引起________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2)溶于水形成________。

3.酸雨(1)概念:________的降水称酸雨,主要是大气中的________和______溶于水后造成的。

(2)形成原理①H2SO4的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NO3的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危害①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

②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腐蚀。

4.防治措施(1)调整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

(2)研究煤的脱硫技术,改进燃烧技术,减少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排放。

(3)加强工厂废气的回收处理。

(4)改进汽车尾气的处理技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知识点1氮气的性质1.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是()A.氮气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B.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C.氮分子中两个氮原子结合很牢固,分子结构稳定D.氮气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不与其他物质反应2.下列关于N 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通常情况下N 2性质很稳定,所以N 2可在电焊时作保护气B .N 2+O 2=====高温2NO ,该反应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C .N 2在空气中约占总质量的45D .在反应:3Mg +N 2=====高温Mg 3N 2中,N 2作氧化剂 知识点2 一氧化氮的性质3.最新研究表明:NO 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 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

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 对SARS 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下列关于NO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NO 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B .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 和CO 的物质的量相等C .常温常压下,NO 不能与空气中的O 2直接化合D .NO 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4.在体积为V 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 和b mol O 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与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A.a bB.a 2bC.a a +2bD.a 2(a +b ) 知识点3 二氧化氮的性质5.实验室收集NO 、NO 2两种气体( ) A .均可用排水法 B .均可用向上排气法C .NO 用向上排气法,NO 2用排水法D .NO 用排水法,NO 2用向上排气法6.将盛有N 2和NO 2(无N 2O 4)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氮气和二氧化氮的体积比是( )A .1∶1B .1∶2C .1∶3D .3∶1知识点4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7.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的是( ) A .二氧化硫 B .氮氧化物 C .二氧化碳 D .悬浮颗粒8.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SO 2的排放有关的是( ) A .酸雨 B .光化学烟雾 C .臭氧空洞 D .温室效应练基础落实1.下列关于SO 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SO 2是硫及某些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B .SO 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C .SO 2与水反应生成H 2SO 4D .SO 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2.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 ,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

使CO 、NO x 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 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CO 2,铂起催化作用B .汽车尾气中NO x 在铂表面发生反应的产物是N 2C .CO 在铂表面可能和O 2、NO x 反应D.NO x、CO、CO2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3.NO2被水吸收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判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其物质的量比为()A.3∶1 B.1∶3C.1∶2 D.2∶14.下列气体均有毒,使人中毒的原理与CO相似的是()A.Cl2B.SO2C.NO D.NO25.A.C3N3(OH)3与HNCO为同一物质B.HNCO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C.1 mol NO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 molD.反应中NO2是还原剂练方法技巧6.把3体积的NO2气体,依次通过下列3个分别装有:①NaHCO3饱和溶液,②浓H2SO4,③Na2O2的装置后,用排水法把残留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集气瓶中的气体应是(同温同压下测定)()A.1体积NOB.2体积NO2和0.5体积O2C.2体积O2D.0.25体积O2练综合拓展7.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收集以下7种气体:①H2②Cl2③O2④HCl⑤NH3⑥NO⑦NO2(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

(2)若在烧瓶内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气体应由________口进入。

(3)若烧瓶中装入适量浓硫酸,可以用它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气体应由________口进入。

8.2008年5月17日新疆电视台(午间新闻)报道:我国新增阿勒泰大气背景监测点。

这标志着气候条件独特、空气质量优良的新疆阿勒泰市已成为我国第8个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点。

监测点安装的监测设备可日常监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污染物。

NO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在生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存在,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NO亦被称为“明星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 对环境的危害在于________(填编号)。

A .破坏臭氧层B .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氧化C .造成酸雨D .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2)在含Cu +的酶的活化中心,亚硝酸根离子(NO -2)可转化为NO ,写出Cu +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迎接奥运,减少空气污染,北京为汽车加装了“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该气体是( )A .二氧化碳和氮气B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C .二氧化碳和氧气D .二氧化碳和氢气(4)氟利昂(如CCl 2F 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氯原子,氯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 3)。

有关反应如下:O 3O 2+O →Cl +O 3ClO +O 2→ClO +OCl +O 2总反应:2O 3===3O 2 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过程中,Cl 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1课时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基础落实 一、1.4/5 O 2 NO 2NO 2.NO 2 2NO 23.红棕色 刺激性 有毒 大 液化 易 HNO 3 NO 2HNO 3+NO 二、1.(1)煤 石油 某些含硫 (2)汽车 2.(1)大气 (2)酸雨3.(1)pH <5.6 SO 2 NO 2 (2)①SO 2+H 2O H 2SO 3 2H 2SO 3+O 2===2H 2SO 4 ②3NO 2+H 2O===2HNO 3+NO4.(1)能源结构 清洁能源 (2)SO 2 氮的氧化物 对点训练1.C [N 2性质稳定,但高温下可与O 2等物质反应,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或还原性;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并不是N 2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

]2.C [N 2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约为45。

]3.B [NO 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常温常压下NO 很容易与O 2直接化合成NO 2。

]4.C5.D [NO 易与空气中的O 2反应,NO 2与水反应,故前者不能用排气法收集,后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6.C [将试管倒立于水中,只有NO 2和H 2O 反应,生成的NO 与不反应的N 2为剩余气体。

设原气体的体积为V ,NO 2的体积为x ,根据差量法求解:3NO 2+H 2O===2HNO 3+NO 体积减少 3 2x V2解得:x =3V4故V (N 2)=V -3V 4=V4故V (N 2)V (NO 2)=13。

] 7.C 8.A 课后作业1.C [SO 2与水反应生成的是H 2SO 3而不是H 2SO 4。

]2.D [CO 、NO x 在铂表面发生的反应为CO +NO x CO 2+N 2(未配平),也可能是CO 与O 2反应,此过程中铂作催化剂。

CO 2不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3.,根据元素守恒,可确定发生氧化反应的NO 2有2 mol ,而发生还原反应的NO 2有1 mol 。

]4.C [NO 和CO 均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一旦结合就易导致人体缺氧。

] 5.6.D7.(1)②③④⑦ ①⑤ (2)①③⑥ A(3)①②③④⑥⑦ B解析 (1)从B 口进气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若从A 口进气则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但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必须与O 2不反应,且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

(2)若用排水法收集,则气体必须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应从A 口进。

(3)用浓H 2SO 4干燥气体,必须从B 口进气。

8.(1)ACD(2)Cu ++NO -2+2H +===Cu 2++NO ↑+H 2O (3)A (4)催化剂解析 (1)NO 气体在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中起催化作用;NO 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NO 被O 2氧化生成NO 2,NO 2与水反应生成HNO 3可形成酸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