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

一、氮气和氮氧化物
1. 氮气: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空气中体积分数78%是氮气。

常温下氮气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因此,生产上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放电等),也能跟某些物质(如氧气、氢气等)发生反应。

2. 固氮作用: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自然固氮→闪电时,N2转化为NO
生物固氮→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化合态氮
工业固氮→工业上用N2和H2合成氨气
3、氮氧化物(NO和NO2):
相互转换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
①酸型酸雨的产生及危害②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③破坏臭
氧层
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气体,常用碱液(NaOH溶液)吸收。

二、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1、氨的合成:
2、氨气的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771g·L-1,比空气小。

氨易液化,液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作致冷剂。

氨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氨的水溶液称氨水。

计算氨水的浓度时,溶质应为NH3。

3、氨的化学性质:
(1)氨溶于水时,大部分氨分子和水分子形成一水合氨分子(NH3·H2O)。

一水合氨分子(NH3·H2O)不稳定,受热时分解为氨气和水。

氨水显弱碱性。

比较液氨与氨水:
(2)氨具有弱碱性,可以与酸(硫酸、硝酸、盐酸等)反应,生成铵盐。

(3)与氧气反应(具有还原性)
氨气在催化剂(如铂等)、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并放出热量。

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4、铵盐:由铵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

①铵盐受热易分解:
②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
▲铵态氮肥,要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三、硝酸:
1、硝酸的工业制法:氨催化氧化法
原理:
2、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硝酸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较低(83℃),易挥发,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形成硝酸的小液滴而呈白雾状。

98%以上的浓硝酸称为“发烟硝酸”,69%的硝酸溶液称为浓HNO3。

浓HNO3由于HNO3分
解产生的NO2溶于硝酸中而一般呈黄色。

3、硝酸的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硝酸越浓越易分解,因此浓HNO3应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2)强酸性:具有酸的通性。

(3)强氧化性:HNO3中的+5价N元素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钝化作用:常温下, 浓HNO3使Fe、Al钝化。

4、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
5、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