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第1章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二、合同关系的相对性
所谓合同关系的相对性,在大陆法中称为“债 的相对性”,是指合同主要在特定的合同当事 人之间发生,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基于合同 向与其有合同关系的另一方提出请求或提起诉 讼,而不能向与其无合同关系的第三人提出合 同上的请求,也不能擅自面的 内容: (一)合同主体的相对性 (二)合同内容的相对性 (三)合同责任的相对性
(三)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区分标准: 根据法律上是否规定了一定合同的名称 区分意义: 两者适用的法律规则不同 (四)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区分标准: 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以交付标的物为成立条 件 区别: 并不在于一方是否应交付标的物,而在于二者成 立与生效的时间是不同的。 (五)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区分标准: 根据合同是否应以一定的形式为要件 区别:是否应以一定的形式作为合同成立或生效的要件
这一范围具体为: (一)合同法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民事权利义务 关系的协议 (二)合同法所适用的合同包括各类民事主体基于平等 自愿等原则所订立的民事合同 (三)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既包括当事人设立民事权利义 务的协议,也包括当事人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 议
如下关系不应当由合同法调整: 一是政府依法维护经济秩序的管理活动,属于行政管理 关系,不是民事关系,适用有关政府管理的法律,不适 用合同法。 二是法人、其他组织内部管理关系,适用有关公司、企 业的法律,也不适用合同法。 三是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条的规定,“婚姻、收养、 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因为身份关系并不属于交易关系,当然不应受合同法调 整。
案例


某山区农民赵某家中有一花瓶,系赵某的祖父 留下。李某通过他人得知赵某家有一清朝花瓶, 遂上门索购。赵某不知该花瓶真实价值,李某 用1万5千元买下。随后,李某将该花瓶送至某 拍卖行进行拍卖,卖得价款11万元。赵某在一 个月后得知此事,认为李某欺骗了自己,通过 许多渠道找到李某,要求李某退回花瓶。李某 以买卖花瓶是双方自愿的,不存在欺骗,拒绝 赵某的请求。经人指点,赵某到李某所在地人 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合同,并请求李某 返还该花瓶 。 1.本案的处理应适用合同法的哪些基本原则? 2.法院应如何处理?
第四,由于物权法主要反映特定社会的所有制关系,同 时也深受历史习惯和传统的影响,因此一国的物权法往 往具有国别性。而各国合同法在反映商品交换关系内容 上,随着现代社会国际间的经济往来的发展,各国合同 法在很多方面具有统一性的倾向。
第五,在物权法中,各国法律一般都采取法定主义原则, 物权法的规定大多是强制性的,当事人不得排除其适用。 在合同法中,法律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合同法的规 定大多是任意性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其私人意思改变法 律的规定。
二、合同法的特点
(一)合同法的特点 第一,合同法具有任意性。 第二,合同法强调平等协商和等价有偿原则。 第三,合同法是富于统一性的财产法。 第四,合同法是创造财富的法律。
(二)合同法和物权法




合同法与物权法都是调整社会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 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物权法旨在反映并维护特定社会的所有制关系, 保证财产的 静态安全 。而合同法主要反映商品交易关 系,并旨在维护财产的动态安全。 第二,就保障的权利范围来看,物权法主要保护的是 物权 ,包括所有权和其他物权,而合同法主要保护的 是合同债权。 第三,物权法在保护和确认社会财产占有关系时,最 鲜明地反映了一个社会的阶级关系。而债权法不同, 一般只要求债务人承担民法上的财产责任。
(六)主合同与从合同 区分标准: 根据合同相互间的主从关系 区分意义:主合同的存在并生效将直接影响到从合同的成 立及效力,从合同不成立或无效,一般并不影响到主合 同的效力。
第二节 合同关系
一、 合同关系的构成 二、 合同关系的相对性
一、合同关系的构成
(一)合同关系的主体 合同关系的主体又称为合同的当事人,包括债 权人和债务人。 (二)合同关系的内容 合同关系的内容包括基于合同而产生的债权和 债务,又称合同债权和合同债务。 (三)合同关系的客体 合同关系的客体为合同债权与合同债务所共同 指向的对象。


适用《合同法》的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 公平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它要求当事人双 方的利益要平衡,公平原则包涵了等价有偿的 意思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 民事活动中应诚实可信,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 利和履行义务。 李某与赵某之间的合同属于显失公平的买卖合 同。是指在双方,有偿的民事行为中,一方当 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 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明显不对等,使另一方 遭受重大不利。
二、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 是指当事人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诚实
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及规 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在大陆法国家,它通常被 称为债法中的最高指导原则或“帝王规则”。 我国合同法要求合同当事人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 更、解除的各个阶段,甚至在合同关系终止以后,当 事人都应当严格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 务 。
第三节 合同法的概念和特点
一、 合同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二、 合同法的特点
一、合同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的法律, 主要规范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有效和无效及合 同的履行、变更、解除、保全、违反合同的责 任等问题。 《合同法》第2条 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 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 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 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 律的规定。”这一规定明确了我国合同法的适 用范围。
案例

周恩泽诉北京罗杰斯餐饮有限公司案:原告 周恩泽因脚穿拖鞋、身着短裤被罗杰斯中关 村分店拒绝入内。原告诉称, 只有消费者选 择消费的权利,而没有经营者选择消费者的 权利,被告拒绝其入店就餐的行为侵害了其 对于消费的自由选择权。罗杰斯公司辩称: 该公司一向以为顾客提供第一流的服务、洁 净可口的食品以及文明有序的就餐氛围为宗 旨,为维护在该餐厅就餐的顾客的权利,公 司专门对少数衣冠不整或者举止粗鲁、有明 显影响其他顾客的客人进行劝阻。为保护其 他顾客的权利,礼貌拒绝并无不当。
案例

2000年5月17日,三原告来到被告成都某快餐 店就餐。被告店门口的灯箱中宣称:每位18元, 国家公务员每位16元;1.3米以下儿童9元;当 天生日者,凭身份证免费就餐一次。原告每人 交纳了18元进店就餐后,认为被告“每位18元, 国家公务员每位16元”的规定是对原告的歧视。 为此,2000年6月上旬原告起诉到法院,要求 被告返还多收的人民币6元、撤除广告中对消 费者歧视对待的内容,并向三原告赔礼道歉。
第四节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一、 合同自由原则 二、 诚实信用原则 三、 合法原则 四、 鼓励交易原则
一、合同自由原则
所谓合同自由是指当事人依法享有自由决定缔约、缔约 伙伴和合同内容,自由决定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等问题的 自由。 合同自由原则具体体现在《合同法》第4条中。 合同自由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一) 确认当事人的合法的合意具有优先于法定的任意 性规范适用的效力。 (二)尊重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确定合同内容和形式、 确定违约责任等方面的选择自由 。
合 同 法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合同的概念和种类 合同关系 合同法的概念和特点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合同的概念和种类
一、 合同的概念和特点 二、 合同的种类
一、合同的概念和特点
(一)合同的概念的两种观点
观点一: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 债权债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仅发生债权债务关 系而不发生其他民事关系; 观点二:尽管合同是产生债的原因,合同关系 也是债的一种形式,但合同不仅仅产生、变更、 终止债权债务关系,而且也是物权关系、共同 关系等非债权债务关系产生、变更、终止的原 因。
我国《合同法》第2条并没有采纳债权协议 的观点,而是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 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 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可见,我国合同法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订 立的各种合同关系,而不仅仅是债权合同 关系。
(二)合同的特点
1、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 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 务关系为目的和宗旨 3、合同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或意思 表示一致的协议


这两个案例中,都涉及企业是否有权确定不 同的顾客群体并予以区别对待的问题,但前 一企业对国家公务员实行优惠的做法显然不 符合保护弱者的原则;后一企业对顾客进行 区分的目的在于保持良好的就餐环境,维护 其他就餐者的利益和企业的正常经营,并不 涉及歧视弱者的问题。 就界定顾客的不同身分并实行区别对待,现 实中还有,一是铁路和航空部门对学生优惠 票价或专设窗口的做法;二是航空公司对教 师实行优惠票价。后者不免带有歧视的嫌疑, 这种做法可以看作是针对教师职业以外的其 他大多数人的歧视,反向歧视。
四、鼓励交易原则
合同法采纳鼓励交易原则,不仅在于其以规范 交易关系为目的,而且还在于如下方面: 一、鼓励交易是促进市场发展所必需的。 二、鼓励交易是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积累 的手段。 三、鼓励交易与维护合同自由、实现合同当事 人意志和订约目的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合同法在如下几个方面充分体现了鼓励交易原则: (一) 缩小了无效合同的范围 (二) 严格区分了合同的无效和可撤销 (三) 严格区分了无效和效力待定的合同 (四) 严格区分了合同的成立和合同生效 (五) 合同订立制度充分体现了鼓励交易原则 (六) 合同法将合同的形式作为证明合同存在的标准 (七) 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合同的解释制度 (八) 合同法严格限制了违约解除的条件
三、合法原则
《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
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 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合法原则是基本的民事活动准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