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合同与合同法概述详解
例3:2007年9月,在一家外资银行任职的万先生与苑小姐相识 并恋爱。2009年1月,两人登记结婚。然而,面对每月有4 万多元收入的丈夫,月工资只有2000多元的妻子苑小姐感到 强烈的不自信。为消除顾虑,同年6月苑小姐与丈夫万先生 签下“防离婚”协议。2010年年底,小夫妻俩生育了一对双 胞胎女儿。可在生活中,两人对于许多事情无法达成一致, 矛盾不断加剧。2011年4月,在女方要求下,男方将自己婚 前购买的三泉路婚房产证变更为夫妻二人,车辆也过户到女 方名下。同年7月,女方起诉要求离婚,之后被劝和撤诉。 2012年,女方提起两次诉讼要求离婚,均被判决不予准许。 此后他们开始分居,男方带着小女儿“净身出户”,并每月 补贴女方5500元生活费。去年10月,男方起诉离婚,女方 同意离婚但要求男方履行协议:现有家庭财产包括三泉路房 屋全部归女方所有,双胞胎女儿由女方抚养,男方每月补贴 11000元。庭审中,男方对上述协议表示反悔,最终法院支 持了男方的诉请。(华律网)
2. 下列合同中,既可以是有偿合同也可以是 无偿合同的是:(司考) A.保管合同 B.委托合同 C.借款合同 D.互易合同
三、合同法的功能
1. 维护交易秩序 2. 保障意思自治 3. 维护公平正义 4. 促进经济效益 5. 实现社会发展
四、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1. 合同自由原则 2. 合同正义原则 3. 鼓励交易原则
五、合同的分类
(一)典型合同与非典型合同
1. 分类标准:法律是否设有规范并赋予一个特定名称 典型合同:有名合同,指法律设有规范并赋予一定名称的合 同。如:买卖、借款等合同。 非典型合同:无名合同,指法律尚未特别规定且未赋予一定 名称的合同。如:旅游、储蓄、培训等合同。 2. 法律的适用 典型合同:优先适用合同法分则中的具体规范,再适用合同 法总则乃至民法的相关规定。 非典型合同:适用合同法总则的规定,并参照最相类似的有 名合同的相关规定。
2. 合同的特征 (1)合同的主体是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 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2)合同是民事主体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 (3)合同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 目的 3. 合同的相对性 (1)主体的相对性 (2)内容的相对性 (3)责任的相对性
二、合同法的概述
1. 合同法的概念 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的法律。 2.合同法的历史发展 3. 我国统一《合同法》的制定 (1)“三足鼎立” (2)我国《合同法》的成功与不足
(八)束己合同与涉他合同
1. 分类的标准:合同内容是否贯彻合同相对性原则 束己合同:严格遵循合同相对性原则,合同当事人仅 为自己约定并承受权利义务的合同。 涉他合同: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为第三人设定权利或 约定义务的合同。它包括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与由 第三人履行的合同。 2. 涉他合同的特征: 第三人不是合同当事人。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 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履 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 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 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例2:甲与乙非婚同居期间约定,乙应按时服用避孕 药。乙想生个小孩,借以“拴住”甲,便暗中停 服药物。乙生下小孩后,甲与乙分手。乙代小孩 起诉,法院判决甲支付小孩抚养费。甲则以乙违 反约定给自己带来损失为由,诉请乙赔偿自己所 支付的抚养费。①法院认为,甲与乙的约定涉及 到“最为隐秘的个人自由领域”,该领域不容合 同法介入,即使当事人具有受约束的意思,也不 成立合同关系。②甲、乙的约定属于“合同界域 之外的约定”,不构成合同,甲无权请求乙承担 违约责任。(此为德国著名判例)
(三)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1. 分类标准:当事人取得权益是否须支付相应代价 有偿合同:当事人一方享有合同规定的权益,须向 对方偿付相应代价的合同。如:买卖、租赁、保 险等合同。 无偿合同:当事人一方享有合同规定的权益,无须 向对方偿付相应代价的合同。如:赠与、借用、 民间无息借贷等合同。 2. 区别:有偿、无偿合同与双务、单务合同 注:一般来说,双务合同都是有偿合同,但单务合 同却并非皆为无偿合同。
(五)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1. 分类的标准:合同的成立或生效是否须具备法律 或当事人要求的形式 要式合同:法律或当事人要求必须具备一定形式的 合同。如: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合同、融资租赁、 建设工程等合同。 不要式合同:法律或当事人不要求必须具备一定形 式的合同。 2. 分类的意义:合同成立或生效的形式要件
例外: (1)好意施惠关系。又称情谊关系,泛指不能在当 事人之间产生合同关系的约定或承诺。下列“无偿” 约定或者承诺为好意施惠关系:①搭乘便车;②乘 客叫醒另一乘客到站下车;③顺路代为投递信件 (或者替人购买物品);④约定请人吃饭,相约参 加宴会、舞会、旅游、看电影;⑤为人指路。 好意施惠关系的法律效果:①不产生合同关系 (不产生违约责任或者缔约过失责任)。②不排除 侵权之债的成立(好意施惠关系中,另有符合构成 要件的侵权发生时,仍可成立之债)
(七)主合同与从合同
1. 分类的标准:合同相互间的附从关系 主合同:不以其它合同的存在为前提而能独立存在 的合同。 从合同:自身不能独立存在而必须以其它合同的存 在为前提的合同。如:抵押合同、保证合同等。 2. 分类的意义 明确主从合同之间的制约关系,即从合同以主合 同的存在为前提,主合同变更或消灭,原则上从 合同也随之变更或消灭。
第一章 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的概述 二合同的分类
一、合同的概述
1. 合同的概念 法律意义上的“合同”:民法上的合同、行政法上的行政合同、 劳动法上的劳动合同等 民法上的合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合同”:债权合同、物权合同、身份合同等民事合同 狭义的“合同”:债权合同 《合同法》第2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 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 收养、监护等身份协议除外) 思考:①拆迁补偿协议的性质 ②“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
3. 分类的意义: (1)明确缔约目的不同。 (2)明确合同的效力范围不同。
(九)实定合同与射幸合同
1. 分类的标准:合同的效果在缔约时是否确定 实定合同:合同的法律效果在缔约时已经确定的合 同。 射幸合同:合同的法律效果在缔约时不能确定的合 同。如:保险合同、有奖销售合同等。 2. 分类的意义 实定合同一般要求等价有偿,而射幸合同一般不 能从等价与否的角度来衡量合同是否公平。
(2)婚约。在中国大陆,婚约(订婚)不是合 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3)合同界域之外的约定。有些约定貌似合同, 但是按其性质不宜适用合同法调整或者采用 合同法调整将产生不公正结果的,故被定性 为“合同界域之外”的约定,不属于法律事 实,不产生合同法上的法律效果。
例1:英国5岁男童因未出席小朋友生日聚会被罚款 英国5岁男孩阿历克斯因未如约出席小朋友生日聚会被罚15.95英镑, 阿历克斯的妈妈在他的书包里发现了这张由一位老师转交给他的罚款单。 这是一张非常正式的收据单,上面还有收款人朱莉的银行账户细节。 开这张15.95英镑罚单的是生日男孩的妈妈朱莉· 劳伦斯。朱莉说, 邀请函上有她的联系方式,但阿历克斯的父母却没有告诉她孩子不能来 聚会。朱莉还说,阿历克斯没有出席在人造滑雪场举行的这场生日聚会, 她却还是要为阿历克斯付滑雪场的票钱。滑雪场要求顾客在预定时间的 48小时前确认参加的人数,朱莉说,阿历克斯的父母完全可以在48小时 之前告诉她阿历克斯不去的消息。朱莉对阿历克斯的父亲德里克说,如 果不交这笔罚款,她会以拒绝付款的理由把阿历克斯告上小额索赔法庭。 12月早些时候,阿历克斯的父母接受了朱莉请阿历克斯在圣诞节前参加 她儿子在普茨茅斯人造滑雪场举行的生日聚会的邀请。但是临到聚会之 前,德里克却突然想起,他们一家早就决定了要跟爷爷奶奶一起过圣诞。 德里克称,他们当时没有朱莉的联系方式,因此没有及时告诉她阿历克 斯不能去滑雪。 朱莉在一份简短的声明中说,她的所有联系方式都在邀请函上,阿 历克斯的父母完全可以事先联系她,通知儿子不来的消息。(中国新闻 网)
(六)一时性合同与继续性合同
1. 分类的标准:时间因素在合同履行中所处的地位 和所起的作用 一时性合同:一次给付便使合同内容实现的合同。 如:赠与、承揽等合同。 继续性合同:合同内容非一次给付可完结,而是继 续地实现的合同。如:供用电、水、气、热力合 同,雇佣合同、租赁合同、保管合同等。 讨论:分期付款买卖合同 2. 分类的意义 (1)让与性的强弱不同。 (2)解除权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 (3)合同消灭是否溯及既往不同。
(二)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1. 分类标准:双方当事人是否互负给付义务 双务合同:双方当事人互负对待给付义务的合同。 如:买卖、租赁、承揽等合同。 单务合同:仅一方当事人负有给付义务的合同。如: 赠与、借用等合同。 2. 分类的意义 (1)抗辩权的适用不同。 (2)风险负担不同。 (3)违约后果不同。 注:附负担赠与仍为单务合同
(十)本约与预约
1. 分类的标准:合同的目的和义务是否为了将来签 订一定合同 预约:约定将来签订一定合同的合同。 本约:根据预约的规定而签订的合同。 2. 分类的意义 (1)预约的担保功能。 (2)预约的效力。 讨论:商品房预售合同
例:1. 美华商场为于某无偿保管一辆摩托车; 出租车司机拉刘某到电影院;王某赠与张 某一台电视机;赵某借给孙某1000元钱且 不要利息。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第一个合同是实践合同 B.第二个合同是实践合同 C.第三个合同是诺成合同 D.第四个合同是诺成合同
3. 分类的意义 (1)责任的轻重不同。 (2)对主体的要求不同。 (3)可否行使撤销权不同。 (4)是否构成善意取得,有无返还义务不同。
(四)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1. 分类标准:合同的成立是否须交付标的物或完成 其他给付 诺成合同:当事人各方的意思表示一致即成立的合 同。如:买卖、赠与、仓储等合同。 实践合同:要物合同,指除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以 外,尚须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才能成立的 合同。如:借用、民间借贷、保管等合同。 2. 分类的意义 (1)合同的成立要件不同。 (2)承担的责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