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期文学
(二)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
• 他们共同的情绪:幻灭感、世纪末情绪 • 艺术上:形式主义(重主观、幻觉、神
秘)、颓废的趣味 • 共同的美学纲领:“为艺术而艺术“ • 共同的哲学基础:非理性的主观唯心主义
1、唯美主义文学
• A、概念:
• 唯美主义文学起源于19世纪中期而流行于后期的一个形式主 义文艺思潮。兴盛于英国的唯美主义和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 义同属一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属于后浪漫主义。唯美主义主 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表现超然于生活的纯粹的美;颠 倒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关系,追求艺术技巧和形式美。它的兴 趣是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功利哲学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的 反抗。
文化背景:哲学思潮
• 1、实证主义
• 2、唯意志论 泰纳
• 3、生命哲学
尼采
柏格森
• 1、实证主义:在自然科学影响下产生,主张以 “实证精神”改造一切科学,以自然科学的方法 去分析社会,强调“一切从属观察”,通过观察 和论证去认识实际的法则,从而建立起一个所谓 的“观察科学体系”。
• 代表人物:法国的哲学家、文艺学家泰纳 (Hippolyte Adolphe Taine, 1828-1893),
• 将“美”与“善”和“真”剥离。认为艺术的 任务不应是反映现实,而应是以艺术的“美”去 遮蔽现实的“丑”,使人们在美的艺术中获得愉 悦的享受,从而摆脱现实带来的痛苦。他们甚至 主张,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 不是艺术应当人生化,而是人生应该艺术化。
• C、风格:“非功利性”“非现实性”,因此强 调美是纯粹的、绝对的、奇特的、形式的。创作 则是自由的、想象的、虚构的、“撒谎”的。
• 尼采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权力意志”,即 “征服”、“占有”的欲望。他以权力意志的强 弱作为人的质量和道德善恶的标准,进而鼓吹 “超人”哲学,旨在摆脱基督教传统和现代工业 文明对人自身发展的有形无形的束缚。
• 代表作《悲剧的诞生》
• 3、生命哲学:法国哲学家柏格森(1859-1941)创立, 继承了叔本华、尼采的体系,认为世界的本源在 于生命的流动,是“生命的冲动”驱使生命不断 发展变化,超时空的无限绵延就是生命的基本特 征。而对这一神秘的“生命之流”的把握,只能 依靠本能的直觉,理性是无济于事的。理性所能 认识的只是物质,物质却正是绵延中的中断和停 滞。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把非理性主义又推进了一 步,成为象征主义等文学流派的哲学基础,并对 20世纪的哲学思想、美学理论和文学思潮产生了 广泛影响。
• 5、十八世纪文学(启蒙主义:歌德《浮士德》)
• 6、十九世纪前期文学(约1830年前,浪漫主义主流。自然/ 城市,古典/ 现代)
• 7、十九世纪中期文学(现实主义:反映论,批判现实主义 主流,以巴尔扎克为高峰)
• 8、十九世纪后期文学(多元文学状态:如法国作家雨果身 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
• 所以,他们的作品大多精巧考究、空灵飘逸、华 而不实。新颖雕琢有余、思想深度不足。唯美主 义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艺术的独立价值,提高了 艺术的地位,但对功利性和现实性的彻底否定, 又在实际上贬低了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 用。
2、象征主义
• A、概念: • 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波及面最
•
耕者在土中,掘得一枚章,
•
相貌堂堂
•
原来是位帝王。
•
神明也要死亡,
•
而臻善臻美的诗章,
•
万世流芳
•
比铜像更有力量。
唯美主义文学代表作家
• [英] 王尔德 • 《快乐王子》1888 • 《道连·葛雷的画像》 1891
• B、理论:反对艺术服务于政治、反对艺术受制 于金钱。既反对文学的政治功能,也反对文学的 道德教化。于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美,便成 了艺术追求的唯一目标。美,必然是、也只能是 “无用”的,而有用的、功利的事物,都只能归 结到“丑”的一类。
二、历史文化背景
• 1、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经济危机。 • 2、北欧、中欧、东南欧的民主斗争方兴未艾 • 3、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拾穗者》
83.5cm×111cm
( 法)米勒 1857年 ,现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
• 《呐喊》,[挪]蒙克作,1893年,布面油画, • 90.8X73.7厘米,奥斯陆国家画廓藏。
第八章 19世纪后期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外国文学史》前期 回顾 二、历史文化背景 三、多元格局的文学
一、《外国文学史》前期回顾
• 1、古代文学(希腊—理性、希伯来—信仰) • 2、中世纪文学(骑士文学、但丁《神曲》) “神” • 3、文艺复兴(塞万提斯、莎士比亚) “人”
• 4、十七世纪文学(古典主义与皇权紧密相连,崇尚理智与 义务,与情感相冲突。如《熙德》)
• 他将实证哲学和达尔文的学说运用于文 • 艺理论的研究,提出“种族、环境、时 • 代”是文化发展的三个决定性因素,这一 • 著名论断,为自然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 代表作《艺术哲学》。
2、唯意志论:宣扬意志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是现代 人本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最早的、也是影响最大的 代表性流派。前期德国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为基础, 后期代表人物:尼采。
高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那 里去?》1897-1898
三、多元格局的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仍是主流)
自然主义文学 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 无产阶级文向、无产阶级英雄、大众化 的形式。
• 2、代表人物:鲍狄埃等 《国际歌》
• C‘est la lutte finale (这是最后的 斗争) Groupons-nous, et demain (团结起来, 到明天) L’Internationale (英特纳雄耐尔) Sera le genre humain(就一定要实现!)
• 倡导者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戈蒂耶(1811-1872),代表人物是 英国的王尔德(1854-1900),王尔德在理论上和创作上进一步 发展了唯美主义,他的代表作是《道林·格林的画像》 (1891)。
《艺术》(节选)
选自《珐琅与雕玉》 戈蒂耶 作
一切都要消泯--
•
唯独强健的艺术品永葆青春,
•
城池毁灭后,雕像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