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集体备课

3.高识字效率。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田家四季歌》
1.能借助拼音读准“春、夏、秋、冬、”4个生字的字音。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4个字组词。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能在田字格中描写“春,秋,冬”。
姜敏:
通过对“温和”和“暴躁”这两个词的理解,知道水温和时会做很多好事,读出温柔,和气的感受;水暴躁时做过许多坏事,读出厉害,发脾气的感受。根据这样的思路理解课文,不仅教给了学生从揭示重点、句子之间的联系方面质疑问难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勇敢的个性和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讨论:“人类想出哪些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让学生课后观察水在生活中的变化,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并组织学生开展“节水小卫士”的活动,帮助、监督身边的人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使更多的人增强环保意识。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词串、学习“部首查字法”。
3.积累字词,并掌握字词的基本应用。
4.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与课文、图片相结合,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并积累好词佳句。
每课
教学
目标
《场景歌》
1.认识“海、鸥、滩、军、舰、帆、秧、稻、塘”9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一、二两小节。
刘畅: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在教学时,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要求和课文单元有所不同,应把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上,重在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要把识字、写字与朗读指导有机结合,对课文内容不必作深入的理解与分析。
姜晓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式。在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入情入境地理解课文,可以让学生一边背一边互相拍手,利用二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欲,将沉闷的课堂变得热闹起来。
李瑞:
《田家四季歌》选自民国时期的国语教材,诗歌展现了乡村美丽的四季景色,介绍了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歌颂了勤劳朴素的生活。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亲近自然,初步感受大自然的丰富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大意后,先学习描写“春夏秋冬句子,重点抓字词,“辛苦”“笑盈盈”,让学生明白,用词的准确性。
塘沟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9月16日
地点
办公室(2)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参加人
二年级语文老师
主持人
姜晓霞
中心发言人
杜丽平
备课
内容
第二单元
单元
课时
划分
1.《场景歌》2课时
2.《树之歌》2课时
3.《拍手歌》2课时
4.《田家四季歌》2课时
5.《语文园地二》2课时
单元
教学
目标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读、会写的字。
解决

问题
通过这次集体备课我们弄清了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了共案。
总结
这次集体备课解决了本单元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会后由我将本次备课记录做好并上交,下次集体备课的主备人是姜敏,请大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陈黎明:
上课前,还可以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大青蛙。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并在课堂上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蔡亮:
《拍手歌》是根据传统歌谣改编的一首富有时代气息的儿歌,通过喜闻乐见的拍手游戏,渗透爱护、保护动物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创新活动的感性经验和简单方法,使外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升华。
2.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3.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语文园地二》
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难点:知道一些树的特点。
《拍手歌》
重点:识字认读词语,积累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利用拍手歌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语文园地二》
重点: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难点: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3.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4.会写“沙、戴、海”等字。
5.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树之歌》
1.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朗读,品味,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去解读文本。
《拍手歌》
1.会认读11个生词,借助拼音读准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研究
过程

思路
详记
杜丽平:
《场景歌》把意义相连、语义相关的数量词分类集中在4个不同场景中,勾勒出一幅幅清新生动的风景画,画面中出现的事物,是不同地域学生出游时可以看到的场景;通过细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策划。
杨娇:
树之歌》介绍了祖国大江南北常见的树木,通过对不同树木的描述,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基本特点,而且这些“披绿装”“守北疆”的树木,常常让人联想到守卫边疆的战士;教学时可先从课题入手,出示树木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生的主动观察,使树木的样子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接着再问,树木有什么特点?你想到了什么?用二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欲,将沉闷的课堂变得热闹起来。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单元
教学
重点
难点
1.识字和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具体语境、情境,感受汉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汉字的兴趣。
每课
教学
重点
难点
《场景歌》
重点:会读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难点:通过细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树之歌》
重点: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