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五文言词语和句式

必修五文言词语和句式


通假,基本是同音通假。主要有四种情况: 通假,基本是同音通假。主要有四种情况: 1、同音通假 、 终老不复取 终老不复取(娶) 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 、双声通假(声母相同) 春者, 莫(暮)春者,春服既成 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 、叠韵通假(韵母相同) 卒(猝)起不意 4、形近通假(声母相同) 、形近通假(声母相同) 将军身被 将军身被(披)坚执锐
云销雨霁,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茕茕孑立,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本图宦达,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陟罚臧否,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云销雨霁, 雨过天晴。 销,通“消”。 霁:雨过天晴。 彩,指日 光。 区,指天空 茕茕孑立,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茕茕:孤单的样子。 孤单。 茕茕:孤单的样子。 孑,孤单。吊,安慰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本图宦达, 本来希望官职显达,不为自己的名誉和节操 本来希望官职显达, 自夸。 自夸。 陟罚臧否,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提拔惩处表扬批评,不应有所差异。 提拔惩处表扬批评,不应有所差异。
学习文言虚词的方法(要求)二: 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通常用法
作业 1.归纳下列文言虚词的用法,并各举一例: 乎 其 也 2.教材p93(2)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 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 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 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 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滕文公问曰: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 小国也,间于齐、 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 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 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 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 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滕文公问道: 滕国是个小国, 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个小国,夹在齐国和楚 国的中间,侍奉齐国呢,还是侍奉楚国呢? 国的中间,侍奉齐国呢,还是侍奉楚国呢?” 孟子回答道: 孟子回答道:“谋划这个问题不是我力所能及 必不得已,就只有一个办法:深挖护城河, 的。必不得已,就只有一个办法:深挖护城河,筑牢 城墙,与百姓共同守卫,百姓宁可献出生命也不逃离, 城墙,与百姓共同守卫,百姓宁可献出生命也不逃离, 这样就好办了。 这样就好办了。”
动词,直上、穿过(《逍遥游》) 动词,直上、穿过( 逍遥游》
一词多义
二、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词义 练习 “朝” 朝cháo 项羽本纪》 ①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 《项羽本纪》 相如每朝时,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 欲辟土地, 齐桓晋文之事》 ③ 欲辟土地,朝秦楚 《齐桓晋文之事》 陈情表》 ④ 且臣少仕伪朝 《陈情表》 赤壁》 ⑤ 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 Zhāo朝服衣冠 Zhāo朝服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而大声发于水上, 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以为妙绝 佛印绝类弥勒
形容词 到了极点《口技》 到了极点《口技》 副词 很 非常《核舟记》 非常《核舟记》 副词 完全 绝对《促织》 绝对《促织》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而心目耳力俱穷, 绝云气,负青天 绝云气,
学习文言实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词多义 (二)古今异义 (三)通假字 (四)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一、积累常见文言实词,掌握其意义。 积累常见文言实词,掌握其意义。 示例一: 示例一:属 shŭ: : 隶属,归属:十三学得琵琶成, 隶属,归属: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不者, 类: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zhŭ: : 连接: 连接:衡少善属文 嘱托: 嘱托:属予我作文以记之
多义虚词
文言虚词虽然不多,但是绝大多数与现代 文言虚词虽然不多, 汉语的不同,某些虚词有多义现象, 汉语的不同,某些虚词有多义现象,用法 比较灵活。 比较灵活。 逍遥游》 《逍遥游》练习 学习文言虚词的方法(要求) 学习文言虚词的方法(要求)一:运用分 析和比较的方法, 析和比较的方法,理解常见虚词在上下文 里的具体作用。 里的具体作用。
一词多义
二、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词义 练习 “绝” 则请立太子为王, ①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动词 断绝《廉颇蔺相如列传》 断绝《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 隔绝《桃花源记》 隔绝《桃花源记》 动词 横渡《劝学》 横渡《劝学》 动词 停止 消失《石钟山记》 消失《石钟山记》
一词多义
二、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词义 练习 则请立太子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石钟山记》) 以为妙绝 (《口技》) 口技》 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 核舟记》 而心目耳力俱穷, 促织》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促织》) 绝云气,负青天( 逍遥游》 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
一词多义
一、积累常见文言实词,掌握其意义。 积累常见文言实词,掌握其意义。 示例二: 示例二:兵 兵器: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 兵器: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军队、士兵:得选兵八万人, 军队、士兵: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兵 信陵君窃符救赵》 (《信陵君窃符救赵》) 战争、军事: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 战争、军事: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 厌言兵( 扬州慢》 厌言兵(《扬州慢》) 用兵策略:故上兵伐谋(《谋攻》) 用兵策略:故上兵伐谋( 谋攻》
古今异义
1、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以为一 、 个双音词。 个双音词。 铁骑突出刀枪鸣 铁骑突出刀枪鸣 突出 妻子邑人来此 邑人来此绝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腹犹果然 腹犹果然
古今异义
2.注意对偏义复词的理解与积累。 注意对偏义复词的理解与积累。 注意对偏义复词的理解与积累
一词多义
二、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词义 练习 “朝” 朝cháo 项羽本纪》 ①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 《项羽本纪》 拜见 拜访 相如每朝时,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 朝见 欲辟土地, 齐桓晋文之事》 ……朝 ③ 欲辟土地,朝秦楚 《齐桓晋文之事》 使……朝 拜 ④ 且臣少仕伪朝 (《陈情表》朝廷 陈情表》 赤壁》 ⑤ 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 朝代 Zhāo朝服衣冠 Zhāo朝服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早晨 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言虚词
常见文言虚词: 常见文言虚词: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高考考试大纲, 18个 与 则 者 之(高考考试大纲,共18个) 虚词的作用 表结构关系( 木欣欣以向荣) 表结构关系(请息交以绝游 木欣欣以向荣) 表示特定的语法关系(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表示特定的语法关系(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作定语后置的标志(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作定语后置的标志(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突出语气(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突出语气(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表示时间(彼且奚适也) 表示时间(彼且奚适也)
兼词
兼有两个意义和作用的词。 兼有两个意义和作用的词。 愚公移山》 如:投诸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 其广数千里…… 其广数千里……
文言虚词
常见文言虚词: 常见文言虚词: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高考考试大纲, 18个 与 则 者 之(高考考试大纲,共18个) 虚词的作用 表结构关系 表示特定的语法关系 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突出语气 表示时间
示例:2004年高考全国新课程卷: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 下列各组句子中, 一项是 A 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 得龙城废田数顷, 尽心力而为之, 尽心力而为之,必有后灾 B 因招里中少年,戒曰 因招里中少年, 府吏闻此变,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C 与我银,为君致阁职 与我银,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 遂弃其粟,以舟载之 遂弃其粟, 以此知之, 以此知之,故欲往
文言词语和句式ຫໍສະໝຸດ 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文言实词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 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形容词、数词、量词。 虚词:意义比较抽象, 虚词: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 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代词以及兼词。 代词以及兼词。
练习二 比较并解释下列句中“乃” 字
吾翁即汝翁,必欲烹乃翁, 吾翁即汝翁,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廷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至东城,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断其喉,尽其肉,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练习一 比较并解释下列各句中的“于”字
积于今六十岁矣 而大声发于水上 业精于勤荒于嬉 于其身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苟全性命于乱世,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鱼跃于渊 求救于术(袁术) 求救于术(袁术) 逢蒙学射于羿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练习一 比较并解释下列各句中的“于”字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便可白公姥, 公姥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我有亲父兄, 父兄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古今异义
3.注意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 3.注意词义扩大、词义缩小、 注意词义扩大 移、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将军战河 臣战河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亲戚之情话 悦亲戚之情话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先帝不以臣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