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门座式起重机技术规格书(DOC 28页)MQ25t-40m门座式起重机技术规格书甲方(买方):乙方(卖方):20---年 -- 月--日1、产品的技术和规格要求1. 供货范围本技术规格书为买方与卖方签订的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
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门座式起重机技术方面的所有事项均以此技术规格书为准。
本项目为交钥匙工程,所有本工程内的货物,卖方均包含在内。
具体详细参数待乙方设计后双方定。
1.1 25T×40M四联杆门座式起重机壹台及可供双向各行走150米距离的供电电缆和相应的吊钩;另包括以下内容:供门机接电源的码头接电箱(不包括埋设) 1只码头上起重机轨道端部车挡(不包括地下基础部分) 1副起重机锚定装置 1套锚定坑金属预埋件(不包括埋设) 1套防台风拉索(不包括地下基础部分) 1套随机图纸及资料全套现场安装调试及交验1.2 交货时间、运输及验收交货时间及方式以商务合同签订为准。
卖方承担从卖方码头到买方安装现场的运输、运输保险、总装调试及试车,最后由买方做最终验收。
2. 起重机概况起重机安装在固定的两根平行布置的轨道上(轨道由买方提供),可以带额定载荷作变幅(水平位移);在变幅范围内任一幅度带额定载荷作任意角度的旋转;不带载荷情况下整机沿轨道行走;带额定载荷在工作范围内作起升、变幅、旋转的单独或联合动作。
为了确保起重机安全、可靠地工作,起重机上设置了各种安全及指示装置。
起重机采用交流380 伏电压,50Hz的三相四线电源供电。
起重机具有总体设计合理,性能参数合理,先进、可靠的特点;起重机主体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及有充分的抗疲劳强度;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过大的摇动和变形;机构布局合理,传动平稳,噪音低;操作方便灵活、准确,维修方便等特点。
3. 标准和规范除非本规格书另有规定,起重机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均是符合下列最新版本的标准规范。
GB3811-2008 《起重机设计规范》GB6067-85 《起重机械安全规格》GB5905-86 《起重机械试验规程和程序》GB50256-96 《电气装置安装施工验收规范》CB/T8504-95《修造船厂门座起重机技术规定》GB3811-83 《起重机电控设备》GB/T14405 《通用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司机室技术条件》GB10183-88 《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制造及轨道安装公差》GB164-88 《起重机缓冲器》GB5905-86 《低压电器基本标准》GB50278-9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905-86 《控制电器设备的操作件标准运动方向》GB10051.1-5-88《起重吊钩》ZBK26008-89《YZR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欧洲搬运工程协会FEM美国ASTM美国AGMA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瑞典工业标准SIS或美国钢结构涂装委员会(SSPC)美国焊接学会AWS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ISO质量控制体系: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9001随机提供资料及图纸使用文字是为中文。
本标准未提及部分按照国家最新标准。
4. 起重机各机构的工作级别4.1 各机构工作级别机构名称工作级别载荷状态利用等级起升机构M5 L3 T5回转机构M5 L3 T5变幅机构M5 L3 T5运行机构M5 L2 T54.2 起重机抗倾覆稳定性符合GB3811-83的有关规定。
5. 自然条件与主要技术参数5.1 自然条件风速:工作风速 20m/s非工作风速 55m/s气温:最高气温 40℃最低气温 -5℃湿度:平均相对湿度 67%最大相对湿度 80%地震烈度水平地震加速度为0.1g(相当于7度)5.2 主要技术参数*1、起重量25T*2、轨距6M*3、起重量及幅度25T/16-26M,10T/16-40M *4、起升高度轨上30M轨下6M*5、起重机尾部回转半径≤8 M*6、门架净空高度6M*7、最大轮压≤200KN*8、机构速度主起升米/分10t < Q ≤25t时 1.5-15m/min≤10t时 1.5-30m/min变幅米/分 1.5-15 m/min旋转转/分0.08-0.8rpm行走米/分2-20 m/min6. 材料和工艺6.1 总的要求起重机所有承载结构件的制作均选用符合规范的优质钢材;所采用的钢料都具有钢材生产厂出具的证明钢材合格的检验报告(质量保证书)。
考虑腐蚀影响,主要承载构件板厚:对钢板或扁钢≥8mm对型钢、钢管壁≥6mm次要构件板厚:对钢板、扁钢或型钢≥6mm对钢管壁厚≥4mm连接螺栓、焊条和焊丝的材料都符合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与主体材料的强度相适是。
所有铸造毛坯件不允许存在影响使用的缺陷;毛坯件表面平滑,轮廓清晰,园角丰满,无气孔、缩孔和夹渣现象。
6.2 制造工艺焊接工艺和焊缝质量的检验须严格遵照确认的规范和标准,以保证产品的优良质量。
焊接工作由持相应等级证书的焊工进行施工。
由成熟焊接工艺来保证减少焊接变形和降低焊接内是力。
板材和型材只采用压力机和弯管机进行矫直或弯曲,不允许用锤击矫正。
钢结构上所有孔都不用冲孔。
孔口部是除去毛剌。
制造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符合国标(GB1800~1804-79)、(GB1182-80)。
7. 钢结构7.1 一般要求起重机钢结构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及便于制造和维修的要求;并考虑组件大小,方便运输和现场安装。
承载结构件的设计,力求形状简单,受力明确,传力直接,尽量避免或降低是力集中现象的影响。
结构件外形便于维修保养。
易积水处有漏水孔。
主要承载结构件为焊接件;不宜焊接部位或需现场作整段拼装部位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重要焊缝进行无损探伤(X光拍片或超声波探伤)。
焊缝检查标准参照部颁《修造船厂门座起重机技术规定》,设计时是详细编制无损探伤检验标准。
钢材卖方进行抛丸予处理,表面粗糙度达到GB892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中的Sa2.5级,底漆采用环氧树脂富锌底漆,漆层厚和质量是符合《修造船厂门座起重机技术规定》, 厚度不少于260um.涂装的寿命要求不少于10年。
金属结构内部表面油漆具体要求如下表:油漆名称涂装道数干膜厚度μm 环氧富锌车间底漆二道90环氧云铁中间漆一道50 聚氨酯面漆二道1207.2 臂架和门架臂架系统和门架结构是门座起重机的主要受力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臂架系统采用四连杆齿条变幅。
铰点设计和滑轮布置便于维修、保养、拆卸。
臂架系统和门架结构的各主要受力构件采用钢板焊接结构。
7.3 作业平台、走道、阶梯和栏杆平台、走道、阶梯的设置是通行方便,安全可靠,便于携带工具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零部件,并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平台、走道、阶梯由型钢焊接而成,通道和阶梯的宽度不小于600mm,踏步间距为180~230mm。
走道和作业平台的铺板采用防滑花纹钢板或热浸锌格栅结构结构,踏步采用热浸锌格栅踏板。
走道、平台和阶梯均设置高度不低于1050mm的具有双层隔档的栏杆。
走道和作业平台底部边沿设置围护板,围护板的高度不小于70mm。
起重机上经常使用的主要通道尽量采用水平倾角为45°~60°的梯子。
直梯采用扁钢和园钢制造,其宽度不小于400mm。
8. 机构8.1 一般要求起重机各机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安全、可靠、工作平稳。
电动机、减速箱、制动器等是有良好的散热条件。
根据工况,采用优质、不同齿面硬度的减速器。
减速器在出厂前均是经过初跑合。
起升机构钢丝绳的安全系数,是符合相是的规范。
各机构的滑轮均采用滚动轴承。
滑轮直径和钢丝绳直径的比值,按照各种滑轮的用途符合被认可的各自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滑轮绳槽有良好的形状和适当的硬度,以减少钢丝绳的磨损。
主要机构的轴承均是滚动轴承。
所有紧固件均有防松措施,所有机构均考虑到安装方便和维修拆装时的安全。
齿轮、轴承和铰接处设有良好的、可靠的润滑条件。
零部件还考虑通用性、互换性并便于维修。
起重机各机构都设置必要和完善的联锁、安全保护装置及故障检测显示装置。
8.2 起升机构起升机构的性能满足技术规格书及实际使用的要求,起升机构布置在起重机的机器房内。
每套起升机构装置由:交流电动机→制动轮连轴器→电动液压推杆块式制动器→减速器→钢丝绳卷筒(包括钢丝绳压绳装置和起升高度限止开关等)→钢丝绳及绕绳系统→吊钩组组成。
起升机构采用交流变频电动机(尾部带编码器的闭环控制),主令控制,液压推杆制动器制动。
起升机构的起升高度和负荷重量可在司机室内显示,配置可靠的调整方便的起升高度限制器,配置性能可靠的超负荷保护装置。
机房顶部的钢丝绳出口是有防雨装置。
起升钢丝绳在卷筒上采用单层缠绕的布置方式,有利于提高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和便于钢丝绳的更换及维护检查等。
采用电动液压驱动装置及常闭式制动器,使得制动效果迅速、可靠。
制动器散热好,摩擦系数稳定,在长期繁忙使用中能确保吊钩及所吊重物在任何高度位置准确安全地停住。
减速器齿轮的齿面经磨削加工,精度是达到8级要求。
减速器壳体由生铁铸造、加工而成,并经整体消除内是力处理。
由钢板卷轧并经车削加工而成的卷筒为单层卷绕形式,其长度是满足整个起升高度的需要,卷筒绳槽长度留有充分的富裕量。
钢丝绳被三套螺栓及压板牢牢地固定在卷筒绳槽的一端位置。
8.3 变幅机构变幅机构是一套独立的驱动机构,它由:交流电动机(电机尾部带编码器的闭环控制)→电动液压推杆块式制动器→减速器→与主臂架中下部位的联接铰点组成;为了满足变幅速度,必要时允许采用开式齿轮副。
a.变幅机构采用齿条变幅,交流变频调速,主令控制,液压推杆制动器制动。
b.变幅的幅度数值可在司机室内正确显示。
c.设置可靠的变幅限位保护装置和极限力矩限制装置。
变幅机构中设有最大、最小幅度限位装置,并设有最大最小幅度前减速限位保护装置,以确保工作中变幅动作安全。
变幅机构的布置考虑安装、调整、维修保养方便。
8.4 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分别为一套旋转支承装置和二套旋转驱动装置。
旋转支承装置采用一套专用的大型旋转轴承。
二套旋转驱动装置分别由:立式交流电动机→极限力矩限制联轴器→常开式卧式液压制动器→多级行星减速器→输出轴→开式驱动小齿轮组成。
旋转机构工作时平稳、安全、可靠,能使起重机上部沿水平方向作任意角度的旋转动作。
驱动装置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
旋转机构采用变频调速,起、制动平稳,主令控制,脚踏式制动器。
制动装置采用性能可靠的手动的常开式制动装置。
脚踏板和手动锁紧装置均装有与电气连锁的限位开关。
旋转制动器在工作时为常开式,用脚踏液压装置控制制动或释放。
脚踏液压泵置于司机室内司机座位前部地面。
脚踏液压泵时,泵内压力油经油管传递到制动器的作用泵内,以驱使两片刹车闸瓦动作而刹往旋转动作。
在工作结束时或较长时间不需动作时,需当值人员采用手动将二套旋转制动器锁紧,以保证非工作状态时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