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洁净区微生物及卫生知识培训-根据GMP-2010年版

洁净区微生物及卫生知识培训-根据GMP-2010年版

原辅材料 内包装材料 设备与容器
人员
生产环境
操作人员 生产过程
11:08
14
微生物的污染与控制
2. 洁净室(区)污染来源
第 二 章
风险: • 通过气锁间传递; • 在进入之前的消毒失 效…
风险: • 环境控制或屏障系统 失控; • 公用设施(气体、水 等)失控…
风险: • 手部的交叉污染 • 皮肤屑片的脱落与散布 • 不正确的穿着工作服 • 不正确的行为
11:08
15
微生物的污染与控制
坐着不动能产 生10万个颗粒 走能产生 500万个颗粒
2. 洁净室(区)污染来源
第 二 章
跑能产生 1500万个颗粒
11:08
16
微生物的污染与控制
GMP与微生物控制 3. GM P与微生物控制
第 二 章
工艺卫生监测 空气净化技术 生产环境卫生 原料卫生 辅料卫生 清洁验证 灭菌验证 环境卫生监测 个人卫生监测
1. 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定义:一类形态微小,结构简单,用肉眼难以 看到,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的 低等微小生物的系统。
微生物
第 一 章
非细胞 生物
原核生 物
部分真 核生物
无细胞 结构
有细胞 结构, 但无细 胞核
有细胞 结构, 有细胞 核
病毒
亚病毒
细菌
蓝藻
支原体
衣原体 等
霉菌、 酵母菌

碳源
氮源
无机 盐
生长 因子
B.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营养 物
11:08
pH
温度
氧气
渗透 压
9
微生物基础知识
微生物与药品 4. 微生物与药品
第 一 章
微生物的分布极为广泛, 它们在自然界的物质转换作 用中,绝大多数对人类是有 益的,在制药工业中,有些 药品和制剂,本身就是微生 物,如菌苗、疫苗、微生物 制剂;有些药品是以微生物
气锁室(air lock):一般设置在洁净室的出入口,是用以阻隔外界污染气流和 控制压差而设置的缓冲间,这些气锁室通过若干扇门对出入空间进行控制,同 时还为穿/脱洁净服、消毒、净化等操作提供场所。
11:08
27
洁净室(区)环境的控制
1.1相关定义 1. 洁净室(区)的简介
第 三 章
洁净度洁净室(区)的洁净度必须以 悬浮粒子 尘粒和微生物为环 沉降菌
洁净区微生物及卫生知识培训
质保部
1
2 3 4 5
微生物基础知识


CONTENTS
微生物的污染与控制
洁净室(区)环境的控制 洁净室(区)环境的监测
微生物室简述
11:08
2
Chapter
1
第一章
微生物基础知识
1.微生物的分类
2.微生物的特点 3.相关术语 4.微生物与药品
11:08
3
微生物基础知识
第 一 章
球 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双球菌 四联球菌 八叠球菌
球杆菌
链杆菌
弧菌
螺菌
放线菌
杆菌
11:08
螺旋菌
7
微生物基础知识
3.1菌落 3. 相关术语
第 一 章
是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 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 子细胞群落。 酵母 细菌 霉菌 菌菌 菌落 菌落 落
污染物 的类型
危害程度
无菌工艺 要求程度
预防手段
容器、管道污染
严重 • • • • 几率大 污染负荷高 涉及范围广 有可能整批报废 无菌(无菌工艺) 消毒(非无菌工艺)
非无菌工艺: • • • 器具清洗、干燥或 灭菌 设备容器密封 清洁卫生操作
直接污染
人员的手指 无菌部件
内包装材料
• 一般 •
区域的封闭控制 人员的培训与更衣
监测方法
措施与手段
热处理 过滤 辐射
如:欧文菌、假单胞菌、乳酸
菌、芽孢杆菌、链球菌、黑霉 菌、链格菌、镰刀霉菌、无菌 丝酵母菌等等
物料操作 中的污染 ,如取样 、操作等
储存条件
微生物限度检查
环氧乙烷 从灭菌溶剂再结 晶 卫生操作
物料未保护,导 致污染
11:08
22
微生物的污染与控制
5.5 建筑、设备 5. 污染来源与控制
藻类等
11:08
4
微生物基础知识
2. 微生物的特点
第 一 章
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 生长旺,种类多
11:08
5
微生物基础知识
2. 微生物的特点 微生物按形态分类
第 一 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 菌、腐生葡萄球菌、肺炎链球 菌、脑膜炎球菌(大部分是 G+
影响因素
监测方法
措施与手段
化学法
革兰氏阴性菌(98%)
微球菌属 酵母菌 真菌
原水质量 膜过滤法 水的处理与分配 过滤法

放线菌
物理处理法
11:08
20
微生物的污染与控制
5.3 人员(皮肤与呼吸道) 5. 污染来源与控制
第 二 章
存在的微生物类型
• • • • • •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八叠球菌 类白喉菌 不动杆菌 产碱菌 亲脂的酵母菌 真菌类的表皮癣菌、小芽胞 癣菌、发癣菌 浮生细菌(耳道)
的代谢物作为原料或经其有
效作用参与制药过程,如抗 生素制剂、葡萄糖、氨基酸、 酶类制剂等。
11:08
10
Chapter
2
第二章
微生物的污染与控制
1.相关术语 2.洁净室(区)污染来源
3.GMP与微生物控制
4.污染途径与预防手段 5.污染来源与控制
11:08
11
微生物的污染与控制
1.1污染 1. 相关术语
间接污染
操作间的空气
操作人员的身体

• •
几率小
污染负荷低 涉及范围小
消毒

• •
高效过滤器
区域的气流设计和 控制 日常的消毒与监控
11:08
18
微生物的污染与控制
5.1 空气、压缩空气 5. 污染来源与控制
第 二 章
存在的微生物类型
• • • • 产芽孢的细菌:杆菌属、梭 菌属的菌种 不产芽孢的细菌:葡萄球菌 属、链球菌属 霉菌:青霉属、曲霉属的菌 种 酵母菌:红酵母菌属的菌种
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 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
主要指丝状真菌。 往往能形成分枝繁 茂的菌丝体,但又 不像蘑菇那样产生 大型的子实体。
菌落特征与细菌相 似,但比细菌菌落 大而厚,菌落表面 光滑、湿润、粘稠, 易挑起,菌落颜色 均一。
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
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 的子细胞集团。细菌的 菌落特征可作为鉴定细 菌菌种的依据
第 二 章
存在的微生物类型
来源
墙壁 天花板
影响因素
材料选型
监测方法
措施与手段
卫生设计 卫生材料

霉菌:分歧孢子霉菌、曲霉

地板 排水 门窗 设备 管道
施工
接触皿法
清洁(SOP、清 洁剂、消毒剂)
维护
清洁验证
灭菌 清洗室设计
洁净设计
清洁工具
11:08
23
Chapter
第三章
洁净室(区)环境
的控制
3
1.洁净室(区)的简介 2.洁净室(区)的布局图 3.洁净室(区)的管理
空调箱,跟少量新风混后,制成冷风送入室内。相对于全部用新风制冷风
来说,可以有效地节能。 • 排风口:排风用的。
11:08
26
洁净室(区)环境的控制
1.1相关定义 1. 洁净室(区)的简介
第 三 章
传递窗(Transfer window):主要适用于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或洁净室 与洁净室之间的小货物传递,可有效的减少洁净室门的开启次数,把洁净区的 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
来源
影响因素
监测方法
措施与手段
皮肤
头发
耳道分泌 物 不良操作
接触药物的几率
个人卫生措施( 洗涤、更衣、消
卫生操作习惯
接触皿法
毒)
习惯
人员培训与考核
防护衣
11:08
21
微生物的污染与控制
5.4 物料 5. 污染来源与控制
第 二 章
存在的微生物类型
• 植物源性致病菌
来源
未经处理 的物料
影响因素
物料处理的效率
除湿or加湿
45~65% 25
11:08
洁净室(区)环境的控制
1.1相关定义 1. 洁净室(区)的简介
第 三 章
• 单向流 ( unidirectional airflow):沿着平行流线,以一定流速、单一通路 、单一方向流动的气流,曾被称为层流。 • 非单向流 ( nonunidirectional airflow ):具有多个通路循环特性或气流方 向不平行的,不满足单向流定义的气流,曾被称为乱流。 • 送风口:含静压箱,高效过滤器,散流板,在改建和新建各级洁净室,可 作为终端高效过滤装置在洁净顶棚等处。 • 回风口:回风用的。室内负荷一定时,需要给室内送的冷风量是一定的。 室内风相对于新风来说,夏季温度一般较低,所以利用回风道回一些风进
第 二 章
污染:指当某物与不洁净的或腐坏物接触或混合在一起使该物变
得不纯净或不适用时,即受污染。
1.2污染源 污染源:指向环境排放或释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 场所、设备和装置。 微生物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 人、空气、水和表面。
在无菌药品生产中人员带来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