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3章- 第2讲地图投影基本理论汇总
第3章- 第2讲地图投影基本理论汇总
由于这类投影可以保持面积大小不 变,故可在图上进行面积的比较。有关 的专题地图用到此投影。
33
(3)等距离投影条件
等距离投影:只在某个特定方向上长度没有变形。 规定经线长度比为1。
m 1
34
等距离投影只在某些特定方向上没有 变形。多用于对投影变形没有特殊要求的 地图,如教学地图。
35
课堂小结
地图投影方程:地图投影的基础 变形:长度、角度、面积
29
(1)等角投影条件
在投影平面上任何一处两方向所夹之 角都无变形, 即最大角度变形为零,长度 比相等。
0
sin a b
2 ab
ab
30
等角投影在微小区域内,图上的图形与实 地是相似的,又叫相似投影或正形投影,其 面积变形比别的投影大。
等角投影在图上量测方向和距离比较方便,世 界各国地形图多用此投影。
dS
dS
ds2 dx2 dy2 dx xBdB xLdL,
x f1B, L y f2B, L
dy y BdB yLdL
ds 2 M 2dB 2 L2dL2
2
EdB2 2FdBdL GdL2 M 2dB 2 L2dL2
tg DC
AD
2 E cos2 F sin 2 G sin 2
13
3、角度变形
u
u
角度变形公式:
角度变形也是一个变量,它随点位的变化而变化。
变形越小越好 局部点、线不变形
14
投影平面切在某点,该点在球面上,也在投影 平面上,这样的点投影后不产生任何变形。
圆锥与地球某纬线圈相切,圆柱在赤道上与地 球相切,这些相切的纬线投影后均无变形。在地 图投影中不变形的纬线称之为标准纬线。
8
2.2 地图投影变形
由球面向平面投影时引起的点、线、面的变化。
长度变形 角度变形 面积变形
9
1、长度比与长度变形
原面与投影面微分关系
长度比公式:
dS
dS
长度变形公式: 1
10
dS
dS
1
0 投影后长度增加了;
0 投影后长度缩短了;
0 无长度变形。
长度比是一个变量,随点位不同而变化,在 同一点上随方向变化而变化。
变形无时不在! 地图投影变形条件:为建立适宜的 地图投影提供理论基础。
x f1(B, L) y f2(B, L)
地图投影的标准纬线 15
2.3 主方向和变形椭圆
(1)主方向
C
A
O
B
D
正交方向
C′
A′
O′
B′ D′
不正交方向
16
总有一组互相正交的方向投影后仍
然正交,称此二方向为主方向。
C
A
O
B
D
C′
A′
O′
B′
D′
17
(2)变形椭圆
ξ
D
C
1
AB
η
球面
ξ′
D ′ C′
A ′ B′
η′
投影面
地球面上一无穷小的圆投影在平面上一般为无穷 小的椭圆。
3
2.1 地图投影一般方程
实质: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点.
B , L x,y
地图投影
4
地图投影的一般方程:
x f1B, L y f2B, L
或
x f1, y f2 ,
椭球体 球体
5
一般方程
x f1B, L y f2B, L
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点:
一一对应
f1,f2 : 取决于不同的投影条件
经纬线夹角计算公式:
tg H
F
sin H
EG 经纬线夹角变形:
2
27
最大角度变形计算公式:
sin a b
2 ab
tgΒιβλιοθήκη ab2 2 abtg(
)
a
44 b
tg( ) b
44 a
a, b极值长度比
28
2.5 地图投影条件
(1)等角投影条件 (2)等面积投影条件 (3)等距离投影条件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GIS系
地图学
Cartography
第三章 地图投影原理及方位投影
第2讲 地图投影基本理论
回顾 地图投影
实质:将地球椭球面上点投影到平面上点。
地球椭球面
B,L
x,y
地图平面
地图投影
2
内容
2 地图投影的基本理论
2.1 地图投影一般方程 2.2 地图投影变形 2.3 主方向和变形椭圆 2.4 投影变形计算 2.5 地图投影条件
椭圆是由投影变形而产生:变形椭圆。
18
(3)沿主方向变形椭圆
x
C
1
A
y
x′
a C′
A′ b
y′
主方向具有两个重要性质: • 投影后仍然保持正交
• 主方向具有最大长度比a和最小长度比b
19
(4)变形椭圆的应用
• 表示一点的
变形
• 扁平程度反
映角度变形大 小
• 一组变形椭
圆反映全区域 变形情况
20
2.4 地图投影变形计算
(1)长度比计算公式 (2)面积比计算公式 (3)角度变形的计算
21
22
投影一般方程: x f1B, L y f2B, L
第一基本量:
E
x
2
y
2
B B
F x x y y B L B L
G
x
2
y
2
L L
H x y y x B L B L
23
(1)长度比计算公式
任何一种投影都存在长度变形。
11
2、面积比与面积变形
dF
面积变形公式:
dF
面积比公式:
P dF dF
面积变形公式: p P 1
12
P dF dF
p P 1
p 0 ,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大; p 0 ,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p 0 ,表示面积无变形。
面积比或面积变形也是一个变量,随点 位的变化而变化。
单值、连续、有界
6
特殊情况
若经度为常数L0,则经线投影方程为:
x f1B, L0 y f2 B, L0
若纬度为常数B0,则纬线投影方程为:
x f1B0 , L y f2 B0 , L
7
若消去纬度B, 经线族投影方程:
F1( x, y, L) 0
若消去经度L, 纬线族投影方程:
F2 ( x, y, B) 0
M2
Mr
r2
24
0,沿经线方向长度比计算公式:
m E M
900 ,沿纬线方向长度比计算公式:
n G r
25
(2)面积比计算公式
P dF dF
dF AD • AB MrdBdL
dF AD • AB • sin m nM r sin dBdL P m n sin
26
(3)角度变形的计算
我国大中比例尺地形图上所采用的高斯—克吕 格投影就是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小比例尺地形图和航空图则采用等角圆锥投影。
31
(2)等面积投影条件
等面积投影:在投影平面上保持面积大小 与椭球面上相应的面积一致,即面积变形为零。
P 1 ab 1 H Mr
32
等面积投影改变原来的形状,破坏 了图形的相似性,其角度变形一般比别 的投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