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养与慢性病

营养与慢性病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数的预计值
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ⅠDDM) Ⅰ型糖尿病病人血液胰岛素严重不足,是由于免疫 系统破坏胰腺中胰岛素分泌细胞而引起,治疗时 必须注射胰岛素才能够防治酮症酸中毒而维持生 命。
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 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相对胰岛素缺乏,是 由于机体细胞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致使胰岛素 的需要量增加,治疗时不一定必须使用胰岛素 .
⑵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足 性功能障碍
感染 心血管病变 肾脏病变 眼病变
• 糖尿病足
5 糖尿病的饮食控制
● 控制总热能 维持标准体重 根据病情、血糖、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
动量等决定
●限制精制糖的摄入,选用淀粉作为碳水化合物的来源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限制脂肪的摄入量 ●适量的蛋白质 ●增加维生素摄入量 ●增加矿物质的摄入 ●合理餐次分配
城市化 经济发展
加工食品 的利用
农村 传统食品
不充足
品种少 低脂肪 高纤维
发展
多样化 高脂肪 低纤维
“充足”并且节 制
现代 西方食品
不节制
营养不良 传染病
“最佳” 营养
营养转变
肥胖 慢性病
4 肥胖症的危害性 肥胖症对成年人影响
● 肥胖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
● 呼吸系统的影响
肺泡低换气综合症
●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养成控制零食的习惯 克服嗜食的心理因素
控制进食速度 适时适量补充水 减少刺激性食品
增加酸味食品 增加运动
膳食疗法:基本原则
◆饮食 ◆增加体力活动和锻炼:
二 糖尿病 1 糖尿病简介(diabetes mellitus,DM)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 足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 谢紊乱。
肥胖率
1997年上海人群的肥胖率
肥胖率
40
29
30
20
11
10
0
成人
青少年
不同人群
肥胖率
超重率
不同年份中国青壮年超重率源自20 15 109.7 1214.9
6.17.58.4
5
0
城市青壮年 农村青壮年
地区
1982年 1989年 1992年
测量人体肥胖的最常用指标
◆ 身高标准体质量法
目前国际上多用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衡量体重及健康状况的 标准。
16
过度肥胖减寿10年 第 届 意 大 利 肥 胖 小 姐 比 赛 上
肥胖率
不同地区的肥胖率
30 22.5 20
10
1.5 4 2.48
0
美国 韩国 泰国 中国
不同地区
肥胖率
美国不同时间成人的肥胖率
肥胖率
30 20
12
14.4 17.9 22.5
10
0 1991年 1994年 1998年 2000年 时间
具有降糖作用的食物 有燕麦、荞麦等粗杂粮,南瓜、苦瓜、荔枝、 山楂、冬瓜、萝卜、菠菜,黄瓜、食用菌、 海产品、魔芋等蔬菜水果,枸杞子、灵芝、 绞股蓝等药食同源的中药。
三 营养与心脑血管疾病
1 营养与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 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症,可以促进和并发 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
● 冠心病容易出现心绞痛,表现心前区并向 肩背部、手指放射性疼痛,发展可出现心律失 常、休克、心衰等引起心肌梗塞。 ● 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是血胆固醇 水平过高。
⑵ 膳食因素和冠心病的关系
饱和脂肪酸使血清胆固醇上升,同时饱和 脂肪酸与胆固醇形成酯,容易在动脉内膜沉积 形成斑块,从而促进动脉硬化,同时由于不能 够重返血流运回肝脏而容易形成血栓。
多不饱和脂肪酸则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及胆 固醇水平,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饮食胆固醇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呈 正相关
具有降压作用的食物
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多食用些新鲜蔬菜 水果、海产品、食用菌类,芹菜、胡萝卜、 西红柿、木耳、海带等。
2 营养与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 ⑴ 冠心病的发生
冠心病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而造成动脉壁腔狭 窄或者阻塞,从而使心肌供血不足而导致坏死,并出 现严重的临床症状,此种现象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BMI = 体重(kg) / 身高的平方(m2)
BMI <20 20~25 25~30
>30
体重不足 理想体重 轻微超重 严重超重或肥胖
◆ 腰围 腰围是内脏脂肪量的一个指标。 男性:102cm;女性:88cm
腰围大于这个标准值的人患病危险也较大,并且腰围 越大,危险越大。 ◆ 腰围/臀围
男性大于1.0, 女性大于0.8 都被认为体内有过多脏器脂肪储存。
患胆石症的危险性增高
● 肥胖与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率大约是正常人的10倍
● 肥胖症患者的乳腺癌和肠癌的发生多见于脂肪过多的人,女性
肥胖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增加。
肥胖症对儿童影响
肥胖脑 缺钙 性早熟
5 饮食营养防治肥胖症
◆ 控制总热能的摄入量 ◆ 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 控制脂肪的摄入 ◆ 保证蛋白质的供应 ◆ 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 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⑴ 高血压的病因 遗传因素 年龄 职业与环境 饮食因素 缺乏体力活动
⑵ 膳食营养因素与高血压
● 限制总热能的摄入 ● 限制饱和脂肪的摄入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 ● 精制糖可升高血脂,导致血压升高,且易出现合并症 ● 膳食纤维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还可延缓因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血
管合并症。
● 食盐与高血压 ● 钾可增加尿中钠的排出,使血容量降低,血压下降。 ● 高钙膳食有利于降低血压 ● 每日定时饮水
营养与慢性病
我国居民主要疾病的死亡
原因



民 其他
恶性肿瘤

24.45%
要 疾
呼吸系统和 肺血管疾病
病 死
14.61% 脑血管病
心脏病 14.99%

22.09%


一 营养与肥胖
1 肥胖(obesity)简介 肥胖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慢性病 北方高于南方 大中城市高于内地农村 女性高于男性
2 糖尿病的特征 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三多一少症状 严重者或应激时可以发生酮症酸中毒、高 渗昏迷、乳酸性酸中毒而威胁生命。
3 代谢紊乱 糖代谢紊乱 脂代谢紊乱 蛋白质代谢紊乱 电解质代谢紊乱
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生率 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 机理主要是:
①脂蛋白代谢紊乱: ②血小板功能异常: ③动脉壁代谢障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