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报告:
海尔是世界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是海尔主
要创始人。
截止到2009年,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
19个海外贸易中心,全球员工超过六万人。
2009年全球营业额实现1243亿元,
品牌价值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连续8年蝉联。
经济全球化和时代的到来,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企业如何发展,是一个崭新而迫切的问题。
为了对应于这种新趋势,抓住这一难
得的机遇,海尔从1999年开始进军电子商务。
因为国际化是海尔一个重要发展
战略,而电子商务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所以要想实现国际化就必须要进入
电子商务行业,而且要进去就得做好,没有回头路。
另外认为企业如果在网上
没有拓展,传统业务与网络挂不上钩,在时代就没有生存权。
在由网络搭建的
全球平台上,企业的优劣势被无情的放大,因为下,企业就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的车辆,车况好的车,能够在上发挥优势,而破旧的车,即使在高速公路上,也
只有被远远抛在后面的结局。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说出了:“以后企业,要么
上网,要么死亡”。
这句话,也为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
问题:信息时代海尔集团的成功飞跃秘籍是什么?
首先,在产业方向转移方面,海尔已实现了网络化管理、网络化营销、网络化服务和网络化采购,并且依靠海尔和已有的市场配送、服务网络,为向电子商务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管理转
移方面,传统企业的金字塔式的管理体制绝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所以在管理机制上把“金字塔”扳倒建立了以市场为目标的新的流程,企业的主要目标由过去的利润最大化转向,以市场为中心。
在企业内部,每个人要由过去的“对上级负责”转变为“对市场负责”。
还成立了物流、商流、资
金流三个流的推进本部。
物流作为“”直接从国际大公司采购,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商流通过整合资源降低费用提高了效益;资金流则保证资金流转顺畅。
海尔拥有比较完备的营销系统,在全国大城市有40多个电话服务中心,1万多个营销网点,甚
至延伸到6万多个村庄。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网站对订货的区域有限制而海尔是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
现配送的原因。
其次、海尔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
海尔是国内大型企业中第一家进入电子商务业务的公司,率先推出电子商务业务平台。
我们不是为了概念和题材的炒作,而是要进入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为
此海尔累计投资1亿多元建立了自己的IT支持平台,为电子商务服务。
目前,在集团内部有内部网、有ERP的后台支持体系。
我们现在有7个,各地还有和工厂,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没有内部网络的支
持是不可以想象的.各种信息系统(比如物料管理系统,分销管理系统,电话中心,C3P系统等等)的应用
也日益深入.海尔以企业内部网络,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为基础,以因特网(外部网,海尔从96年底起就建
立了自己的网站)为窗口,搭建起了真正的电子商务平台.
当然,进行电子商务并不是一厢情愿的事,不仅要有各方面的基础准备,还要让经销商和
消费者接受,这样才能顺利实现。
我们为经销商、供应商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简单、操作性强的电
子商务平台,而且进行了循序渐进式的培训,而且在平台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如何为应用者提供方
便和帮助,就连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我们也遵循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
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业务
伙伴和我们一同发展和成长。
海尔的电子商务平台将发展成为公用的平台,不仅可以销售海尔的产品,也将销售其他各类的产品;不仅可以为海尔的自身的采购需求服务,也将为第三方采购和配送
服务。
以“一名两网”为基础,与用户保持零距离,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INTERNET时代
是的时代,海尔要利用信息进行发展。
通过网站,海尔可以收集到大量的用户的信息和反馈。
这些
用户对海尔的信任和是海尔最大的财富。
目前在海尔的网站上,除了推出产品的在线订购销售功能
之外,最大的特色就是有面对用户的四大模块:个性化定制、产品智能导购,新产品在线预定,用
户设计建议。
这些模块为用户提供了独到的信息服务,并使网站真正成为海尔与用户保持零距离的
平台。
再者、利用网络放大海尔的优势,减低成本和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海尔将利用系统,进
一步优化分供方。
如果上网,就可以加快这种优化的速度。
一个小螺丝钉到底世界上谁生产最好?
一上网马上就会知道。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价格降低,关键是找到了最好的分供方。
正是这种交流,
我们在短时间内建立了两个国际工业园,引进了国际上最好的分供方到青岛建厂,为海尔配套。
海
尔电子商务系统还处在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中,我们将充分利用海尔的“一名两网”的优势,通过
网络连接用户,大力推进CRM系统的建立,以具有充分个性化的产品和特色服务拢住原有、新、
潜在的用户,以及供应商,采购商,提供完善的服务。
在保持和发扬企业的优势,更加快海尔的创新
机制,缩短进入的国际化进程。
1995年,我们的销售额是世界五百强入围标准的1/18,1996年是
1/12,1997是1/6,1998年是1/4,去年海尔32亿美元的销售额已是入围标准的1/3,今年希望是1/2。
原来,我们是希望在2006年进入世界500强,现在看来,要提前了。
总而言之,电子商务是海尔前进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