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滴定分析法-2014

滴定分析法-2014

7
四. 滴定分析中的滴定方式
2、返滴定法(回滴法):
适于:反应太慢; 滴定剂滴定固体时; 被测物易挥发; 无合适指示剂的反应 Zn2+
NaOH
NH3+HCl(已知过量)
NaOH
Al+EDTA(已知过量)、 CaCO3+HCl(已知过量)
(反应慢,无合适指示剂) (固体样品)
例如:维D2磷酸氢钙片、神曲胃痛胶囊 需要:2种标准溶液,2个化学反应
10
五.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一)基准物质:用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或标定溶液浓度的物质。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 H2C2O4· 2H2O、NaCl );
2. 试剂纯度 > 99.9% ;
3. 稳定( 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使称量误差较小。
常用的基准物:K2Cr2O7、 Na2C2O4、 H2C2O4· 2H2O、 邻苯二甲酸氢钾 Na2B4O7 · 10H2O、CaCO3、NaCl、Na2CO3
质量。
T(B/T) = mB/VT
常用单位:g/mL、mg/mL
如: T(Cl/AgNO3) = 1.773 mg/mL
20
六.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二).滴定分析法的计算
主要包括: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分析结果的计算
21
1 溶液的配制的计算

由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
例1 由质量浓度 =1.18g · mL-1 ,w(HCl)=37% 的浓HCl ,配制1L 0.1mol · L-1的稀HCl ,应 取浓HCl多少mL?8.3mL
13
五.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2、滴定液的标定: (1)用基准物质标定——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质,溶解后用待标定 的溶液进行滴定。 如:无水碳酸钠标定盐酸、硫酸,邻苯二甲酸氢钾 标定氢氧化钠
(2)与标准溶液进行比较(比较滴定)——
准确移取一定量的待标定溶液,用另一种标准 溶液滴定,反之也可。如:碘滴定液
五.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⑥直接法配制的滴定液,其浓度应 按配制时基准物的取用量(准确 至4~5位数)与量瓶的容量(加 校正值)以及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最终取4位有效数字。 (5)滴定液的贮藏和使用 ①滴定液在配制后应按药典规定的 【贮藏】条件贮存,一般采用质 量较好的具玻璃塞的玻瓶。 ②应在滴定液贮瓶外的醒目处贴上 标签,写明滴定液名称及其标示 浓度;并在标签下加贴如下内容 的记录表格:
1.
2
一. 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
(取4位有效数字,用mol/L表示;) 3. 滴定:将滴定剂装入滴定管,再逐滴滴加到被测物中
的过程, 称作滴定。
2. 滴定液(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4. 化学计量点: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
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理论值) 5. 指示剂:当反应到达化学计量点时,反应液往往没 有明显的外观变化,因此,在滴定过程中,通常在被 测溶液中加入一种辅助试剂,利用它的颜色变化指示 化学计量点的到达,这种辅助试剂称为指示剂。(指 示颜色变化的试剂);
11
五.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二)标准溶液:具有准确浓度的溶液
1、滴定液的配制: (1)直接配制法: 用基准物质直接配制,
准确称量并配成准确体积。
如:K2Cr2O7、KBrO3、NaCl
(2)间接配制法(标定法): 非基准物质,粗配后进行标定。 如: NaOH、HCl、KMnO4、Na2S2O3
12
5
三. 滴定分析法对反应的要求
1、按一定的反应式定量进行; 2、反应的完全程度要高(99.9%以上); 3、反应速率要快(可加热、催化剂); 4、有适当的方法确定终点(例如指示剂)。 满足上述条件的反应,可用于直接滴定中,如不满足以上 条件,可选择其它滴定方式。
6
四. 滴定分析中的滴定方式
1、直接滴定法 满足以上四点要求,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待 测物。如强酸碱间的滴定,常见的如碳酸氢钠片。 NaOH → HCl K2Cr2O7→Fe2+ EDTA→Zn2+ 2、返滴定法:若滴定反应速度较慢或没有合适 指示剂,可先加入过量的滴定剂,待反应完全 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滴定剂,由 反应所消耗滴定剂的量,就可计算出被滴定组 分含量。如配位滴定法测铝含量。
18
六.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一).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体积溶
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1. 物质的量浓度: cB = nB /V mB = nB · MB = cB · V· MB 摩尔质量:MB = mB / nB 质量分数:wB = mB / m 质量浓度:B = mB / V
19
2. 滴定度:1mL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滴定物质的
量方程
量=数值· 单位
以500.0mL表示亦可
24
2 分析结果计算
化学计量数比规则——
不论是哪种滴定反应,不论哪类物 质,若一律以参与反应的分子、原子或 离子作为基本单元,则达到化学计量点 说,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滴 定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25
(1).直接滴定法
例4 用硼砂标定HCl时,准确称取硼砂0.4526g, 用HCl溶液24.05mL滴定到终点,请计算 c(HCl)。M(Na2B4O7· 10H2O) = 381.4g/mol Na2B4O7· 10H2O + 2HCl = 4H3BO3+2NaCl + 5H2O
→K2Cr2O7
2 2 S4O6 (产物: SO4 ) Na2S2O3
实例:开塞露含量测定。 Cr2O72- + 6I-(过量)+ 14H+ = 2Cr3+ + 3I2 + 7H2O 2S2O32- + I2 = S4O62- + 2I-
KMnO4 Ca2+
CaC2O4(↓)
H2C2O4
9
四. 滴定分析中的滴定方式
配制或 标定日 期 室温 浓度或 校正因 子 配制者 标定者 复标者
17
五.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③滴定液经标定所得的浓度或F值,除另有规定外,可在3个月 内应用;过期应重新标定。 ④当标定温度与使用温度相差未超过10℃时,除另有规定外, 其浓度值可不加温度补正值;但当室温之差超过10 ℃,应 加温度补正值,或从新标定。 ⑤当滴定液用于测定原料药的含量时,为避免操作者个体对判 断滴定终点的差异而引入的误差,必要时可由使用者重新进 行标定;其平均值与原标定值的相对偏差不得大于0.1%,并 以使用者复标的结果为准。 ⑥取用滴定液时,一般应事先轻摇贮存有大量滴定液的容器, 使与黏附于瓶壁的液滴混合均匀,而后分取略多于需用量的 滴定液,置于洁净干燥的具塞玻瓶中,用以直接转移至滴定 管内,或用移液管量取,避免因多次取用而反复开启贮存滴 定液的大容器;取出后的滴定液不得倒回原贮存容器中,以 免污染。 ⑦当滴定液出现浑浊或其他异常情况时,该滴定液应即弃去, 不得再用。
M=
1L× 0.1mol · L-1×40 g · mol-1
23
例3
准确称取8.4952g AgNO3固体,定量转移到
500.0= 169.9 g · mol-1}
8.4952g m 1 169.9 g mol c( AgNO3) M 0.1000mol L1 V 0.5000L
8
四. 滴定分析中的滴定方式
3、置换滴定法:对不按一定反应式进行或伴有副反应的反应,不能
采用直接滴定法。可先加适当试剂与被测物质反应,然后滴定反应的产物,由滴 定剂消耗量,产物和被测物的计量关系,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如用K2Cr2O7滴
定Na2S2O3。滴定反应不符合一定的计量关系
用Na2S2O3
3
一. 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
6. 滴定终点: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正好发
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称滴定终点。(实验 值) 7. 终点误差: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等当点 不一定恰好符合,由此造成的分析误差,称 为终点误差。 8.校正因子(F值):滴定液的准确浓度与规定 浓度的比值。
4
二. 滴定分析的方法
根据滴定反应的类型分类: 1. 酸碱滴定法 NaOH→HCl NaOH→HAc 2. 沉淀滴定法 AgNO3→Cl3. 配位滴定法(络合滴定法) EDTA→Ca2+ 4. 氧化还原滴定法 K2Cr2O7→Fe2+
滴定分析法概述
一、滴定分析法基本概念 二、滴定分析的方法 三、滴定分析法对反应的要求 四、滴定分析中的滴定方式 五.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六、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1
一. 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
滴定分析法:使用滴定管将一种已知准确浓 度的试剂溶液即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物的 溶液中,直到待测组分恰好完全反应(化学 计量点),根据标准溶液浓度和所消耗的体 积,计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这类分析方法 称为滴定分析法。又称“容量分析法”。 计算依据: aA + bB → cC + dD A和B之间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a/b
14
五.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3)标定所用仪器、用具与试剂试药: ①分析天平:其分度值(感量)应为0.1mg或小于0.1mg。 ②10、25和50ml滴定管:应附有该滴定管的校正曲线或校正 值。 ③10、15、20和25ml移液管:其真实容量应经校准,并附有 校正值。 ④250和1000ml量瓶:应符合国家A级标准,或附有校正值。 ⑤试剂试药均应按照《中国药典》附录XV F“滴定液”项下的 规定取用;基准试剂应有专人负责保管与领用。 ⑥滴定管、量瓶和移液管的校正值与原标示值之比的绝对值大 于0.05%时,应在计算中采用校正值予以补偿。
五.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