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概论》 物权法课件
物权的保护和变动
Page 5
第一节 物权法概述
(一)物的概念和分类
(二)物权的概念和分类
((三三))物物权权的的保保护护和和变变动动
1.概念:是指存在于人身之外, 能够为人们支配并且能满足人 类某种需要,具有稀缺性的物 质实体。 2.分类:动产与不动产 、主物 与从物、特定物与种类物 、原 物与孳息 。
Page 7
案例1:约定的优先购买权不具有物权效力
李某与张某是居住多年的邻居。李某得知张某正在办理移民手续,张 家所有的房屋也将出售。于是,李某找到张某进行协商。他们约定李 某交付两万元人民币作为定金。协议达成后,李某立即交付了两万元 的定金,并反复叮咛张某一定要把房子优先卖给自己。过了数月,李 某得知张某的移民手续已经办理完毕,就找到张某商量买房子的事情 。而此时,张某却告知李某,自己已经将房子卖给了同事王某,并且 刚刚办理完房屋的过户手续。李某遂将张某告上了法庭。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役权:
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
民事主体对国家所有的
建设用地使用 权利用该土地建造建筑
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
施。
地役权
地役权是指地役权人按照 合同的约定,利用他人的 不动产,以提高自己的不 动产的效益的权利,其中 他人的不动产为供役地, 自己的不动产为需役地。
分析
本案涉及物权法定原则及其对当事人约定的影响。根据物权法的要求 ,当事人不能任意创设一种法律规定以外的物权,而使其他人负担不 合理的义务。我国《物权法》规定了一系列的物权,但其中并没有将 优先购买权作为一种法定的物权,因此,本案中张某与李某之间关于 房屋的优先购买权的约定,并不因为当事人的约定而具有物权的效力 ,该约定也不能对抗房屋实际的买主王某,且房屋已经办理完过户登 记手续。优先购买权的约定虽然因为违反了物权法定原则而不具有物 权的效力,但并不意味着这一约定没有任何法律效力,根据合同,李 某享有合同债权,可以向张某主张违约责任,根据我国《担保法》第 89条的规定,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 金。
Page 19
案例
甲与乙均住于某小区一栋四层楼内,对所居住之房屋均有私有产权。 该楼每层居住两户。甲住四楼,对四楼之两套房屋均具有产权,乙住 同一门洞之三楼。甲乙之间因下列事项发生争议。
甲于2004年冬将三、四楼之间三楼以上第二个楼梯的台阶处用木
板封死,在上面留仅供自家出入的小门。乙认为甲封闭楼道影响了自
Page 25
第四节 担保物权
案例2:不动产可以被善意取得
原告张甲与被告张乙系父子关系,安定区粮食局家属院1单元401室楼 房的所有人是张甲。2013年3月31日,被告张乙与被告王某协商买卖 房屋后,签订了房屋买卖协议书,约定房屋价款为625000元,张乙 代张甲在协议书上签字。王某向张乙交付了房款625000元,张乙向 王某交付了该房的《房屋所有权证》和《契证》各一本。现张甲起诉 ,称房屋所有权证和契证系张乙以儿子上学为由拿走,要求确认两被 告签订的合同无效,诉请被告王某返还房屋
(2)由于丙对甲、乙之间的买卖情况知情,说明丙不是善意第三人 ,不能基于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该玉石的所有权;
(3)丙将玉石交付给丁抵偿债务的行为也属于无权处分,但是丁对 于甲、乙、丙之间的交易行为不知情,属于善意第三人,可以根据善 意取得制度取得玉石的所有权。丙将玉石交给丁时,丁取得该玉石的 所有权。
己的采光权,阻断了消防通道,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在反复协商未能
达成一致的情况下,2005年,乙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甲拆除封堵的 木门。
解析:甲方将楼梯堵死的行为,侵犯了乙方的采光权,应予以拆除, 并对乙方的因另行采光而造成损失给予赔偿。邻里之间应当团结互助、 和平共处、按照有利生产、生活、公平合理的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分析
本案涉及物权法定原则及其对当事人约定的影响。根据物权法的要求 ,当事人不能任意创设一种法律规定以外的物权,而使其他人负担不 合理的义务。我国《物权法》规定了一系列的物权,但其中并没有将 优先购买权作为一种法定的物权,因此,本案中张某与李某之间关于 房屋的优先购买权的约定,并不因为当事人的约定而具有物权的效力 ,该约定也不能对抗房屋实际的买主王某,且房屋已经办理完过户登 记手续。优先购买权的约定虽然因为违反了物权法定原则而不具有物 权的效力,但并不意味着这一约定没有任何法律效力,根据合同,李 某享有合同债权,可以向张某主张违约责任,根据我国《担保法》第 89条的规定,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 金。
案例3:承包地转包变用于非农建设会导致转包合同无效 申某在未征得妻子金某同意的情况下,将与妻子共同承包的荒地转包 给弓某从事经营开采方块石,并且以妻子名义和弓某签订《开采方块 石合同书》,改变了土地的农业用途,造成土地永久性灭失。金某在 劝说无效后将丈夫申某诉至法院,要求解除转包约定,确认《开采方 块石合同书》为无效合同。
享有的不可分割的共同共有权。 (3)成员权:是指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业主作为团体成员之一对整
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享有的管理的权利。
二、相邻关系
相邻关系的 概念和特征
1.相邻关系的概念:是指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在行使所有权或其他物权时,因相互间应 当给予方便或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2.相邻关系的和特征: (1)相邻关系的主体是多方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者占有人。 (2)相邻关系的客体不是不动产本身,而是一种利益。 (3)相邻关系的内容是相邻各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第六章 物权法
引导案例
甲有一块价值10000元的玉石。甲与乙订立了买卖该玉石 的合同,约定价金11000元。由于乙没有带钱,甲未将该 玉石交付于乙,约定三日后乙到甲的住处付钱取玉石。随 后甲又向乙提出,再借玉石把玩几天,乙表示同意。隔天, 知情的丙找到甲,提出愿以12000元购买该玉石,甲同意 并当场将玉石交给丙。丙在回家路上遇到债主丁,向丙催 要9000元欠款甚急,丙无奈,将玉石交付于丁抵偿债务。
1.物权的概念: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
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 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 和担保物权。 2.物权的分类:
自物权与他物权 、用益物
权与担保物权、动产物权、不 动产物权、权利物权 。
物权的保护途径:和解、调解、
仲裁、诉讼等。
物权请求权的种类:
1.确认请求权
2.返还
原物请求权
3.恢复原状请求权 4.排除
第二节 所有权
(一)所有权的概念
所有权是指所有人 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 有占有、使用、收益 和处分的权利。
一、所有权的概述
(二)所有权的权能
所有权单包击括添四加项权能, 即占有权、使用权、 收益权、处分权。
(三)所有权的分类
1.国家单所击有添权加 2.集体所有权 3.私人所有权
(四)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则
妨害请求权
5.消除危害请求权 6.损害
赔偿请求权
物权的变动原则:动产交付,
不动产登记。
Page 6
二、物权法
1.物权法的概念: 物权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因物 的归属和利用而发生的财产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2.基本原则:
(1)平等保护原则 (2)物权法定原则 (3)一物一权原则 (4)公示公信原则
1.善意取得:所谓善 意取得,是指受让人 以财产所有权转移为 目的,善意、对价受 让且占有该财产,即 使出让人无转移所有 权的权利,受让人仍 取得其所有权。
2.拾得遗失物:遗失 物,是指他人不慎丧 失占有的动产。拾得 遗失物,是指发现他 人遗失物而予以占有 的法律事实。
(五)所有权的保护
所有权的保护方式有: (1)请求返还原物。 (2)请求排除妨碍或消除危险。 (3)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恢复原状。 (4) 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三、共 有
共有的概念
共有是指某项财产(动产或者不 动产)由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共 同享有所有权。基于财产共有权 而发生的所有权法律关系称为共 有关系。
共有的特征
(1) 共有的主体是两个或者两 个以上的公民或法人 。
共有的特征
(2) 共有人共同地或者按份地享 有对共同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
处分的权利。
共有的种类 1. 按份共有
共有的种类 2.共同共有
共有的种类 3.准共有
Page 21
第三节 用益物权
用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用益物权是指非 所有权人对他人所有之物所享有的占有、 使用和收益的他物权。
(二)用益物权的特征: 1.用益物权是一种他物权。 2.用益物权是限制物权。 3.用益物权为独立物权。 4.用益物权是有期限的物权。
三、占有
占有的概念和分类
占有指民事主体对物进行管 领形成的事实状态。
(1)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 (2)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
(3)有权源占有与无权源占有 (4)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
Page 10
案例1:约定的优先购买权不具有物权效力
李某与张某是居住多年的邻居。李某得知张某正在办理移民手续,张 家所有的房屋也将出售。于是,李某找到张某进行协商。他们约定李 某交付两万元人民币作为定金。协议达成后,李某立即交付了两万元 的定金,并反复叮咛张某一定要把房子优先卖给自己。过了数月,李 某得知张某的移民手续已经办理完毕,就找到张某商量买房子的事情 。而此时,张某却告知李某,自己已经将房子卖给了同事王某,并且 刚刚办理完房屋的过户手续。李某遂将张某告上了法庭。
目录
第一节 物权法概述 第二节 所有权 第三节 用益物权 第四节 担保物权
一、物权法概述 二、物权法 三、占有
一、所有权的概述 二、相邻关系 三、共 有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二、主要用益物权介绍
一、担保物权的概念及特征:
二、抵 押 权
三、质
权
四、留 置 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