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上学期语文第八次周练试题

高二上学期语文第八次周练试题

丰城九中校本资料丰城九中校本资料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周练八命题人:赖娟娟审题人:甘俊华时间:2019.11.4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什么是家训呢?王勃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说过一句名言:“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说的正是早期的家训。

《论语·季氏》篇记载:(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这是一段对话,也是一幅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有一天,孔子站在院子里,他的儿子孔鲤从庭前经过,孔子便叫住孔鲤问道:“你开始学诗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

孔子于是说:“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呢?”于是孔鲤退下,开始努力学诗。

虽然这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孔鲤的教育,但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所以这段记载也被视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典范之一,而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则成了古代早期家训的典型内容。

当然,就文献而言,《论语》所载孔子对孔鲤的教育还不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家训。

作为商周时期文献的合集,《尚书》中收录着更多、也更为典型的家训作品。

其中最为有名的《无逸》篇,是周公辅政时,周公教导侄子成王如何勤俭执政的。

那句“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也成了后世诸多帝王教育后代不要贪图安逸奢华生活的名训。

通过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以及周公所说的“君子所其无逸”,我们可以知道,家训其实也很简单,不过就是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教育子弟或晚辈的教育内容。

这些内容十分宽泛,包括家庭生活、言行举止、个体修身、交友处世,乃至出仕从政、建功立业等各个方面。

这些内容中的精华被行之于文、传乎后世,便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家训文化。

家训遂一跃成为社会教育的主流,这集中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家训所代表的家庭教育形式成为当时教育的主流形式。

我们一般以为古代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也就是学校教育。

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不论哪个时期,能进入这些学校学习的学生在整个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中都是寥寥可数的。

“修身齐家”的行为模式最终决定了家庭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教育形式。

所以就“教”而言,父母才是人生第一重要的老师。

推而广之,父母对子女,长辈对晚辈,具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

这就是中国人所笃信的教育理念,也是家训在中国古代得以昌盛的最关键原因。

二是家训所涵括的教育内容成为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

秦汉以后,大量有关家训的文本文献开始出现。

虽然一直到南北朝时期,自颜之推写作《颜氏家训》开始,“家训”才开始正式得名,但在这之前,大量的“家诫”、“家范”与“诫子书”其实都是标准的家训文献。

这样一来,古代家训典籍中所包含的教育内容一下子变得极其丰富起来。

狭义地看,囊括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治家,如何共处,如何规范,如何发展;广义地看,则囊括人生智慧的方方面面:如何启智,如何修身,如何成就人生,如何忠孝两全。

学习之道、立身之道、家庭之道、事业之道,莫不成为中国古代家训的关注点,这正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核心所在。

(郦波《评“千古第一家训“》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 分)A. 孔子和孔鲤关于“不学诗无以言”的对话被视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典范之一。

B. 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是古代最早的家训内容。

C.“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是后世诸多帝王家的名训,教育后世君王不要贪图安逸奢华生活。

D. 家训就是家庭或是家族中长辈教育子弟或晚辈的关于言行举止、修身处事、建功立业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2.下面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 分)A.文章用孔子周公等人的家训事例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让文章浅显易懂。

B.文章通过对比论证,推理出家训在中国古代得以昌盛的最关键原因。

C.文章用教育的主流形式和教育的内容论述了家训一跃成为社会教育的主流的两种表现。

D.文章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来突出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核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5 分)A. 家训的教育内容较狭窄,这些内容中的精华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家训文化。

B. 家庭教育是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教育形式,父母才是人生第一重要的老师。

C. 虽然秦汉以后有大量的家训文本文献出现,但“家训”正式得名是从《颜氏家训》开始。

D. 中国古代家训的关注点在家庭生活,这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核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小题。

(2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25 分)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

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炳曰:“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

”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

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江夏王义恭为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悫随镇广陵。

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悫自奋请行。

义恭举悫有胆勇,乃除.振武将军,为安西参军..萧景宪军副,随交州刺史..檀和之围区粟城。

林邑遣将范毗沙达来救区粟,和之遣偏军拒之,为贼所败。

又遣悫,悫乃分军为数道,偃旗潜进,讨破之,拔区粟,入象浦。

林邑王范阳迈倾国来拒,以具装被象,前后无际,士卒不能当。

悫曰,吾闻狮子威服百兽。

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

众因溃散,遂克林邑,收其异宝杂物,不可胜计。

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文帝甚嘉之。

三十年,孝武伐元凶,以悫为南中郎谘议参军,领中兵。

孝武即位,以为左卫将军,封洮阳侯,功次柳元景。

孝建中,累迁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

先是,乡人庾业,家甚富豪,方丈之膳,以待宾客;而悫至,设以菜菹粟饭,谓客曰:“宗军人,惯啖粗食。

”悫致饱而去。

至是,业为悫长史..,带梁郡,悫待之甚厚,不以前事为嫌。

大明三年,竟陵王诞据广陵反,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

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盼,上壮之。

及行,隶车骑大将军沈庆之。

初,诞诳其众云:“宗悫助我。

”及悫至,跃马绕城呼曰:“我宗悫也!”事平,入为左卫将军。

五年,从猎堕马,脚折不堪朝直,以为光禄大夫,加金紫。

悫有佳牛堪进御,官买不肯卖,坐免官。

明年,复职。

废帝即位,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

卒,赠征西将军,谥.曰肃侯。

(节选自《宋书•宗悫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5 分)A.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B. 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C. 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丰城九中校本资料丰城九中校本资料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D. 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5 分)A.除,授予官职,除此之外,《陈情表》中的“察”“举”“拜”都有这层含义。

B.长史是中国历史上职官名,其执掌事物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

C.表,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一种,用于劝喻或讽谏。

D.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贵族、大臣以及其他有地位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 分). .A. 宗悫年少志大。

他“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却不愿“以文义为业”,家中遇强盗,十四岁的他挺身而出,打跑强盗。

B. 宗悫有勇有谋。

元嘉年间,征伐林邑,宗悫自愿请战,在作战中善于思考,仿制狮子形状大破敌军“大象阵”,取得赫赫战功。

C. 宗悫廉洁朴素。

攻占林邑后,面对珍奇异宝,他除随身携带的衣物木梳篦子等物外一无所取,皇帝非常赞赏他。

D. 宗悫正直豁达。

同乡庾业家甚富有,招待客人多用美味佳肴,而对宗悫却只是酸菜、糙米饭。

宗悫任豫州刺史后,不计前嫌,反而举荐他任长史。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5 分)(1)林邑遣将范毗沙达来救区粟,和之遣偏军拒之,为贼所败。

(5 分)(2)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

(5 分)(3)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归去来兮辞·并序》)(5分)三、情景性默写(2×12=24分)(1)“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真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3)杜甫在《望岳》中写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两句诗是“,”。

(4)庄子在《逍遥游》中,描写蜩和学鸠用自己飞翔的状态来嘲笑鲲鹏,表现他们的目光短浅的句子是“_,”。

(5)《赤壁赋》中作者写泛舟江上,感到飘然离世,超然独立,如同升入仙境一样的句子是“,”。

(6)《滕王阁序》中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15分)如今的大众文化圈,已经不再单纯。

电影、电视、文学、音乐、传统艺术,这些领域中再精彩的节目几乎成为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也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而平民狂欢造就的网络红人更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喧嚣的泡沫”。

这是多元的时代使然,有人因为有太多的自由选择而_______。

在互联网的56k时代甚至更早,那时的网络红人的共同特点是以文字_______。

当互联网已经进入高速的图文时代,这时的网络红人________,网络女性占尽优势。

此后因艺术才华获得广大网民追捧的网络红人,他们大都没有接受所谓的“正规”训练,多是依托其非同一般的天赋和在兴趣支配下的自我学习,从而在某个艺术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们把自己的作品传到个人网站或者某些较有影响力的专业网站上,(),从而拥有某个固定的粉丝群。

借网络推手而成名的网络红人背后往往有一个团队,这个团队会_______去策划,一般选择在某个大众关注度很高的场合通过某些举动刻意彰显该网络红人,给大众留下一个较深的印象,然后会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推动,在全国的各个人气论坛发帖讨论,造成一种热闹的假象,从而引起更多的网民关注。

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如鱼得水立身处世绚丽多彩苦思冥想B. 左右逢源安身立命五彩缤纷苦思冥想C.如鱼得水安身立命绚丽多彩费尽心思D.左右逢源立身处世五彩缤纷费尽心思1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些领域中几乎成为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的再精彩的节目,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B.这些领域中几乎折射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的再精彩的节目,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C.这些领域中再精彩的节目也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几乎折射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D.这些领域中再精彩的节目也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几乎成为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1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由于在艺术上的独特品味不同于主流,所以积累的人气也不错B.由于在艺术上不同于主流的独特品味,所以能逐渐积累不错的人气C.由于逐渐积累了不错的人气,所以在艺术上形成了独特品味D.由于积累的人气也不错,所以在艺术上具有不同于主流的独特品味四、写作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