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承智班语文周练试题(7)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由此成为第一座奥运会历史上获得过夏冬两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
B.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待遇普遍较高,鲁迅和徐志摩的工资收入就都属于“高大上”阶层,但他们如果想买辆自己的私人轿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C.近期一些地方出现重度雾霾,部分城市启动红色预警,一些中小学相继采取“停课不停学”的应急措施,通过在线教学系统为孩子进行课业辅导。
D.俗话说“言由心生”,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否提高与群众说话的水平,根本在于心中要有群众,要将党的群众路线内化于心,要与群众打成一片。
2.高二学年,同学们利用教材篇目《逍遥游》创作了大量精彩的对联,下面是部分作品辑录,请依据对联的基本要求,判断下列作品最符合要求的选项是()A.我欲逍遥学鲲鹏,翱翔寰宇;不愿有待如斥鴳,困于尺方。
B.蜩飞三尺,抢榆枋而止,控黄土,胸无大志;鹏游万里,抟扶摇以上,负青天,心有远方。
C.鹏可栖于南冥且击水千里,卿当坐对寒窗而读书万卷。
D.宋荣子,荣辱境间得逍遥,举世非之不加沮;归有光,项脊轩中有长情,六十进士又何妨。
3.根据你对《金版教程》P2-P4的复习,你认为在下面几句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乡下的农人,大部分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的生活。
②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敢大胆创新,只会地按旧框框写作。
③假若他能地读些书,他也会变成一个体面的,甚至是很有学问的人。
A.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按部就班B.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安分守己C.循规蹈矩安分守己按部就班D.安分守己按部就班循规蹈矩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内心里拥有善,,,。
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
,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
①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②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③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所感动着④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⑤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⑥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A.④①②③⑤⑥ B.⑤①④③⑥②C.②⑤①④③⑥ D.⑤④①③②⑥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2016树德嘉年华》社团活动在成都树德中学成功举办。
活动规模宏大,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展现了树德学子非凡的创造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②我攀登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③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
④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⑤有些人稍微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自视甚高,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
⑥6月23日,江苏省盐城市发生了骇人听闻的龙卷风突袭事件。
突如其来的旋风将树木、电线塔、房屋纷纷刮倒在地,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坐拥书城为汉学郑晋鸣赵雨晨北京时间4 月10 日凌晨,著名汉学家、中国书史和文化史研究泰斗钱存训先生在美国芝加哥因病辞世,享年105 岁。
这位终身坐拥书城的老人,毕生致力于研究汉学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20 世纪以来图书馆学宗师、美国东亚图书馆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1910 年,钱存训出生于江苏泰州一个书香世家。
1928 年就读金陵大学时,他主修历史,副修图书馆学,同时在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工作。
1937 年,钱存训应北平图书馆邀请,担任南京工程参考图书馆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改派至北图上海办事处,保管北平南运的中文善本。
不久,上海租界安全也无保障,北图馆长袁同礼、中国驻美大使胡适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协商,将存沪善本移存美国,并摄制微卷以供流传。
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夕,局势恶化,上海被严密封锁。
钱存训不顾生命危险,想方设法躲过日军耳目,用两个月时间独自一人用手推车,分10 次将三万册善本悄悄送上开往美国的轮船。
次年6月,美国国会图书馆宣布北平图书馆古籍全部运抵。
抗战胜利之后,钱存训受教育部委派拟赴华盛顿将这批善本接运回国,但因国内战争爆发,交通中断,未能成行。
1947 年,钱存训以交换学者的名义赴美,从此再也没能回到祖国,这批善本成了他毕生无法释怀的牵挂。
“中年来美短期访问,原想镀金回国,但未料到将长眠他乡。
”这是钱存训晚年的遗憾。
1947 年起,钱存训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研究院进修,同时在芝大东亚图书馆工作。
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
在芝大,钱存训用十年完成近十万册古籍编目的工作,还积极收藏当代资料,扩充馆藏,在他苦心孤诣的经营下,芝大东亚图书馆成为研究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宝库。
“钱存训成名作《书于竹帛》也在此期间完成,该书对印刷发明前的中国文字记载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中文译本仅164 页,著作虽薄,学问却不薄。
”张志强说,“读完这本书,我愈发领悟到学问要做深做厚,专著要写薄写透的治学精神。
”出于对《书于竹帛》的欣赏,李约瑟邀请钱存训参与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撰写。
钱存训欣然应邀,用15 年时间扎实研究中国书籍的演变史,用西方语言完成三十万字的《纸和印刷》,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一分册。
序言中李约瑟写道:“我们说服关于这一专题世界最著名的权威学者之一钱存训教授来完成书中这一部分的写作任务,从钱书中,读者可纵观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整个历史,在欧洲对此一无所知之时,它们已在中国出现了许多世纪。
”“专题研究,枯燥无味,知音者寥寥。
”这是钱存训的心声,几十年来,在图书馆学这个冷门领域,钱存训用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潜心钻研,留下无数中国图书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扩大了汉学在海外的影响。
钱存训是高山仰止的汉学大家,但后辈眼中的他却只是一位谦顺和蔼的老师。
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博士潘铭燊的记忆里,恩师做人做学问严谨求实的态度影响了他一“如要引用别人先提出的资料,先生都在注释中详细交代,绝不掠美,所以《纸和印刷》中有极为繁复的注释系统。
我的博士论文完成在这本书之前,先生也不吝引用。
”潘铭燊说,先生一生以书为伴,他山高水远的风范,也如同一本底蕴深厚的文化大书。
著名史学家许倬云曾在芝加哥大学度过五年求学生涯,也承蒙钱存训关爱,他的回忆录里字字句句饱含对钱存训大爱之情怀的敬重与感恩:“我在芝大读书时,曾做过五次骨科手术。
其间,钱先生与师母给予我不啻亲人的呵护。
钱先生不是偶一为之,而是每年数十次来医院接送我上课,五年未曾间断。
”钱存训一生教导了30 多位硕士和博士,并开办图书馆学的研修班,培养出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郑炯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马泰来等图书馆学大家。
先生已逝,音容宛在。
钱存训走了,但他忠贞纯粹的人生永不落幕。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将随着他整理著速的古籍名著在世界舞台土豆古闪耀。
相关链接:中国文化中的人生价值,不在虚名财富,也不在地位权势,而主要在个人事业成就的不朽,所谓“立德、立功、立言”。
这本回忆录的主角,正是一位恪尽职责的长者,他一生平实的生活,却足以符合这“三不朽”的最高成就。
(许倬云《钱存训著〈留美杂忆〉序》)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文章从钱存训先生的辞世写起,介绍了钱存训的身份,文笔洗练,对先生在汉学方面的贡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表达了对先生的深切缅怀。
B.钱存训笔耕不辍,写下了许多有关中国书史的传世之作,成书于美国的《书于竹帛》和《纸和印刷》两部用中文写的专著的学术价值很高。
C.1947 年,钱存训以交换学者的名义赴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工作,他因未能完成镀金的愿望,再也没能回到祖国,最终长眠他乡。
D.李约瑟写于《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的一段话,充分肯定了钱存训学术权威的身份,同时也指出造纸术在中国的历史远比在欧洲要久远。
E.许倬云认为,中国文化中的人生价值,不在地位权势,主要在个人的事业成就;他贴切地以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来评价钱存训的一生。
7.钱存训先生具有怎样的治学精神?请简要分析。
8.传记文章兼有文学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本文是如何体现其真实性的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9.钱存训的侄子钱孝文在悼念钱存训先生的文中称:“在家人眼中,先生不仅是民族英雄,是学术大师,还是一位慈爱的长辈。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贾黄中,沧州南皮人。
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属文,触类赋咏。
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
”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迁著作佐郎。
开宝八年,通判定州,判太常礼院。
黄中多识典故,每详定礼文,损益得中,号为称职。
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廉直平恕,远人便之。
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
知宣州。
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
太宗即位,迁礼部员外郎。
太平兴国二年,知升州。
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
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
上览表谓侍臣曰:“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
”赐钱三十万。
有荐黄中文学高第,召试中书,拜驾部员外郎、知制诰。
端拱二年,兼史馆修撰。
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精当。
黄中素重吕端为人,属.端出镇襄阳,黄中力荐于上,因.留为枢密直学士,遂参知政事。
当世文行之士,多黄中所荐引,而未尝言,人莫之.知也。
然畏慎过甚,中书政事颇留不决。
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
黄中素嗜文籍,既居内阁,甚以为慰。
二年,以疾卒,年五十六。
上闻其素贫,别赐钱三十万。
在翰林日,太宗召见,访以.时政得失,黄中但言:“臣职典书诏,思不出位,军国政事,非臣所知。
”上益重之,以为谨厚。
及知政事,卒无所建明,时论不之许。
(节选自《宋史·贾黄中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仍设法弭盗弭:消除B.案行府署中案:巡视C.凡再典贡部典:主管D.属端出镇襄阳属:嘱托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将污法而害人矣②夫列子御风而行B.①因留为枢密直学士②不如因而厚遇之C.①人莫之知也②不知老之将至D.①访以时政得失②教以慎于接物12.对文中画曲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