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语文周练试题(一)(新人教版)

高二语文周练试题(一)(新人教版)

二语文周练试题(一)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闲遐交头接耳素不相识鬼鬼祟祟B. 妨碍不尴不尬解剜尖刀贪赃枉法C. 沽酒朔风彤云吃饭防咽人才汇聚D. 勤谨方得脱免碎琼乱玉通宵达旦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在中国的章回小说中,每回结束必写一句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难道作者不怕这样一下子把读者从故事里拉出来,明白这故事原是他编造的吗?同样,在京剧《三岔口》中,任堂惠与刘利华的全部“夜战”,竟然都是在灯火通明中进行的。

为什么没有观者指责这种不真实已经近乎荒唐,反倒看得更加津津有味?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一根马鞭便是一匹千里神骏,几个打旗的龙套便是浩浩三军,抬一下脚便是进一道院或出一道门。

西方人面对这些可能惊奇莫解,中国人却认可这就是艺术的真实。

中国艺术家为什么敢于如此大胆地以假当真,将读者与观众“欺弄”到这般地步,非但不遭拒斥,反而乐陶陶地认同?我想,中国的艺术家更懂得读者与观众的欣赏心理——假定这是真的。

其实,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没有任何一个读者或观众会把一部小说当作真实的事件,把一幅画当作真实的景物,把一出戏当作真实的生活场景,只不过东西方艺术家对此所做的全然是背道而驰的罢了。

西方戏剧家从易卜生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都在努力使演员进入角色,演员在舞台上必须忘掉自己,舞台不过是“四面墙中抽掉一面”的生活实况,观众好像从钥匙眼里去看别人家中发生的事;然而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刚好相反,《空城计》中诸葛亮唱完后,轮到司马懿唱时,诸葛亮可以摘掉胡子,用手巾擦擦汗,喝口茶水润润嗓子,因为他完全清楚观众知道这是唱戏。

戏是假的,只有演员的艺术水准和功夫才是货真价实的。

这样,东西方的剧场也就截然不同。

在西方的剧场里,观众不敢响动,甚至忍住咳嗽,怕破坏剧场的气氛,影响真实感;但在中国的剧场里,观众却哄喊叫好,以刺激演员更卖力气。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种剧场高潮往往比戏剧更能得到满足。

西方的古典画家同样把真实视为最高的艺术法则。

他们采用焦点透视、光线原理与人体解剖学来作画,尽力使观众感到物像的逼真如实,而中国画家却用墨色描绘山水、花鸟和人物;为了表达的自由,他们将泰山松、黄山云、华山石、庐山瀑超越时空地集于一纸,这种透视不是依据眼睛,而是依据心灵(现代美术理论家称之为“散点透视”),他们甚至还把诗文图鉴都搬到画面上来,与画中种种形象相映成辉。

因为中国画家知道观者要看的,不是生活中有的,而是生活中没有的。

比如画中的意境、品格、情趣以及笔墨的意蕴。

至于小说,更是如此。

西方的小说家着意刻画他笔下人物皮肤的光泽、衣服的质地与眼神种种细微的变化,努力把他的读者导入如实的感受和逼真的情境中;中国的小说家则只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熊腰虎背,声如洪钟,力能扛鼎”之类的套话来形容一位美女或英豪。

因为中国的小说家知道读者更关注的是这些人物超乎意料的行为,以及故事怎样一步步更牢牢地抓住他们向前发展。

以假当真,不是艺术家非要这么做不可,而是读者与观众需要这么做。

中国的艺术自始就立在这一点上。

因为艺术家深知艺术不是重复生活,而是超越生活。

艺术,也正因为它是生活中没有的,所以才更有存在价值。

3.第三自然段“欺弄”一词加引号的作用是;在文中的意思是。

4.概括中西方小说家刻画人物的不同方法。

西方小说家:;东方小说家:。

5.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只不过东西方艺术家对此所做的全然是背道而驰的罢了”,结合全文,理解“背道而驰”在文中的含义。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母亲解梦韦如辉弟弟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慌里慌张从厨房里跑来的妈妈说,我又做梦了。

若是霞光初现,太阳即将跳出来,母亲会让弟弟将梗阻在喉咙里的话说出来。

若是阴天下雨,根本不可能见到阳光,母亲会想尽办法阻止弟弟把话说下去。

弟弟觉得母亲十分诡秘。

有诗曰:有梦不祥,来到西墙,日光一照,百事无妨。

母亲用这首通俗易懂的打油诗教导弟弟,还列举自古至今的一些与人有碍的典型事例警示弟弟。

在母亲的嘴里,有大量的事实足以让弟弟把梦憋在心里,脸色发青。

至于母亲说的那首诗和那些事例,有多少科学依据,无人考证。

我厌恶弟弟老做梦。

母亲护着弟弟,说老大,你懂什么?我无法理解母亲的解释,母亲说,你还小,不懂,有的时候梦是反的。

反正我不太信,而且已经读了几年的书,觉得弟弟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母亲也跟着无知。

其后弟弟的一个梦,让我信了,甚至感到十分巨大的可怕,像孤魂野鬼一样游走在我们家里。

弟弟憋了几天才说出自己的一个梦。

弟弟梦见父亲骑着高头大马披红戴花,娶新纳妾哩。

母亲那几天尤其郁闷,即使温暖的阳光妩媚的照耀,也融化不了她冰冻三尺的脸色。

父亲终于从他自如行走十一年的脚手架上摔下来,折了一条腿。

弟弟再说做梦的时候,母亲紧张得如临大敌。

那件事之后,弟弟似乎长大了,懂事了,轻易不对母亲说又做梦了。

有一天,弟弟又做梦了。

弟弟说,梦见一群人抬着棺材向他走来,无论怎么躲,就是躲不开。

垂头丧气的弟弟说着那个不祥的梦,眼眶里溢满泪水。

母亲竟然有意想不到的兴奋。

她高声朗气地冲着东方升起的太阳喊,好梦!老韦家就要扬眉吐气了。

看到我们可疑的目光,她接着说,棺即是官,材即是财。

看来我们家要有当官的,也要有发财的。

母亲的解梦似乎真的应验了。

之后的岁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不但如愿以偿上了大学,而且官运亨通,几乎二三年一个台阶。

弟弟做生意赚得盆满钵溢,数着数着票子就喊累了。

我和弟弟都很忙,整天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甚至连给母亲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

母亲经常给我们打电话。

母亲在电话那头喋喋不休,突然会问,你们没做梦?对于母亲莫名其妙的问题,我们常常不以为然。

母亲却说,自己做梦了。

母亲做的什么梦?我们没时间问,也没时间听。

母亲好像十分失望,总是唉声叹气地挂上电话。

母亲一个人住在乡下,无数次接她进城,她要么拒绝,要么偶尔来一次,就火急火燎往乡下赶,留也留不住。

家里那些鸡啊鸭啊猫啊狗啊,是她一生永远的牵挂。

母亲牵挂的肯定还有别的什么,母亲不愿说,当儿子的也不好多问。

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我和弟弟才能像模像样地陪伴她老人家一两天。

母亲此时十分高兴,虽然身体渐渐老去,但总能焕发出短暂的活力。

她房前屋后忙里忙外,空闲下来常对我们炫耀她那对梦的研究成果。

比如火是财,水是命。

比如瓜果就是有结果,开花就是烟消云散。

也就是说,梦大都是反的,正的极少。

唠叨完自己的研究成果,母亲会将身子侧过去,谨慎地问弟弟做了什么梦。

弟弟绘声绘色地说做了什么什么梦。

我也会郑重其事地告诉母亲,做梦了,怎么跟弟弟一样喜欢做梦了呢?母亲把身子扭过来,老大,你做梦了?做的什么梦?我像弟弟一样绘声绘色地说做了什么什么梦。

我说的梦虽然与弟弟的梦情节不同,但是非常符合母亲解梦的规律。

母亲听着听着笑了,笑着笑着睡着了。

母亲一头华发,睡姿十分安祥。

(选自《小说月刊》2012年第7期,有删改)7.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母亲在阴天下雨时会阻止弟弟把梦话说下去,因为在她看来,做不祥的梦要等太阳出来一照,灾厄才会消散。

B.“我”厌恶弟弟说他做梦,也不信母亲解梦,这是因为“我”始终认为母亲对梦的认识和理解很无知、愚昧。

C.在母亲看来,父亲从脚手架上摔下来折了腿,是因为弟弟的梦造成的,所以以后弟弟再说做梦,母亲都会很紧张。

D.这篇小说叙写了母亲用自己的方式解梦的故事,体现了一个为孩子着想,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家庭的母亲形象。

E.小说的标题“母亲解梦”既是贯穿小说的线索,又暗示了小说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情怀的理解。

8.小说开头写弟弟“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说他做梦,有什么作用?(4分)9.小说结尾写我与弟弟陪伴母亲过节的情节有什么好处?请从情节、主题和创作技巧等角度中任选两个方面作简要探析。

(6分)10.请根据下面材料语境,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写两个语句构成排比,使文意贯通。

(4分)在中国,饭局之妙不在“饭”而在“局”。

易中天曾说,“政治即吃饭,会不会吃、懂不懂吃、善不善于处理饮食问题,就关系到会不会做人,会不会做官,会不会打仗,甚至能不能得天下。

”他这话并不夸张,有诸多史实可以佐证,如:;;“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消除隐患,换来北宋稳固的政权。

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饭局在历史文化上承担了如此多的功能,朝代的兴衰都能与饭局联系起来。

11.下面一段文字有三处重复累赘,请予以删除(只填序号)。

删除后应简明、连贯、准确,不改变原意。

(3分)13日,雾霾仍未散去,北京已①连续三天达六级②重度污染,空气质量③令人堪忧,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加,④大约占到每日接诊的内科病人的50%⑤左右。

⑥各级各类医院的医生建议呼吸道感染患者,不要在雾天出门,⑦更不要在雾天晨练,以免病情加重。

参考答案1. 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遐-暇 B剜-腕 C咽-噎这三个字都是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

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

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

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中的形声字。

A玷diàn辱 C提dī防 D庇bì祐形声字的误读一般有三种类型:声旁的声母变化;声旁的韵母变化;声旁的声韵母都变化。

辨读形声字需要据声定音。

具体做法:1、小心声旁误导;2、小心韵母误导;3、注重常见形声字的积累;4、在语境中记忆区别。

3.表特定含义;编造故事,以假当真4.着意细微的变化,力求真实感;粗线条描绘,侧面烘托5.西方艺术家把真实视为最高的艺术法则,无论是戏剧、绘画还是小说,都力求真实性;而东方艺术则更懂得读者和观众的心理,大胆地以假当真,超越生活。

6.BD【解析】3.本题考查引号的作用。

引号的作用一般分为三种:表引用的部分,表特定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表讽刺或否定。

根据文章可知,此处表特定称谓。

4.首先注意审题,要求概括,所以必须找出重点叙述的段落然后再加以概括。

另外此题要求的是概括小说家刻画人物的不同方法,这一部分在倒数第三自然段。

5.首先应该理解背道而驰的含义。

背道而驰意思是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此句话的意思在第四自然段中有所论述。

6.A项在第四段中有所交代“其实,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没有任何一个读者或观众会把一部小说当作真实的事件”。

C项西方观众则要冷静、理智的多不正确,他们是怕破坏现场氛围,从钥匙眼里看别人家的事。

E项艺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所以,认为艺术是表现现实生活中没的东西是错误的,他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