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半导体工艺技术及设备设施+PPT
半导体工艺技术及设备设施+PPT
HCl和SiCl4等。
铝的刻蚀:氟化物产生的等离子体不适用于铝的刻蚀, 这是因为其产物AlF3 是不挥发的,不容易被刻蚀设备 的真空设施抽走。 现在的工艺中都采用氯化物, 如SiCl4 、BCl3 、CCl4 等气体与氯气的混合,来进行铝 的RIE刻蚀。铝和氯反应产生挥发性的AlCl3 ,可以被 真空设施抽走
N+
N P+
N+埋层
P
normal bipolar transistor
N+ POLY发射极 P+POLY 外基区
N+埋层
深槽隔离区
P
poly emitter transistor
2、BIPOLAR器件和电路随线条减小改进了速度和集成密 度,但它的性能还取决于纵向结构,因而不完全遵从 MOORE定律。另外BIPOLAR做ANALOG时还要考虑和其 他无源元件的匹配,也影响了集成密度的进一步提高。 BIPOLAR的优势是高FT和跨导,做高精度的ANALOG仍 不可被代替。更完善的工艺是BICMOS。可同时在单片上 实现数字和ANALOG 的混合集成。这可能是在单芯片上 实现系统集成的比较好的工艺。
•值得一提是最近开发的锗硅异质结(HBT)技术。它利用 掺锗的薄层硅外延做基区,多晶硅做发射区。可得到相当 高的FT,许多人预测用硅的HBT 可在微波低频领域内代 替相当部分昂贵的GAAS器件。
3.功率器件主要有3种:
功率晶体管, VDMOS, 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双极晶体管是最通用低成本的功率器件。在200V下, 由于速度和其他性能好,VDMOS逐渐代替功率晶体管。 300V以上到4KV,VDMOS通导电阻过大,IGBT有较 好的电流饱和能力和安全工作区。 功率器件不遵从MOORE定律,虽然采用大直径硅 片有利于降低成本。但功率器件要求硅片减薄表面金 属化,目前只适用6寸片生产。
3.微电子今后面临的竞争: 超大直径硅片。 100纳米以下的光刻。 10纳米的器件。 互连技术。 经济考虑。
A、大直径硅片生产成本比较:
成本/片 成本/CM*CM 300MM 成本/片 成本/CM*CM 自200MM到300MM 成本/片 成本/CM*CM 200mm $2122 $6.76 $3328 $4.71 +17% -30%
直立式热扩散炉示意图
水平式热扩散炉
4.氧化技术: 硅有一个很重要的优点,就是通过硅的氧化,形成氧化 层(SiO2),可以作为元件绝佳的绝缘材料,是硅平面 工艺的基础。 热氧化方法: 低温薄栅氧化: 低温氧化(HCL)可使缺陷密度显著减少,但T<1000℃氧 化时膜的钝化效果差,T>1080℃时钝化作用就比较明
5.CVD: CVD技术是指一种或数种物质的气体以某种方式激活后, 在衬底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并淀积出所需的固体薄膜的 生长技术。 CVD技术分类: 常压CVD-APCVD (Atmospheric Pressure CVD); 低压CVD-LPCVD (Low pressure CVD); 等离子体增强CVD-PECVD (Plasma Enhanced CVD)。 此外还有Metal CVD等。
光刻材料:光刻版(掩模版)、光刻胶、显影液。 光刻设备:涂胶机、对准/曝光机、显影机。 光刻步骤:涂胶、对准/曝光、显影。 光刻环境:洁净室、黄光室。
光刻的工序流程如下: 表面处理----涂布增粘剂(HMDS)----涂胶----前烘-----暴光--暴光后烘烤----显影----后烘----(腐蚀或者注入)----(去胶)。
光刻机是最重要的半导体设备。分接触光刻机,投影光刻 机,分布重复光刻机(STEPPER).亚微米光刻多用stepper, 它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光学系统的数据孔径和光源的波长, 光源波长越短,光刻机分辩率越高。上图显示当前最新光 刻机(G-line,I-line,248nm,193nm,)的光源波长范围。
3.扩散技术: 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杂质按要求的浓度和分布掺入到半 导体材料中,达到改变材料的电学性质,形成半导体器 件的目的,称之为“掺杂”。 掺杂的方法很多,在IC制造中主要用扩散法和离子注入 法。 高浓度深结掺杂采用热扩散法,浅结高精度掺杂用离子 注入法。 半导体器件制造中常用的掺杂杂质有:P、B、As、Sb。 扩散工艺设备的结构和配置与氧化设备是大致相同的。 它的加热炉管,控制系统,装片系统及石英系统均与 氧化系统一样。
有些Si3N4膜(如金属层间介质,钝化层等)是用PECVD 式淀积的。温度约250-400℃。
PECVD Si3N4中含有氢,工艺条件不同含氢量约在7~30 %之间。这是因为等离子体中的氢原子在淀积过程中 分别与未饱和硅原子及氮原子键形成Si-H及N-H等键的 结果。 钨的CVD工艺:在IC元件尺寸愈来愈小,集成度愈来愈 高(多层金属化)情况下,原被用来填充接触 (contact、Via)通道之PVD-AL无法完全填入,常造 成接触电阻过高而使元件失效。对孔填充能力较佳的 MCVD工艺成了替代PVD-AL的重要选择,其中钨淀积 最被广泛使用目前使用的WCVD有两种:大面积钨淀 积工艺(Blanket WCVD Process)和选择性钨淀积工艺 (Selective WCVD Process)。
显了。可用两步HCL薄栅氧化工艺: 30 20 60 210 650℃→900℃ O2→900℃ O2+HCl→1100℃O2+HCl→650℃
• 这样做兼顾了低温氧化缺陷密度小和高温退火钝化效 果好的特点,改善大面积击穿特性,形成质量更高的 SiO2膜。 局部氧化。局部氧化,Si3N4掩蔽的选择性氧化,减少氧化物 台阶—半等平面工艺。 高压氧化,特别适于生长厚氧化层。 常见的热氧化设备主要有水平式和垂直式两种,和扩散设备 一样。
6.外延: 外延是在单晶衬底上生产一层单晶膜的技术。新生长的 单晶层按衬底晶相沿伸生长称外延。 外延分类: 气相外延—常用. 液相外延—三五族. 固相外延—熔融再结晶. 分子束外延—MBE—超薄. 化学气相淀积—CVD 多晶. 常用气相外延有两种:
氢还原法: SICL4 +H2----------SI+HCI 实际上,有些厚外延用SIHCL3,SIH2CL2 做原料。 硅烷热分解法: SIH4----SI+2H2 外延的掺杂剂有烷类 PH3,ASH3,B2H6,BBR3,POCL3,ASCL3。
常用CVD淀积工艺 SiO2/PSG/BPSG:(APCVD,LPCVD)淀积SiO2的反应材料 有SiH4和TEOS(Tetra Ethyl Ortho Silicate)。 PSG和BPSG: 在淀积SiO2的反应材料中加PH3、POCL3、 PO(CH3O)3(TMP)可淀积出PSG;加B2H6、 B(C2H5O)3等可淀积出BPSG。 Poly淀积(LPCVD): 温度低(600~650℃);均匀性好;台阶复盖好;生 产率高(成本低). Si3N4:在LPCVD Si3N4的淀积工艺中,通常都使用以 SiH2CL2(DCS)为主的反应物,来进行Si3N4淀积。温度 约700-800℃,压力约数百mTorr。
B。经济竞争。 投资成本指数增加: 700M(1995) 3B(2001) 24B(2010) 4、小结:预计。直到2030N年半导体产业还会有强劲的 发展。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关键产业之一。专家预测。 二十一世纪前几十年。电子产业将超过汽车,钢铁, 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而半导体将在其中占三分之一。
二、半导体技术和产品:
湿法刻蚀: 刻蚀硅和多晶硅的湿法刻蚀采用的是硝酸和氢氟酸的混 合液,也可以采用含KOH的溶液来刻蚀硅。 由于氢氟酸可以在室温下与二氧化硅快速地反应,而不 会刻蚀硅或多晶硅,因此是二氧化硅刻蚀的最佳选择。 在实际的应用中都是采用稀释过的氢氟酸溶液,或添 加了氟化氨(NH4F)作为缓冲剂的混合液。 氮化硅可以用加热的(约180℃)磷酸溶液来刻蚀。 铝或铝合金的湿法刻蚀主要是采用加热的磷酸、硝酸、 醋酸和水的混合液来进行。加热温度大约在30~60℃之 间。
2.刻蚀: 刻蚀是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去除光刻显影后暴露出来 的薄膜,把光刻胶上的图形转移到薄膜,使薄膜具有 光刻版一样的图形。 刻蚀技术主要分两种:一是湿法刻蚀,另一是干法刻蚀。 前一种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来进行薄膜的刻蚀,后一 种则主要利用物理作用(但也有化学反应)来进行薄 膜的刻蚀,因采用气态的化学气体,所以被称为干法。
半导体工艺技术及设备设施
半导体工艺技术及设备设施 一、半导体产业及其发展趋势 二、半导体技术和产品 三、半导体工艺和工艺集成 四、半导体产业及相关设施、设备
1.半导体产业已成21世纪关键产业
2.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有赖它的技术进步。
A、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
每3年增长目标 芯片面积 1.5倍 最小线条 减少30% 芯片密度 4* 芯片速度 1.5倍 单管成本 减少50% FAB成本 2* 基于MOORE定律 2010 14CM*CM(DRAM) 50NM 64G DRAM 50GHZ UP 10E-7 $23B
CMOS 单元剖面图(单多晶,单层金属)
p o l y
p o l y
NMOS
PMOS
PMOS
MMOS
负 压 电
双 晶 栅 构 存 多 叠 结 的 储 元 单
N阱
P型 底 衬 用 16M BIT 于 FLASH存 器 储 单 元
深 N阱
深 N阱
2.BIPOLAR器件
P+ N+发射区
基区 N 外延 N P+ N+
POLY 发射区 SIGE外延层
SIGE HBT 器件 结构
N/N+外延
S
S i O 2 poLY POly N + N +
P +
P +
N _
N+ D V D M O S
S
SiO2 pol Y P O Ly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