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北宋诗人对七绝诗体的认识_周子翼

论北宋诗人对七绝诗体的认识_周子翼


云 “: 四句之诗 ,谓之绝句 ,宋人不解 ,乃云是截律诗 梁时已有之证据 。然《南史》为唐人李延寿修撰 ,是
首尾 。”[ ] ( P ) 又云 “: 唐时律诗 、绝句皆入歌喉 ,及 否着唐人痕迹 ? 不得而知 。李延寿是贞观时期人 ,
变为诗余 ,则所歌者皆诗余 ,而诗不可歌 。故陈彭年 则贞观时期人已知绝句诗体是可信的 。陈子昂在
归不归 。”诗的平仄已经符合后来近体诗的格律 ,只 桑 。飞云阁上春应至 ,明月楼中夜未央 。”这首七绝
是二三句失粘 ,这样的诗体形式在七绝中被称为折 四句皆对 ,二三句失粘 。有的失粘 ,同时又有似对非
腰体 ,历代不乏此格 。必须指出 ,上述北齐魏收的 对的句式 。如王勃《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 ,
误理解 。此类论述涉及问题有二 :一是北宋诗人认为七绝乃截律而成 ;二是北宋七绝不像唐代入乐而歌 。其评述
似是而非 。
关键词 :北宋诗人 ;七绝诗体 ;缘起 ;体认
中图分类号 : I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X( )
北宋七绝风格变唐人音情婉转为槎丫生硬 ,后 者 。”[ ] ( P ) ①逯钦立的说法是否准确很难说 ,因为
缘起 ,也关乎北宋诗人对七绝诗体之认识 。本文试 最早以“绝句”标题七言四句 ,见于杜甫 ,如其《三绝
为辨析 ,谨祈方家教正 。
句》《、戏为六绝句》等 ② 。
魏晋民间歌谣就有七言四句的形式 ,四句均押 ,

或押仄声 ,或押平声 。如曹魏时期的《行者歌》“: 青
槐夹道多尘埃 ,龙楼凤阙望崔巍 。清风细雨杂香来 ,
作七律 ,七律亦可作七绝 。[ ] ( P ) ①
属体 ,对仗体 (或前两句对 ,或后两句对 ,或四句皆对
吴乔在此所举七古诗例实为王夫之所言之歌行 。王 等) ,在北宋七绝中都可以看到 。如折腰体 ,以宋诗
夫之 、吴乔等认为七绝自歌行中来 ,是就歌行后四句 风格代表苏轼所作数例为证 :
为全篇之警策 ,能独立成篇的意义上来说的 。如吴
鸯 。无事教渠更相失 ,不及从来莫作双 。”其二 “: 杂 和南朝时期梁简文帝等人与文人雅聚创作诗歌的情
树本唯金谷苑 。诸花旧满洛阳城 。正是古来歌舞 形相彷佛 。情境相似 ,文化底蕴也还是南朝的延续 ,
处 。今日看时无地行 。”四首诗的第三句都不入韵 , 所以风格相距不远 ,形式上也自然是对前代的继承 。
论》 年第 期 。
116
式 ,有所不同的是第一句不一定入韵 。如北齐魏收 这些题材在初唐歌行中并不多 ,有些毫不涉及 ,而这
的《挟瑟歌》:“春风婉转入曲房 ,兼送小苑百花香 。 些题材恰恰是南北朝时期五言四句 、七言四句的联
白马金鞍去未返 ,红妆玉筯下成行 。”南朝梁简文帝 句 、断句诗体所具有的 。检《全唐诗》,初唐七绝中 ,

七绝在唐代多入乐可歌者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 安西》被谱为《阳关三叠》歌唱 。杨慎《词品》“: 唐人 绝句 ,多作乐府歌 ,而七言绝句随名变腔 ,如《水调 歌》《、春 莺 转 》、《胡 州 》、《小 秦 王 》、《三 台 》、《清 平 调》《、阳关》《、雨霖霖》,皆是七言绝句而异其名 ,其 腔调不可考矣 。”[ ] ( P ) 任半塘《唐声诗》考索唐人七 言四句诗可歌调名有 种 。当然唐代七绝也并非 均为可歌之声诗 ,北宋张唐英《蜀梼杌》:
七绝与七古可相收放 ,如骆宾王《帝京
定远之言指责宋人误认七绝为律诗之截句 ,是持论
篇》,李峤《汾阴行》,王泠然《河边枯柳》,本
有偏 ,且批评乏据 。
意在末四句 ,前文乃铺叙耳 。只取末四句 ,
北宋七绝在形式上与唐人没有任何区别 ,唐代
便成七绝 。七绝之起承转合者 ,衍其意可
七绝中的折腰体 ,押仄声韵的古体 ,一句一意不相连
陌上花开蝴蝶飞 , 江山 犹是 昔人 非 。 遗民几度垂垂老 ,游女长歌缓缓归 。
陌上山花无数开 , 路人 争看 翠骈 来 。 若为留得堂堂去 ,且更从教缓缓回 。
生前富贵草头露 ,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 作迟迟君去鲁 ,犹教缓缓妾还家 。 味其诗情韵舒缓 ,当是配合曲调含思宛转的需要 。 又苏轼作《阳关曲三首》:
亦如诃佛丹霞老 ,却向清凉礼白毫 。《( 次
诗 首 ,题材分为应制 、奉和 、送别 、咏物等四类 。
韵答张天觉二首》其二)
① 案 :吴乔此处有误 ,骆宾王《帝京篇》结尾是 “: 汲黯薪逾积 ,孙弘阁未开 。谁惜长沙傅 ,独负洛阳才 。”这不是七绝的形式 。 117
溪声便是广长舌 , 山 色岂 非清 净身 。 夜来八万四千偈 ,他日如何举似人 。《( 赠 东林总长老》) 押仄声韵的古体七绝 ,以黄庭坚所作为例 :
一 。元人范梈认为 “: 绝句者 ,截句也 ,或前对 ,或后 经年 。”这些七绝每句平仄都合律 ,只是有些作品失
对 ,或前后皆对 ,或前后皆不对 ,总是截律之四句 。” 粘 ,这无疑是七绝在律化过程中的形态 。中唐李汉
[ ] ( P ) 明人高棅认为七绝源于乐府 ,其《唐诗品汇》 编辑《韩昌黎集》时 ,凡绝句均归入律诗类 。这是七
年第 总第
期 期
齐鲁
QILU J
学刊OURNALFra bibliotek No .
General No .
论北宋诗人对七绝诗体的认识
周子翼
(南昌大学 中文系 ,江西 南昌
)
摘 要 :对北宋七绝审美风格迥异于唐人的原因 ,清代一些诗评家将其归结为北宋诗人对七绝诗体源起的错
第一句或入韵或不入韵 ,这和后来七绝诗体的押韵 略有不同的是 ,初唐七绝句式大多符合律诗平仄 ,但
方式是相同的 。隋代无名氏《送别诗》“: 杨柳青青着 大量使用对偶句式 ,二三句失粘的折腰体很多 。如
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 上官仪的《春日》“: 花轻蝶乱仙人杏 ,叶密莺啼帝女
五言绝句自五言古诗来 ,七言绝句自
从初唐七绝的题材 、形式与其前七言四句诗相比可
歌行来 ,此二体本在律诗之前 ; 律诗从此
以看出 ,七绝诗体的缘起受民间歌谣 、乐府诗的影
出 ,演令充畅耳 。[ ] ( P )
响 ,王夫之 、吴乔等将其缘起归到歌行既失之片面 ,
《围炉诗话》卷二对七绝源于七古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 也有些牵强 。吴乔提出七绝起源于歌行 ,而引述冯
《夜望单飞雁》“: 天霜河白夜星稀 ,一雁声嘶何处归 。 《安乐公主宅夜宴》《、夜宴安乐公主宅》《、公主宅夜
早知半路应相失 ,不如从来本独飞 。”北周庾信《代人 宴》《、夜宴安乐公主新宅》这样类似诗题的七绝就有
伤往二首》其一 :“青田松上一黄鹤 ,相思树下两鸳
首 ,显然是皇家贵族邀请文人雅聚时的产物 ,这
平生脊骨硬如铁 , 听 风听 雨随 宜说 。 百尺竿头放步行 ,更向脚跟参一节 。《( 题 竹尊者轩》)
紫极宫中三百楹 , 道 人独 藏一 神屋 。 开轩纳息星月明 ,时有白云来伴宿 。《( 龟 壳轩》)
谁居空闲扇橐钥 , 情 与无 情并 时作 。 是声皆自根极来 ,更莫辛勤问南郭 。《( 秋 声轩》) 至于北宋七绝中各种形式的对仗式 ,是为常见 ,无须 举证 。
绝句一名在六朝以前史书中并无记载 ,而此前 土上出金火照台 。”东晋的《豫州耆老为祖逖歌》“: 幸
诗题中有绝句之称者 ,都是五言四句 ,但诗题或为后 哉遗黎免俘虏 ,三辰既朗遇慈父 。玄酒忘劳甘瓠脯 ,
人所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 何以咏思歌且物 。”民谣的七言四句形式 ,在南北朝
中收《古绝句四首》,逯氏在题下作案语云 “: 六朝人 开始出现第一 、二 、四句押韵而第三句不押韵的情
有断句体 。尚无绝句名目 。四首盖后人附入《玉台》 况 。而此时文人诗中也有七言四句同样的押韵方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 :周子翼 ( —) ,男 ,江西湖口人 ,文学博士 ,南昌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 ① 以下所引魏晋南北朝隋代诗均出此 ,不再出注 。 ② 关于绝句诗体形成的论述 ,可参看葛晓音《论初盛唐绝句的发展 ———兼论绝句的起源和形成》一文 ,载《文学评
世诗学批评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其 该书录梁简文帝诗有《夜望浮图上相轮绝句诗》和
中有些人认为这与北宋诗人对七绝诗体缘起的认识 《咏灯笼绝句》等 ,并没有依据说诗题是否是原始形
与唐人不同 ,以及北宋七绝不入乐而歌等诸因素有 态 。《南史 ·梁简文帝本纪》载 “: 诵其连珠三首 ,诗
关 。如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卷一中引冯定远之言 四篇 ,绝句五篇 。”[ ] (卷八 ,P ) 此绝句之名在南朝萧
118
作《畲田词》五首 ,第五首云 “: 畬田鼓笛乐熙熙 ,空有 歌声未有词 。从此商于为故事 ,满山皆唱舍人诗 。” 可知王禹偁是依商州百姓劳动时所唱之音调而作 , 是曲调在先而唱词后作 。又苏轼出守杭州 ,作《陌上 花》三首 ,诗有引言云 :
游九仙山 ,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 老云 :吴越王妃 ,每岁春必归临安 ,王以书 遗妃曰 “: 陌上花开 ,可缓缓归矣 。”吴人用 其语为歌 ,含思宛转 ,听之凄然 ,而其词鄙 野 ,为易之云 。 苏轼所作显然是为了取代里中所唱《陌上花》之词 , 故其作必然入乐 ,此曲调在前而作诗在后之又一例 。 其全诗体制与七绝无异 :
溪山雪月两佳哉 , 宾主 谈锋 夜转 雷 。
乔所举李峤的《汾阴行》最后四句 :“山川满目泪沾
犹言不见戴安道 ,为问适从何处来 。《( 雪
衣 ,富贵荣华能几时 。不见只今汾水上 ,唯有年年秋
溪乘兴》)
雁飞 。”确实可以独立成为一首七言绝句 。但是初唐
驭风骑气我何劳 , 且要 长松 作土 毛 。
七绝创作情况却不完全吻合这个观点 。初唐七绝存
受降城下紫髯郎 , 戏马 台前 古战 场 。 恨君不取契丹首 ,金甲牙旗归故乡 。《( 赠 张继愿》)
济南春好雪初晴 , 行到 龙山 马足 轻 。 使君莫忘霅溪女 ,时作阳关肠断声 。《( 答 李公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