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理学PPT教学课件

法理学PPT教学课件

7
理的准则。
第三节 法的本质
一、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二、法的最终决定因素——物质生活条件
无论是法或他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而这种社会 经济关系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法并不是消极地反映经济条件,相反地它 对经济条件有反作用。
三、经济以外因素对法的影响
8
经济以外因素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文 化、历史传统、民族、宗教、习惯等等。
正义泛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观点、行 为、事业、关系和制度等。
10
从实质上讲,它指一种建立在一定经济基 础之上的观念形态。
不管哪类正义,都是历史的、相对的、阶级的 概念。但也存在人类社会普遍接受的正义观念。
三、利益的概念 通常指好处,或某种需要或愿望的满足,
利益有不同分类法。
11
第二节 当代中国法与正义、利益关系的 理论与实践
16
1、片面认识 如:法只是指法律条文,法是“国家意志”的体
现 2、错误认识
如:法是“专管老百姓”的;“法就是刑” 三、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17
第四章 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法的起源与未来
一、法的起源 (一)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和行为规则 (二)法的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三)法的产生的共同规律及其原始社会习惯的主 要区别 二、法的未来
12
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4、善于选择最佳方案 三、正确理解共同富裕、两极分化与社会公平 1、共同富裕 2、两极分化 3、社会公平 四、一些实例 五、正确认识法在调节正义与利益关系中的作用 1、立法、执法、司法的积极作用 2、法的作用也是有限制的
13
第三章 法的作用 第一节 法的作用的概念
一、法的作用的含义 指法对个人以及社会发生影响的体现。
法的作用: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
二、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关系 规范作用从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这一特征来讲; 社会作用从法的本质和目的来讲; 两种作用相辅相成,具有手段和目的的关
14
系。
第二节 法的规范作用的体现
一、指导作用 即对本人的指引。
二、评价作用 即判断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
6
(1)确定性规则,即明确规定一定行为规则, 不必再援用其他规则。
(2)委托性规则,即这种规则并未规定行为 规则,而规定委托其他机关加以规定。
(3)准用性规则,即并未对顶行为规则,而 规定参照、援用其他法律条文或其他法规。二、法 律概念
法律概念是法律上规定的或人们在法律推 理中通用的概念。
三、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是法律上规定的用以进行法律推
一、当代中国利益关系的特别复杂性 这种特别复杂性归根结底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国
庆决定: 1、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2、中国是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 3、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体制改革 4、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和个人的心理因素的变化 二、法律在调节正义与利益关系时的评价标准 1、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 2、兼顾多数利益与少数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
第四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一、工人阶级领导下全国人民意志的体现。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
9
第二章 法的价值——正义与利益 第一节 法的价值、正义与利益的概念
一、法的价值的概念 法的价值指以下三种含义: (1)法促进哪些价值; (2)法本身有哪些价值; (3)在不同价值之间发生矛盾时,法根据什 么标准进行评价,或称法的评价标准。 二、正义的概念
三、教育作用 即通过法的事实而对一般人行为的积极影响。
四、预测作用
15
即依靠法律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如何行为 五、强制作用
即对违法者行为的制裁。
第三节 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
一、识社会主义法的作用
一、法的作用的重要性 二、对法的作用的一些片面和错误的认识
法理学
0
第一编 法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 法的概念
第一节 法的基本特征
一、法、法律的词源和词义 (一)词义的演变 《说文解字》 法→ (二)广义的法律和狭义的法律 广义的法律指法律的整体; 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所制定的法律。 (三)动态法和静态法
1
二、法的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 (一)法的本质和现象 本质指事物的内在联系→抽象思维 现象指事物的外在联系→感观可感知 (二)法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4
行为模式(2)法律后果:指法律对具体法律意义的行为赋予 授权性规某范种:结可果以。这样行为
励性规范2、行为模式 ②容(许1性)规授范权性规范:可以这样行为
义务性规①范鼓:励性规范 ②容许性规范
法律后果(2①)肯义定务性性法规律范后:果 ①命②令否性定规性范法:律应后该果这样行为 ②禁止性规范:不应该这样行为 3、法律后果 ①肯定性法律后果 ②否定性法律后果
是指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标准和 方向。 2、法的一般性(概括性) (1)法是一种抽象、概括的规定 (2)它的生效期间是反复适用的
3
(3)它意味同样情况同样适用 (二)法由国家制定和认可 (三)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 (四)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第二节 法的要素
一、法律规则(规范) (一)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 1、法律规范 (1)行为模式:从大量实际行为中概括出来作为 行为的理论抽象、基本框架或标准。
第二节 法的变化
一、我国法理学中对法的历史发展的理解
5
4、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关系 (三)法律规则的分类(按性质分) 第一、按行为模式,分为授权性、命令性和禁止性 第二、调控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第三、强行性规则与任意规则 强行性规则指不问个人意愿如何必须加以适用的规则。 任意性规则指适用与否由个人自行选择的规则。 第四、确定性规则、委托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阶级性、人民性来加以区别 (三)法的内容和形式
内容是事物或系统的内部要素、过程的 有机统一,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形态。
法的内容和形式之分,仅在一定范围和 一定关系上才是确定的。
2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适 合内容的形式促进内容的发展,反之,不适合内容 的形式阻碍内容的发展。 三、法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现象的基本特征 (一)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 1、法的规范性(普遍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