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截止目前海西经济开发区包
括:福建福州市、厦门市、漳州 市、泉州市、龙岩市、莆田市、 三明市、南平市、宁德市以及浙 江温州市、丽水市、衢州市;江 西上饶市、鹰潭市、抚州市、赣 州市;广东梅州市、潮州市、汕 头市、揭阳市共计20市。
海峡西岸经济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 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具 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 主体地位,在对台交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宣讲提纲
2011、10、12
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个概
念在2004年1月初举行的福建省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首次被完整、 公开地提出。2006年两会期间, 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字 样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和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 2009 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 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 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 24号。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基本情况
1、规划批准的时间:2011年3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 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发展规划》
2、规划区域范围 :福建省全境以及浙江省温州市、衢 州市、丽水市,广东省汕头市、梅州市、潮州市、揭 阳市,江西省上饶市、鹰潭市、抚州市、赣州市,。
3、规划陆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4、规划期 :2011年至2020年 5、规划包含的内容:共12章(约26600字) 6、规划最核心内容:先行先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以 下简称《意见》)。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着眼全局,在两岸 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关键 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标志 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区。以闽江、九龙江、晋 江、汀江(韩江)、瓯江等为主要水生生态廊道,以 武夷山脉和洞宫山-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两大山 脉为核心的生态功能保护带,
二、准确把握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 空间布局
二是总体布局上提出,统筹区域发展空间布局, 加快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互补、错 位发展的“一带、五轴、九区”网状空间开发 格局。
一带:加快建设沿海发展带
五轴:以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为龙 头,依托铁路、高速公路,由沿海地区向内地 辐射,带动沿线地区发展,形成以点带面、联 动发展的新格局。
二、准确把握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 空间布局
1、福州-宁德-南平-鹰潭-上饶发展轴 2、厦门-漳州-龙岩-赣州发展轴 3、泉州-莆田-三明-抚州发展轴 4、温州-丽水-衢州-上饶发展轴 5、汕头-潮州-揭阳-梅州-龙岩-赣州发展轴
机遇: 一是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 二是两岸交流合作全面推进 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挑战: 一是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
和产业素质有待提升 二是区域中心城市实力还比较弱 三是港口资源开发利用还不充分,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
后 四是区域内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海岛、水库库
区建设 2、把握一个主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 3、坚持六个着力: 一是着力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共赢; 二是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和水平; 三是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四是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五是着力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六是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海峡西岸经济
四是生态优美之区
二、准确把握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 空间布局
从空间结构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进行布局,是《海西 规划》的一个突出亮点。
一是按照功能区划分 ,海峡西岸经济区分为:
1、东部沿海临港产业发展区。
2、中部、西部集中发展区。中部以丽水-南平-三明-龙 岩-梅州、西部以衢州-上饶-鹰潭-抚州-赣州等中心城 市为支撑点,形成以点状分布的增长极。
二、准确把握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 空间布局
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进一步解放 思想,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快推进海峡西 岸经济区建设。通过持续努力,到2020 年பைடு நூலகம் 峡西岸经济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文化更加繁 荣,社会更加和谐,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一是科学发展之区
二是改革开放之区
三是文明祥和之区
区等地区发展基础薄弱,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五是促进要素合理流动的制度环境和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六是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创新,改革攻坚的任务仍比较繁重
二、准确把握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 空间布局
指导思想:抓住两大机遇、把握一个主题,坚持六个着力 1、抓住两大机遇: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
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
二、准确把握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 空间布局
战略定位:《海西规划》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四 大战略定位,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明确了海峡西 岸经济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 作用。 一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 二是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三是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四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二是凸显了福建在海西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给予 了重大政策支持。
三是福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赋予了全 省广大干部群众光荣的使命和责任。
一、准确把握重大意义和发展基础
一是优越的区位条件 二是良好的资源环境和人文优势 三是独特的对台合作优势 四是率先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 五是较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机遇与挑战
如何学习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一、准确把握重大意义和发展基础 二、准确把握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 三、准确把握主要任务 四、准确把握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准确把握重大意义和发展基础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国发展大局、祖国 和平统一大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支持福 建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海西建设决策 部署的进一步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