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详析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详析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详析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一、主干知识解析:
1.陆地自然带的存在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体现,其形成是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自然带的形成,如下思维简图:
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分布对照图,如下图:
①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气候内部是温带荒漠带;
②热带草原带带又叫萨瓦纳带;
③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热带季雨林带;
④同一气候类型对两种自然带,该种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气候,两个自然带分别是温带荒漠带(内部)、温带草原带(外部);
⑤两种气候类型对应同一个自然带,这两种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同一自然带指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⑥亚欧大陆的中纬度自然带呈现阔叶林、草原和荒漠的对称分布;
⑦亚欧大陆同为亚热带,东西两岸的自然带植被叶面存在差异:一个是常绿阔叶林、一个是常绿硬叶林;
4.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如下结构图:
5.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地区差异
①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在低纬和高纬表现明显,自然带南北更替,东西方向沿伸;
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在中纬度表现明显,自然带东西更替,南北方向沿伸;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中低纬的高山表现明显。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与山地所处的纬度、山地海拔高度、坡向等因素有关。

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分布的自然带相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该地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6.地理环境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表现
①某些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例如:南半球大陆上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是因为,南半球同一纬度(56°S~65°S)的地方是海洋(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
②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例如:南美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因受地形影响,处于西风的背风处,成为温带荒漠带(影响因素是地形起伏)。

③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例如:南北美洲西沿海地区,各自然带紧逼西海岸分布,其空间分布范围受到极大约束,而且与东部地区的自然带割断,这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分布于美洲大陆西部沿海地区的结果。

④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

例如,荒漠中呈现斑块状分布的绿洲,这是由于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所形成的。

我国天山麓地带众多绿洲呈斑块状散布于干旱地区,形成了与周围温带荒漠截然不同的景观,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二、高考考查方式
1.对世界陆地自然带进行空间识别,根据其分布特点说明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2.以自然带为切入点,考查气候类型、土壤及植被的有关知识;
3.通过自然带特征进行空间定位,考查所在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4.考查自然带的影响因素,对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进行成因分析;
5.结合气温、降水因素考查其雪线的影响;
6.考查自然带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的相关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