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学生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学生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
《过小孤山大孤山》
一、解释下列加点实词
1.及抛江
..过其下:
2.杰然特起
..:
3.舟行颇迟.:
4.二山东西相望.:
5.已非它山可拟.:
6.鸥鹭灭没
..:
二、写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2.实不然.也:
3.杰然.特起:
4.盖以.此得名:
5.皆以.杏仁澄之:
6.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7.信.造化之.尤物:
8.自数十里外望之.:
9.徙倚久之.而归:
10.岸土赤而.壁立:
三、指出词类活用用法及意义
1.宝装
..屏风:
2.皆名.天下:
3.上.干云霄:
4.南.望彭泽、都昌诸山:
5.掠江东南
..去:
6.岸土赤而壁.立:
7.晚.泊沙夹:
四、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今义
1.自舟中望山,突兀
..而已:
2.与江山相发挥
..:
3.舟人指点
..岸如赪:
五、翻译下列句子
1.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2.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chēng]者也:
3.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庖丁解牛》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2. 莫不中.音
3.乃中《经首》之会.
4. 进.乎技矣
5.批大郤,导.大窾 6.因.其固然
7.如土委.地
二、解释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③视为止,行为迟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乎乎
①技盖至此乎②进乎技矣
③依乎天理④而况大軱乎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①奏刀騞然②因其固然
③虽然,每至于族……④怵然为戒

①合于《桑林》之舞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④虽然,每至于族

①官知止而神欲行②而况大軱乎
③提刀而立④善刀而藏之 (连词,表承接。

)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
古今异义
虽然古:今:
至于古:今:
四、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臣之所好者,道也
2.技经肯綮之未尝
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4.视为止,行为迟
五、理解下列成语
①游刃有余:现在使用他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②目无全牛: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③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

踌躇,现在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

踌躇满志,现在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④切中肯綮:肯,骨间肉。

綮,结合处。

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

现在指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⑤庖丁解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项羽之死》
一、解释下里加点的词语
1.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
2.力拔.山兮气盖.世: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虚词
乃:平明,汉军乃.觉之左,乃.陷大泽中
乃.有二十八骑乃.自刎而死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特点
(1)项王军壁.垓下:(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3)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4)期.山东为三处:(5)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6)项王则夜.起:(7)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四、说明下列文言句式特点
1.饮帐中
2. 左,乃陷大泽中
3.籍独不愧于心乎?
4.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5.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6.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7.汉骑追者数千人
8.所当者破
9.然今卒困于此
10.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固定结构
1.无以渡
“无以”,固定结构。

由动词“无”加介词“以”构成,没有用来...的办法译:没法渡过去
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何……为”,固定结构,表示反问。

意思是:“为什么还要……呢!”
3.独不……乎?
表示反问。

意思是:“难道不……吗?”
籍独不愧于心乎?(《项羽之死》)
《阿房宫赋》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蜀山兀.,阿房出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4.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5.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二、解释下列虚词:
1.焉
(1)盘盘焉,囷囷焉 (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而
(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3)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3.其
(1) 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 (2) 使六国各爱其人
三、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隔离
..天日:古义:今义:
2.钩心斗角
....:古义:今义:
3.气候
..:.古义:今义:
4.经营
..:.古义:今义:
5.精英
..:古义:今义:
6.可怜
..:古义:今义:
四、说明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1.骊山北
...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3.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4.朝.歌夜.弦
5.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6.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7.族.秦者秦也
8.六王毕,四海一.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五、解释下列多义词
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⑤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2.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④陶渊明独爱菊
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③留取丹心照汗青
4.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5.缦:①廊腰缦回②缦立远视
6.尽:①一肌一容,尽态极妍②奈何取之尽锱铢
③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④触草木,尽死
六、说明下列文言句式特点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
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4.秦人不暇自哀
5.戍卒叫,函谷举
《方山子传》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犹见于眉间
2.前十有九年
3.往往阳狂垢污
4.方山子傥见之与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义
1.欲以此驰骋
..当世
2.使从事
..于其间
3.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
..至此者
三、指出下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
①闾里之侠皆宗.之②余既耸然异.之
③见方山子从.两骑④岁.得帛千匹
⑤亦足以富乐
..⑥方山子怒.马独出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
1.①过岐亭,适.见焉②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③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④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2.①方屋而.高②何为而.在此?
③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④使骑逐而.射之
五、指出下面句式类型
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②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③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④徒步往来山中
《大铁椎传》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不知何许.人也
2.杀三十许.人
3.工.技击
4.故尝与过.宋将军
5.貌甚寝.
6..如锁上练.
7.引.之长丈许8.扣.其乡及性字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祸且.及汝
2.人以.其雄健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特点
1.客初至,不冠.不袜.
2.夺其物,故仇.我
3.吾欲护汝,则不快.我意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1.七省好事者皆来学:古义:今义:
2.子灿见窗户
..皆闭:古义:今义:
3.而腰多白金
..:古义:今义:
4.力请.客:古义:今义:
五、不足下面句子的省略成分与遇宋将军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