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 89)
《饮用水标准》GB5749 – 85
《土壤环境质标准》(GB15618 - 1995)
《土壤肥力标准》
为了促进生产者 增施有机肥,提高 土壤肥力,生产AA 级绿色食品时,转 化后的耕地土壤肥 力要达到土壤肥力 分级l-2级指标 (见附录A)。生 产A级绿色食品时, 土壤肥力作为参考 指标。
畜禽饲养
水产养殖
食品添加剂使用 准则
初级农产品标准 绿色食品 产品标准 加工产品标准 生物学要求 标志设计使用规范 水产养殖用药使 用准则
食品加工
感官要求
理化要求
标签标准GB7718-94 绿色食品 包装、标签、 储运标准
包装标准
储运标准
《绿色食品标志 使用申请书》、 《企业生产情况 调查表》
中国绿色食品的认证程序图
地下水 B: 产地的常年降雨量是否满足灌溉需要,或开采地下水是否造成环 境的负面影响(如地面下沉、水污染等) C: 人畜饮用水、灌溉水的水质感观如何 D: 产地是否有污水灌溉历史
2. 内源污染调查
(1)肥料 调查肥料的种类和配方施肥情况,化肥的品种,有机肥的品种,施 肥水平,是否使用污泥肥、垃圾肥、矿渣肥、稀土肥等情况。通过调查, 对照绿色食品产地所规定的肥料使用准则进行评估。 (2)植物保护 调查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手段,是否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学农药的 品种、数量,农药的安全使用情况。病虫草害发生、变化历史调查,是 否出现过重大病虫害,如何控制等。通过调查,对照绿色食品有关农药 的使用准则进行评估。 (3)农用塑料残膜 调查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历史,实测土壤残膜状况及残膜量。 (4)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调查全价饲料的组成,饲料添加剂中的有害物含量等。 (5)农业废弃物 秸秆的量及处置情况;人、畜禽粪便的量及处置情况;加工业下脚 料的量及其处置情况。 (6)农业生物物种 重点调查是否有转基因物种。
第三,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养殖区附近无污染 源(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养殖区生态环境良好,达到绿色食 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第四,海水养殖区应选择潮流畅通、潮差大、盐度相对稳定 的区域,注意不得靠近河口,以防洪水期淡水冲击,盐度大幅度 下降,导致鱼虾死亡,以及污染物直接进入养殖区,造成污染。 第五,交通方便。
(1) 污染源调查
A: 产地周边环境:工业、交通、居民村落等的布局 B: 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类型、种类,排放方式和排放量 C: 污染物进入产地的路径
(2) 空气质量调查
A: 污染源与常年主导风向、风速的关系 B: 空气污染物对植物污染的症状调查 (SO2, 氮氧化合物,氟化氢)
(3) 水质调查
A: 污染源的污水是否进人绿色食品产区的地面水,或是否影响产区的
表 3-2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评价参数 环境要素 空气 水质 评价参数 SO2,NOx,TSP,氟化物等 无机污染物(pH 值,DO, F, CN, Hg, Pb, As, Cr 等);有机污染物(BOD5, 有机氯等);细菌学指 标(大肠杆菌、细菌等) 无机污染物(Hg, Cd, Pb, As, Cr 等);有机污染 物(六六六,DTT),土壤肥力指标(pH 值、有 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孔隙度、质地、土壤 自然生产力、碱解氮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第二节 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监测与评价
绿色食品的环境监测和现状评价的过程包括:
资料调查、现场调查与评估、优化布点、样品采集与运送保存、分析测 试、数据处理和质量评价,包括产地环境质量信息的捕获——传送—— 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监测与评价 解析——综合评价的全过程,它可为绿色食品的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提 供代表环境质量和产品质量的信息。
②污染物浓度:氨气:鸡舍不超过15mg/m3;一般圈舍氨气不超过
20mg/m3,硫化氢不超过5mg/m3;二氧化碳不超过0.10%,或按绿 色食品的具体规定进行。
③AA级绿色食品对种畜、种禽的环境条件规定:
来源;品种多样化;生活空间
④圈舍的建筑材料:
天然的、无毒无害的材料;可重复或循环使用的、节能的
怎样通过目测确认土壤生态系统的优劣?
1. 植物长势良好,枝繁叶茂,产量高,瓜果口感甜,有回味, 放在室内有明显的清香,如黄瓜,既清香,又不容易打蔫(需 与施化肥的产品对比)。生态要素齐全,光、热、水、气与土
壤的非缺性因子配合良好,产量不依赖化学肥料。
2. 无恶性病虫害事件发生,用综合防治或生物防治可以控制病 虫害的发生,不依赖化学农药。
3.
远离污染源,无明显的污染物输入渠道和输入事例。
4. 天然产地的选择
野生农产品生产、采集基地也是绿色食品的产地,其环境条件应 该严格按照绿色食品产地的选择条件进行选择。
5. 生态调查评估内容
(1)边缘效应评估
对一级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防治情况进行定性描述。
(2)二级系统评估
对二级系统的物资循环、能量流动情况,即系统内的农、林、牧、渔和加工 各业的比例情况,投入与产出情况进行生态分析。
土壤
4.评价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
准》(NY/T391-2000 )
• 空气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量
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畜禽饮用水质量标准)、土 壤环境质量标,土壤肥力标准等。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 -1996)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 88
⑤绿色食品的畜禽饲料生产产地的规定:
饲料养分;饲料种植(人工牧场的轮作、轮放;天然的要防止放牧过 度);饲料添加剂和植物生长添加剂
五、水产品养殖区的选择(5点原则)
第一,水源充足,常年有足够的新鲜水量;水温适合不同鱼
种的养殖;池塘进、排水方便。
第二,尽可能选取比较完整的水体,以利于生产控制和污染 防治。
(2) 圈舍内环境条件
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条件、空气清洁程度等。对已有圈舍的选择, 可实测温度、湿度、风速,和用快速测定法测定氨气、硫化氢气体;对新 建产地,需要对设计提出达到环境条件的设计要求。
圈舍环境条件的设计要求: ①空气条件:温度:10~30℃;湿度:50%~75%;空气流速:冬
季0.1~0.2m/s,夏季0.2~0.5m/s。
3. 土壤生态环境的定性调查 (三级生态环境)
地表,庞 大的生物 群落层
寄费 植 生者 物 、和 、 捕分 土 食解 壤 等者 动 相的 物 生角 、 相色 微 克, 生 的形 物 生成 , 态一 充 网个 当 络共 着 。栖 生 、产 共者 生、 、消
地表环境部分,最基本的组成单 位是土壤颗粒,其间充满着空气 和水分,即土壤的固、液、气体 组成部分,土壤溶液中包含着各 种营养成分。
2. 二级生态环境的调查与选择
调查内容:
①产地的地块调查:绿色食品产地地块应属于一片完整的 地块,即在一大块土地上,不能零星地选择其中的几个小 地块作为绿色食品的产地,因为,只有成片生产,才能全 部按照绿色食品的生产方式进行操作,保证产地受外界的 影响最小。 ②辅助能量投人调查:由于农业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 除太阳能外,还需由人工补加能量,以促进植物对太阳能 的捕获和转化。 ③农产品调查:品种、产量、外观品质调查与记录。同 时,需要调查是否有转基因物种。
3. 现状评价体系与评价参数
根据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参数----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对环境有主 要影响的污染因子。
• 一般选择相对浓度较高、毒性强、难于在 环境中溶解,对动、植物生产影响较大, 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危害较大的污染物, 以及反映环境要素基本性质的其他因子。
现场考察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掌握要点: 绿色食品产地调查内容与选择原则 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监测及其评价
几个概念
绿色食品产地:是指绿色食品的初级农产品和农产品深加 工原料的生长地,比如小麦、蔬菜的种植地块,畜禽养殖 场地和渔业养殖场地等 。 产地要素:生物、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组成
空气质量 农田灌溉水质 绿色食品产地 环境 质量标准 畜禽养殖用水 水质 渔业水质 肥料使用准则 环境土壤质量 绿色食品环境 质量评价纲要 农药使用准则
标准体系框架图
农作物种植 绿色食品的生产 技术操作规程 (地区适用)
兽药使用准则
绿 色 食 品 标 准 体 系 结 构 图 绿色食品生产 技术标准 生产绿色食品的 生产资料使用准则 (全国适用) 饲料添加剂使用 准则
绿色食品产地的评价还需分别对AA级或A级作出评价。
(一)、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监测
1.监测分类
2.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监测原则
3.监测参数的选择 4.监测布点 5.布点 6.采样
7.样品的前处理
8.绿色食品样品的测试方法 9.绿色食品环境监测机构
(二)、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现状质量评价程序 根据环境(包括污染源)调查与监测资料,应用 环境质量指数系统进行综合处理,然后对这一区域 的环境质量作出定量描述,并提出该区域环境污染 综合防治措施。
绿色食品产地的评价还需分别对AA级或A级作出评价。
2.评价原则
1)在区域性环境初步优化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同时 不应忽视农业生产过程的自身污染。 2)各项环境质量标准(空气,水质,土壤)是评价产 地环境质量合格与否的依据 3)在全面反映产地环境质量现状的前提下,突出对 产品生产危害较大的环境因素(严控指标)和高浓 度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 污染源影响预测
产地周边的工业布局将有何变化,产业方向、生产 水平、工艺技术有何变化,对产地的环境建设和绿色食品 的持续发展有否潜在的负面影响。
三、生态环境的调查与选择
一般绿色食品产地具有三个等级结构的生态系统: 一是产地隔离带与产地组成的一级生态系统、
二是产地内构成的二级生态系统
三是产地内土壤构成的三级生态系统。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