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典社会学理论第07章涂尔干

古典社会学理论第07章涂尔干


29
四、社会团结与社会变迁 ——由工业革命的迅速扩展而导致的分工的 专门化以及科层制的出现。 ——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预示着新的 社会类型在社会整合的基础上正在出现。 ——一方面,劳动越是分化,个人对社会的 依赖就越强;另一方面每一个人的活动越 是专门化,他就越会成为个人。 ——社会已经赋予我们的创造力以更多的空 间。在这里整体的个性和部分的个性获得 了同步发展。
3
——1887—1902年的波尔多岁月:硕果累累 A、博士学位 B、提升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 C、出版三部经典著作:《劳动分工论》、《社 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 D、创办《社会学年鉴》 ——1902年进入巴黎大学索邦学院教育系 ——1906年:教育学系改为教育学与社会学系 ——法国及欧洲大陆第一个社会学系
7
(四)来自对手的灵感:塔德 ——涂尔干和塔德:社会唯实论与社会 唯名论 ——《自杀论》:对个体还原论的系统 批驳
8
三、社会学主义 (一)涂尔干面临的问题 ——孔德与斯宾塞的局限,自然主义、生物 还原主义与心理还原主义思想的盛行 ——社会学独立性面临的威胁 (二)涂尔干的回答 ——捍卫社会学的独立性与合法性 ——社会学必须解释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只 能通过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学的存在不 必以其他学科的存在为前提;社会学能够 为其他学科提供有益的帮助。
30
——滕尼斯与涂尔干对社会变迁的看法 A 、滕尼斯:田园牧歌般的怀念 B 、涂尔干:有机团结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而这种被吉登斯称为现代性的东西正是社 会学出现的历史与社会背景。
31
四、《自杀论》: 社会学主义的思想产儿
一、涂尔干对社会团结的看法 ——社会的整合与团结尽管非常重要,但并 不是社会结构的一种必然状态。 ——无论在机构团结的社会还是有机团结的 社会,社会团结都可能受到威胁。
25
二、社会团结:集体意识与集体表象 (一)集体意识 ——将个体联结成社会的是集体意识,它是 同一社会的普通公民共同拥有的信仰和情 感之总体,集体意识与个意识迥然有别, 尽管它只能通过个体意识而存在。 ——集体意识是社会的一种心理类型,有自 己的特性、存在条件和发展模式。 ——集体意识将人们联结在一起,并使各种 社会秩序得以确立。
19
三、社会事实的特性 (一)社会事实对个人来说是外在的 ——社会事实通过类似社会化的过程被个体 所内化,但在最初,它们是作为某种外部 现实呈现在个体面前的。 (二)具有强制性的力量 ——个人与社会的紧张状态 ——当人们不愿接受社会事实的引导而违背 它时,社会事实的强制力量就会以正式或 以非正式的形式表现出来。
古典社会学理论
主讲:王树生
2010年春季学期
第七章 涂尔干: 社会学主义的巨擘
一、社会学主义的缘起
一、涂尔干的生平(1858—1917) ——出生于一个犹太教教士家庭 ——1879年考入巴黎高师 ——高师毕业后赴公立中学任教 ——赴德国进修,开展学术批判 ——1887年被聘波尔多大学教师,在社会科 学名目下主讲社会学,法国及欧洲大学第 一次公开承认社会学学科
17
(四)社会事实的分类 1、社会事实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类型:物质性 社会事实和非物质性社会事实 2、物质性社会事实 ——社会;社会的结构性组成(如教会和国 家);社会的形态成分(人口密度、沟通 渠道,以及住宅分布等) 3、非物质性社会事实 ——道德;集体意识;集体表象;社会潮流
18
4、涂尔干的警醒 ——并不完全排斥心理性质的因素 ——集体意识状态与个体意识状态的差异 ——规范和价值观是集体意识的表象,是社 会学家关注的主题;而本能则是个人意识 的表象,是心理学家关注的主题。
37
(二)社会潮流:自杀的社会学主义解释 1、社会潮流的含义 ——社会潮流是一集体成员共同分享的一组 意义,它不可能在任何既定的个体意识中 发现,是该集体的一组行为者在心理上的 共享。 ——社会潮流包括宗教的狂热、群众运动中 的愤慨和怜悯等。
38
2、社会潮流:自杀率差异的原因 (1)破与立:自杀的社会学归因 ——社会事实必须根据社会事实来解释 ——决定不同国家、地区、时期自杀率差异 的是非物质性的社会事实,即社会潮流。
12
(2)强调社会事实的特性 ——社会事实是自然现象的一个特殊类别, 不能将其与其他自然现象相混淆。 ——强调个人生活的事实和集体生活的事实 之间存在的界线,前者推导不出有关后者 的任何可靠的知识。 (3)认定社会学是自主的和自我满足的学科 ——社会学是而且应该是门独立自主的学科 ——社会学的命运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是否 能保持独立性,是否能摒弃其他学科的教 条而独立地处理自己研究的主题。
4
——讲授社会学、教育学、宗教、伦理学、 实用主义哲学等课程 ——出版《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投向公众事务 ——知识分子的功能:德雷弗斯事件 ——1915年爱子安德烈在一战中牺牲 ——1917年涂尔干去世
5
二、涂尔干学术思想的渊源 (一)库朗热与布鲁特 ——库朗热:历史研究中科学严密性的价值, 共同知识和宗教对社会团结的意义。 ——布鲁特:不同层次的现象之间的基本的不 连续性,分析层次转换引发的突生性。 (二)冯特与滕尼斯 ——冯特:实证主义心理学 ——滕尼斯:社区与社会的区分
9
(三)社会学主义的孕育 ——反原子论观点的社会唯实论:社会是一个 现实的存在,不能被还原为其组成部分。当 个人组成社会后,社会就具有了突生性。 —— ——索罗金:社会学主义的范围 A、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B、法国社会 达尔文主义者埃斯皮纳斯,美国社会学家和 社会心理学家库利;C、奥地利社会学家龚 普洛维奇;D、德国形式社会学派,如齐美 尔的文化社会学 ;E、德国民族心理学家。
22
(二)因果分析与功能分析的区分 ——解释社会现象时,必须分别研究产生该 现象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 ——要对社会现象进行充分解释,历史分析 (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缺一不可。 ——功能分析:特定的社会事项会给整个社 会或其组成部分的运作带来什么结果。 ——涂尔干:功能分析的范例,社会事实对 社会团结和社会整合的功能。
28
(三)两类社会团结及其基本特征
机械团结 低度的分工 根深蒂固的集体意识 约束性法律占主导地位 低度的个性 特殊的规范性模式上的一致 是重要的 社区对越轨者进行惩罚 较低的相互依赖 原始的或乡村的 有机团结 高度的分工 微弱的集体意识 复原性法律占主导地位 高度的个性 抽象的一般的价值上的一致是 重要的 专门化的社会控制机构对越轨 者进行惩罚 高度的相互依赖 城市的与工业的
32
二、《自杀论》:社会学主义的范例 ——《自杀论》涉及到社会整合和团结的不同 层次及其在个人行为上的反映。 ——为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论提供实践说明。 ——成为社会学历史上第一部以经验资料写成 的标准的社会学著作。 ——《自杀论》的社会学命题:社会生活在何 种程度上支配着个人的命运。 ——检验涂尔干全部社会学的出发点,证实和 建立社会学的科学地位。
6
(三)孟德斯鸠与、卢梭、孔德、托克维尔 ——孟德斯鸠:一切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都 是相互联系的,影响了涂尔干的社会学整 体主义。 ——卢梭:社会团结的概念取自卢梭的共同 意志概念,社会的突生性。 ——孔德:涂尔干称孔德为社会学之父,对 孔德的推崇、借鉴与批判。 ——托克维尔:认识现代社会、将实证手段 用于社会学研究。
26
(二)集体表象 ——可以将集体表象视为集体意识的具体形 态或基础,它是特定集体的行为规范和价 值观。 ——集体表象与个体表象具有不同的性质。
27
三、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一)机械团结 ——机械团结是原始社会、古代社会以及现 代的那些不发达的社会的一种社会联结方 式,它通过根深蒂固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 的诸多个体为一个整体。 (二)有机团结 ——由发达的社会分工,以及社会成员间的 异质性所决定的另一种社会联结方式比较的方法 ——求证过程的基本步骤:假设—推测—检验 ——比较是连续这三个步骤的中介。 ——社会学在本质上是一门比较科学,比较 社会学并不是社会学的特定分支,它就是 社会学本身。
24
三、社会:团结与分工
一、社会团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由个人组成;但社会又是不依赖 某个具体的个人而存在的突生现实。 (二)社会团结 1、社会团结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一 种关系,也是经典的哲学与社会学主题。 2、社会团结的经典论述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孔德的国家强力 说;斯宾塞的自由竞争论。
13
(4)力求克服进化论的观点 ——它所关注的问题不再是社会发展,而是社 会事实、社会类型之间持久和重复的关系。 ——进化论者的图式让位于比较研究。
14
二、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一、《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的特性如何 ——如何研究社会事实
15
二、什么是社会事实 (一)关注社会事实的重要性 社会学要存在必须首先拥有自己的研究 对象,必须关注不属于其他学科的现实。 (二)社会事实的含义 ——社会事实由外在于个人但又具有控制个 人的强制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 方式构成。
35
四、破与立:涂尔干自杀研究的过程 (一)对自杀的非社会因素归因的批驳 1、自杀解释的维度:精神病态、种族、遗传 和气候的解释 ——神经衰弱、疯子、白痴以及酗酒 ——种族和遗传因素 ——气温和季节变化与自杀率变化的关系
36
2、自杀解释的维度:塔德的心理模仿解释 ——塔德认为,自杀和其他行为一样,是个体 模仿个体的结果。 ——如果模仿这么重要,我们就会发现,一个 国家如果毗邻另一个高自杀率的国家,那么 它也会具有较高的自杀率。 ——即使是集体性自杀,也常常不是模仿,而 是出于集体的决心,出于社会共意。 ——涂尔干承认某些个体的自杀可能是模仿, 但对整个社会的自杀率高低无关宏旨。
33
三、自杀和自杀率的定义 (一)自杀:一种社会学事实 ——将自杀确定为一种需要通过其他社会事 实来解释的社会事实。 ——自杀一定是行动者自己选择的又清楚地 意识到其后果的行为。 ——自杀适用于由受害者本人的积极或消极 行动直接或间接引发的一切死亡事件,他 清楚地意识到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