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A.0.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监理合同段:DRBRJL-1 施工合同段:DRBRTJ-1 编号:新建大理至瑞丽铁路保瑞段怒江至龙陵段土建1标高黎贡山隧道进口锚杆框架梁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大瑞铁路怒江至龙陵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四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1)1、编制依据 (1)2、编制范围 (1)第二章工程概况 (3)1、洞口工程简介 (3)2、工程特点 (3)3、地质概况 (3)第三章具体施工方案 (4)1、工期安排 (4)2、施工人员安排 (4)3、设备安排 (5)4、锚杆框架梁 (6)第五章管理措施 (19)1.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 (19)2.质量管理措施 (21)第六章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25)第七章文明施工 (26)第八章预警机制及应急预案 (27)1、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的原则 (27)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7)3、突发事故应急处理设备和物资 (27)4、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29)5、事故报告指定机构人员、联系电话 (29)6、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进行、终止和恢复工作 (30)高黎贡山隧道洞口锚杆框架梁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1、编制依据(1)高黎贡山隧道进口工区设计施工图纸;(2)本隧道采用的标准、规范、规程等;(3)当地水文、气象及本隧道地质资料;(4)云桂公司大瑞指挥部对高黎贡山隧道进口工区洞口安全性和整体美观性的要求;(5)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
(6)高黎贡山隧道进口工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编制范围新建铁路大理至瑞丽线怒江至龙陵段一标段高黎贡山隧道进口,主洞洞口D1K192+290.1~D1K192+302段左侧永久边坡以及D1K192+307~D1K192+323仰坡坡面,平行导洞PDK192+245仰坡坡面及正洞与平行导洞之间顺接边坡。
锚杆框架梁施工范围见图1-2-1。
锚杆框架梁平面布置图、工程量详见附件。
图1-2-1 锚杆框架梁施工范围。
第二章工程概况1、洞口工程简介高黎贡山隧道进口正洞D1K192+290.1~D1K192+302段左侧永久边坡以及D1K192+307~D1K192+323仰坡坡面,平行导洞仰坡及正洞与平行导洞之间顺接边坡均采用锚杆框架梁防护,其中正洞仰坡锚杆框架梁设置范围为Ⅰ线线路中线左侧48m,右侧24m,锚杆节点间距为4m,锚杆长10m/根。
2、工程特点本隧道洞口进口紧邻怒江特大桥,洞口段为车站隧道,洞口段为浅埋段。
坡面为斜坡地带,自然横坡大于60º,斜坡地带地表多为柚木或杂木。
坡体表面被松散土体覆盖,基岩零星出露。
围岩较差,在开挖施工时易产生边坡失稳,洞口防护十分关键。
保证边坡整体美观,因此,根据云桂公司大瑞指挥部要求,正洞、平行导洞边仰坡均采用锚杆框架梁防护。
3、地质概况高黎贡山隧道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的板块结合带,为青、藏、滇、缅巨形“歹”字形构造西支中段弧形构造带与径向构造带“蜂腰部”南段。
工作区内,怒江断裂带(F1)和泸水-瑞丽断裂带(F2)在本工作区北缘紧密挤压成平行索状,往南两断裂带逐渐散开,有南向北转向南东或南西向偏转,呈一帚状形态。
两断裂带间三角地带为侵入的花岗岩体,SN转向SW向弧形构造带、SN向构造带及NE构造带组成区内构造体系,形成“A”字型基本构造骨架。
第三章具体施工方案正洞洞门墙按原设计施做,锚杆框架梁根据坡面布置。
平行导洞增设坡面增设锚杆框架梁、下部增设挡土墙,锚杆框架梁、挡土墙高度按坡面实际走向施做。
1、工期安排根据高黎贡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安排,洞口锚杆框架梁防护施工安排如下:(1)计划开工时间:2014年12月20日;(2)计划结束时间:2015年2月20日。
2、施工人员安排高黎贡山隧道进口工区洞口锚杆框架梁防护施工实行分部项目副经理(赵传军)负责,分部总工程师(张进军)技术负责制。
在分部项目经理部负责召开培训班,然后由工程部、安质部向隧道施工队队长、施工员、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操作组总共由40人组成。
操作组人员分工见表3-2-1。
表3-2-1 操作组人员分工见表3、设备安排高黎贡山隧道进口工区洞口锚杆框架梁防护施工机械设备见表3-3-1。
表3-3-1 机械设备表4、锚杆框架梁在进行框架梁施工时,框架梁采用人工开槽的方式嵌入坡面中。
锚杆施工前选择相同的地层进行拉拔试验,以验证锚固段的设计指标,确定施工工艺及参数。
锚杆配合框架梁使用,钻孔宜选用干钻,锚杆体与水平面夹角为20~25°,锚杆布置见图3-4-1。
锚头采用弯钩与框架梁主筋焊接或绑扎牢固,支架与锚杆采用焊接连接,锚头埋入框架梁中,锚头钢筋与框架纵梁焊接相连,与纵梁同时浇筑。
锚杆注浆材料采用M35水泥砂浆。
框架内采用液压喷播植草护坡。
纵向每隔3个框架(3D间距)于框架中部设伸缩缝一道,缝内填充沥青麻筋。
施工工艺见图3-4-2。
图3-4-2 锚杆框架梁施工工艺流程图3-4-1锚杆布置图1、锚杆孔测量放线边仰坡开挖完成后,按设计要求,将锚杆孔位置准确测量放线在坡面上并做好标识。
2、钻孔设备钻孔机具选择潜孔钻,在岩层破碎或松软饱水等易于塌缩孔和卡钻埋钻的地层中采用跟管钻进技术。
3、钻机就位利用φ42×3.5mm脚手架杆搭设平台,平台用锚杆与坡面固定,钻机用三脚支架提升到平台上。
锚杆孔钻进施工,搭设满足相应承载能力和稳固条件的脚手架,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锚杆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50mm,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00mm,钻孔倾角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倾角允许误差位±1.0°,方位允许误差±2.0°。
4、钻进方式钻孔要求干钻,禁止采用水钻,以确保锚杆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
钻孔速度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
5、钻进过程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
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时,须立即停钻,及时进行固壁灌浆处理(灌浆压力0.1~0.2MPa),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
6、孔径孔深锚杆孔径直径为110mm,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
为确保锚杆孔直径及深度,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实际钻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0.2m以上。
7、锚杆孔清理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达不到设计孔径。
钻孔孔壁不得有沉碴滞,必须清理干净。
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
8、锚杆孔检验锚杆孔钻,孔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孔径、孔深检查一般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杆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验不存明显飞溅尘碴现象。
同时要求复查锚孔孔位、倾角和方位,全部锚孔施工分项工作合格后,即可认为锚孔钻造检验合格。
锚杆钻造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9、锚杆体制作及安装锚杆杆体采用Φ32HRB400螺纹钢筋加工,采用钢筋切断机切断,长度为10m,锚头弯头为半口字形,第一个角度为130°。
,长度50cm,第二个角度为80°,长度为17cm。
锚杆杆体结构详图见图4-4-3。
衬砌范围内以不侵入开挖轮廓线,锚杆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30°。
沿锚杆轴线方向按设计设置一个对中器(定位支架),以保证锚杆有足够地保护层。
安装前,要确保每根钢筋顺直,除锈、除油污,安装锚杆体前再次认真核对锚孔编号,确认无误后再用高压风吹孔,人工缓缓将锚杆体放入孔内,用钢尺量出孔外露出的钢杆长度,计算孔内锚杆长度(误差控制在±50mm范围内),确保锚固长度。
锚杆配合框架梁使用,锚头采用弯钩与框架梁主筋焊接或绑扎牢固,支架与锚杆采用焊接连接。
图4-4-3锚杆杆体结构详图锚杆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10、锚固注浆注浆材料采用M35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孔底注浆法,注浆压力不小于0.2MPa。
M35水泥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细骨料:水=930:930:372,注浆以锚具排气孔不再排气且孔口浆液溢出浓浆作为注浆结束的标准。
如一次注不满或注浆后产生沉降,要补充注浆,直至注满为止。
注浆结束后,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同时做好注浆记录。
10.1注浆设备注浆设备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的注浆材料、注浆方法和注浆压力,并结合实际锚固地层情况,综合确定选用相应的注浆设备。
10.2注浆材料注浆材料为水泥砂浆,水灰比为0.4,浆体强度为35MPa。
3.9.3 原材料要求各种原材料均应符合设计及配合比材料规定要求。
10.3注浆准备注浆准备工作除严格准备原材料配比和必要设备外,在注浆作业开始前宜用水或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注浆管路。
设备能在1h内完成单根锚杆的连续注浆。
10.4注浆浆液严格按照配合比将注浆浆液搅拌均匀,随搅随用,注浆压力0.2MPa。
浆液应在初凝前注完,并应严防石块和杂物混入浆液,注浆浆体强度不低于35MPa。
10.5注浆结束锚孔灌浆作业为先高速低压从孔底注浆,直至锚孔孔口溢出浆液或排气管停止排气时,方可停止注浆。
注浆结束后,应立即清洗注浆管路、注浆枪、注浆泵等。
10.6注浆记录与试验注浆作业过程要做好记录,同时,每批次注浆都应进行浆体强度试验,且不得小于两组,保证满足设计浆体强度要求。
11、框架梁施工框架梁采用矩形布置,框架网格间距4.0×4.0m,框架格梁为C35现浇混凝土,宽40cm,高40cm。
横梁每12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cm,以沥青麻絮填塞。
预留孔位、孔径和倾角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框架梁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外观顺直、美观、无蜂窝麻面。
框架梁采用嵌槽法施工,采用人工刻槽,槽深10cm,宽40cm,槽内不得有虚渣、杂物。
框架梁嵌入坡面,框架梁挡水缘与梁体整体浇筑,框架现浇后应与周边地层密贴,确保坡面排水畅通。
框架梁节点布置见图4-4-4。
⑴框架梁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础开挖→钢筋绑扎→立模板→砼浇筑→修整边坡→回填种植土并挂网⑵施工方法①施工准备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工作要完成,进入工作面等施工辅道已经修建完毕;各钢筋、砂石材料必须经试验抽检合格;各施工机具已进场并满足施工生产要求;各作业人员已进场并进行技术交底培训;根据工程需要及工程划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均已到位。
②锚杆框架梁首先用全站仪测量定位,横向4m、纵向随坡面4m的格子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