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输入已知,确定系统,使输出尽可能复合给定的最佳要求,称为()A. 滤波与预测 B.最优控制 C.最优设计D.系统分析2•开环控制的特征是()A. 系统无执行环节B.系统无给定环节C.系统无反馈环节D.系统无放大环节3. 对于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信号进行()的元件又称比较器。
A. 微分B.相乘C.加减D.相除4. 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A. 给定元件B.放大元件C.比较元件D.执行元件5. 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指标密切相关。
A. 允许的峰值时间B. 允许的超调量C. 允许的上升时间D. 允许的稳态误差6.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6x o t 2x o t =2x i t,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A.丄3s 1B.丄3s 1C.」-6s 2 3s 27.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3x o t 6x0 t 2x o U-2X i t,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A. 23s2 6s 2 B. 13 s2 6s 2D. 12s2 6s 38•引出点前移越过一个方块图单元时,应在引出线支路上( A.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 B.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数 C.串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D.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数9•采用负反馈连接时,如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为 G (s),反向通道的 传递函数为H (s),则其等效传递函数为( )A.2SLB. 1C. G(S )D. G(S)1 G(S)1 G(S)H(S)1 G(S)H (S)1 — G(S)H (S)10.某环节的传递函数是G s = 3s 7 —,则该环节可看成由()s +5环节串联而组成。
2 、 __G s = 5s 3 -,则该环节可看成由( s节串联而组成 A.比例、积分、滞后 C.比例、微分、滞后 12•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A.判断稳定性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13•二阶欠阻尼系统的性能指标只与阻尼比有关的是( )A.上升时间B.峰值时间C.调整时间D.最大超调量14.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 ,则它的开环增益为()A.比例、积分、滞后B. 比例、惯性、微分C. 比例、微分、滞后D. 比例、积分、微分11.某环节的传递函数是 )环B.比例、惯性、微分 D.比例、积分、微分B.计算输入误差 D.求系统的根轨迹s(5s+2)15.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G s J ,其阻尼比匸是()4s2 +2s+1A.0.5B.1C.2D.416. 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A.比较元件B.给定元件C.反馈元件D.放大元件17. 为了保证系统稳定,则闭环极点都必须在()上。
A.s左半平面B.s右半平面C.s上半平面D.s下半平面18•设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S) J,其中K>0,s(s + a)a>0,则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A. K值的大小有关B.a值的大小有关C.a和K值的大小无关D.a和K值的大小有关19. 与15题一样20.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G(s)戶,则该系统是()s2 +2s + 5A.临界阻尼系统B.欠阻尼系统C.过阻尼系统D.零阻尼系统21•如果二阶震荡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存在峰值,则阻尼比的值为()A. 0 < Z<0.707B. 0 < Z< 1C. Z> 0.707D. Z> 122•—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4(s 3),则该系统()s(2s + 3)(s+4)A.10B.2C.1D.5A.0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为2B.I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为2C.I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为1D.0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为123.系统的传递函数Gs=」玄,其系统的增益和型次为()26. 以下关于系统稳态误差的概念正确的是( C ) A. 它只决定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B. 它只决定于系统的输入和干扰C. 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输入和干扰有关D. 它始终为027.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G s —,且容许误差为5%,则其调整s +1时间为() A.1B.2C.3D.428..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G s —,且容许误差为2%,贝卩其调 s + 2 整时间为()A.5, 2B.5/4, 224•下列判别系统稳定性的方法中 性的判据() A.劳斯判据 C.奈奎斯特判据25. 主导极点的特点是() A.距离虚轴很近C.距离虚轴很远C.5,4D.5/4,4哪一个是在频域里判别系统稳定 B. 赫尔维茨判据 D.根轨迹法B. 距离实轴很近 D.距离实轴很远A.1B.1.5C.2D.329•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k,当k=()s(s + 1)(s + 5)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
A.10B.20C.30D.4030. 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A.0 °B.-90°C.90°D.-180°31. 3从0变化到+ 乂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 )A.圆B.半圆C椭圆 D.双曲线32. 设开环系统频率特性G(j 3 )= 「,当3=1rad/s时,其频率特(1")性幅值A(1)=()A. 2B.4 2C. 2D.2 2433. —阶惯性系统G(s)」的转角频率指■=()s +2A.2B.1C.0.5D.034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 c(s)=2s,则它是一种()A.相位滞后校正B.相位超前校正C. 微分调节器D.积分调节器35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 c(s) s匸,则它是一种10s + 1()A.反馈校正B.相位超前校正C.相位滞后一超前校正D.相位滞后校正36. 某校正环节传递函数G c(s)=叫7,则其频率特性的奈氏图终点10s+1坐标为()A.(10,j0)B.(1,j0)C.(1, j1)D.(10, j1)37. 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S) = K^ TS, a< 0,该校正装置1+TS为( )A.滞后校正装置B.超前校正装置C. 滞后-超前校正装置D.超前-滞后校正装置选择题答案1. C2.C3.C4.D5.D6.A7.A8.C9.C 10.B 11.D 12.D 13.D 14.D 15.A 16. A 17.A 18.C 19.A 20.B 21.A 22.C 23.B 24.C 25.A 26.C 27.C 28.C 29. C 30.A 31.A 32.D 33.A 34.C 35.D 36.B 37.B1、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I型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1/k2、闭环控制机系统的特点是,在控制器和被控制对象之间不仅有正向控制的作用,而且还有反向控制作用,这种系统精度高,但稳定性较差。
3、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给定值和_反馈值/测量值—的偏置进行调节的控制系统。
4、闭环控制系统中,真正对输出信号起控制作用的是偏差信号。
5、对控制系统的首要要求是系统具有____________ 。
6一线性系统,当输入是单位脉冲函数时,其输出象函数与传递函数____ 相同。
-7、传递函数反映了系统内在的固有特性,与输入量/驱动函数无关。
8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之间的比较结果称为偏差信号。
9、延迟环节不改变系统的幅频特性,仅使相频特性发生变化。
10、利用梅森公式可以根据复杂的信号流图直接求出系统总的传递函数。
11对于最小相位系统一般只要知道系统的开环幅频特性就可以判断其稳定性。
12、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 =7/(s+2).其阶跃信号相应曲线在T=0的处切线斜率为_7_14、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 G(s)=1/s+2,贝卩系统的时间常数是0.515、若减少二阶欠阻尼系统超调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增大阻尼16、 当输入为正弦函数时,频率特性 G (jw )与传递函数G(s)的关系为 S=Jw17、 一般讲系统的位置误差指输入是 阶跃信号所引起的输出位置 上的误差18、 线性系统稳定性是系统 固有 特性,与系统的 输入 无关<19、 在找动作用点与偏差信号之间加上积分环节,能使静态误差降 为0.20、 当乃氏图逆时针从第二象限越过负实轴到第三象限去时成为正 穿越21、 二阶系统对加速度响应信号的稳态误差为及不能跟踪加速 度信号。
22、 利用终值定理可以在复频域中的到系统在时间域中的 稳态误差23、 系统输出的响应的稳态值与—之间的偏差称为 稳态偏差。
24、 在单位斜坡输入型号的作用下,II 型系统的稳态误差e= _0—25、 积分环节的福相频率特性图为 负虚轴 _______,而微分环节的福 13、二阶振荡环节标准传递函数是C(S ) W n 2 : 2 R(s) S 2 W n s W n相频率特性图为正虚轴26、0型系统对数幅频特性低频段渐近线的斜率为0 ,高度为201GK27、积分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2028、PID调节种的P指的是比例控制器29、从相位考虑,PD调节器是一种相位超前,校正装置。
30、就相角而言,PI调节器是一种相位滞后,校正装置。
31、已知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 s) =(2s+1) /( 0.32S+1), 其最大超前角所对应的频率W= 12532、若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贝卩闭环极点应距虚轴越远越好33、微分控制器是针对被控制量的变化速率来进行调节34、超前校正主要适用于改善稳定性和快速性。
35、二阶系统的的阻尼比在大于等于1范围是响应曲线为非周期过程。
36、在驱动力矩一定的条件下,机电系统的转动惯量越小,其动态性能越好。
37、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皱3dx(t) 2x(t) = x(t),则频率特性Gdt dt(jw) = S38、开环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在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正向作用,没有反馈控制。
39、闭环控制系统又称为反馈系统。
40、若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右半S平面上没有极点,则该系统被称为最小相位系统。
41、二阶系统当共轭复数极点位于+45度线上时,对应的阻尼比为0.70742、输入相同时,系统型次越高稳态误差越小43、超前校正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在中频段产生足够大的超前相位,以补偿原系统过大的滞后相角。
二、判断题1、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放大元件。
(X)2、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动机可看作一个积分环节。
(X3、某环节的传递函数是G ( S) =5s+3+2\s则该环节可看成由比例、惯性、微分串联而组成(X4、一阶系统G(S)二K/Ts+1的放大系统K愈小,则系统的输出响应的稳态值不变。
(X )5、已知系统为最小相位系统,贝「阶梯惯性环节的相频变化范围0--90 ( V)6、已知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现出等幅振荡,贝卩其阻尼比可能为0 ( V)7、在欠阻尼0< §<1情况下工作时,若§过小,则超调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