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材分析
在必修2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空间中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但必修2中没有证明空间中的距离,点点距、点线距、点面距等、空间中的角,包括异面直线所称的角、线面教、二面角,在必修2中也都只介绍了有关概念,以及很简单的求解题.为了能更好的解决空间中的几何元素的位置、距离、角度问题,教材在这里引入了空间向量.
用空间向量处理某些几何问题,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在空间特别是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引入空间向量,可以为解决三维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几何问题增加一种理想的代数工具,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学习效率.
向量知识的引进,使我们能用代数的观点和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用计算代替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用数的规范性代替形的直观性,具体、可操作性强,从而大大降低了立体几何的求解难度.
本章是选修2-1的第3章,包括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以及用空间向量解决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的问题等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要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图形中的作用,进一步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在空间向量的学习中,我们要注意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应用,充分利用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比,将平面向量中的概念、运算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推广到空间,既使相关的内容相互沟通,又学习了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体会数学探索活动的基本规律,提高对向量的整体认识水平.空间向量的引进、运算、正交分解、坐标表示、用空间向量表示空间中的几何元素等,都是通过与平面向量的类比完成的.在空间向量运算中,还要注意与数的运算的对比.另外,通过适当的例子,对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三种方法,即向量方法、解析法、综合法进行比较,对各自的优势以及面临问题时应当如何做出选择进行正确的分析.本章突出了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根据问题的特点,以适当的方式(例如构造基向量、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空间向量表示空间图形中的点、线、面等元素,建立空间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然后通过空间向量的运算,研究相应元素之间的关系(平行、垂直、角和距离等),最后对
运算结果的几何意义作出解释,从而解决立体几何的问题.教材还通过例题,引导学生对解决例题几何问题的三种方法(向量方法、解析法、综合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各自的优势,因题而异作出适当的选择,从而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内容的要求如下:(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①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
②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③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
④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2)空间向量的应用
①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②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平行关系.③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参见例1、例
2、例3).
④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通过一定的训练,我们应该达到以下意识和习惯:凡能用向量解决的立体几何问题尽可能用向量解决;另外在解题过程中必须写出规范的格式和必要的步骤,例如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表述、有关向量的坐标表示等.
本章课时安排:
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5课时;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5课时;
章末复习课1课时.
共1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