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香菱学诗公开课教案

香菱学诗公开课教案

香菱学诗——《香菱学诗》课堂实录杭州市建兰中学(课前师生进行关于《红楼梦》的心理测试游戏)一、序曲:课堂导入。

师:《红楼梦》能测出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红学大家周汝昌曾经说过,最有智慧的人才能读《红楼梦》,才爱读《红楼梦》,因为这部书里有你一生所需要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多去读读这本书。

今天我们就从《香菱学诗》这个经典片段进入《红楼梦》。

二、开端:了解香菱学诗的经过。

师:随着宝钗进入大观园的香菱,她是怎样学会作诗的?生:与黛玉论诗,然后自己作诗。

师:可否概括成三个词语?生:读诗,论诗,写诗。

师(点出幻灯片:读诗、论诗、写诗):你已经概括出了香菱学诗的过程。

所以,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做“香菱学诗”。

三、发展:1、编者的题目与曹雪芹的回目对比,感受香菱学诗的辛苦。

师:这个题目是编者加上去的,原作的题目是怎样的你们知道吗?生:“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师(出示幻灯片: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和“香菱学诗”):一个是作家曹雪芹自己写得“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一个是编者写的“香菱学诗”。

这两个题目你更喜欢哪一个?生:我喜欢第一个,因为第一个写出了香菱学诗非常刻苦,第二个就写得非常直白,只写出了香菱学诗。

师:很好,你从第一个题目中看出了香菱学诗的刻苦。

课文的编者的题目非常简洁地概括了情节,而曹雪芹则用非常典雅的语言写出了香菱学诗,更写出了学诗的态度。

那么哪个字可以看出她学诗的态度啊?生齐答:苦。

2、再次体验香菱这个人物,理解这是一个美丽的女孩。

师:很好,香菱学诗学得很苦。

作品中有具体描写香菱学诗很“苦”的语句吗?请说说你为什么觉得她“苦”。

(生翻书,思考)生1:我找到的是:“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说明她废寝忘食。

生2:在171页,“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写出了她废寝忘食。

生3:我找到的是:“至晚间,至三更,上床卧下,两眼鳏鳏”,这里写出了香菱学到非常痴。

生4:香菱把诗拿给黛玉看后,黛玉说不怎么样,她就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生5: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

”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

”写出了香菱学诗学到了痴迷的程度。

生6:第八自然段“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

”生7: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囔囔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

证明香菱学写诗废寝忘食。

师:到什么程度了?生:快要疯了。

师:“快要疯了”,这是一句侧面描写,写出了香菱学诗学得很苦。

师:这些句子说明香菱学诗学得很苦。

真是到了废寝忘食,快发疯的地步。

所以啊,真可谓“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出示幻灯片)3、细品香菱的三处笑,更深地把握香菱的美。

师:我们觉得香菱学诗很苦,香菱自己觉得苦吗?生:第二自然段说“香菱笑着说”,说明她乐此不疲。

生:168页说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这说明了香菱非常渴望学习。

师:香菱这个时候是什么表情啊?生:笑。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这个香菱啊,脸上总是挂着一个惯常的表情,是什么?生齐答:笑师(板书:笑):作品中写她的“笑”就有十五次。

那我们现在就通过其中的三处笑来看看香菱吧。

(出示幻灯片)师:人物的语言和表情往往是和人物的内心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看着香菱笑着说的内容来揣摩香菱是个怎样的人。

生:第一句话写出了香菱是个好学的人。

夜里还要回去念几首。

师:“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的“就”字能够看出香菱怎样的心思?生:急切的想读书,好学。

生:第三句写出了她的自信。

生:第二句笑看出了她有了自己的见解,才学了这么几天诗就有这样的见解,也可以看出她很聪明。

师:难怪林黛玉要说她:‘是个极聪明伶俐的人。

’贾宝玉要说她:‘不是虚赋性情的’。

请位同学来读一下第三处笑好吗?(生读第三处“笑”)。

师:你在读的时候把“还不好?”这个音拉上去,为什么要这么处理?生:从这个“问”中看出香菱很自信,所以将音调上扬。

师:还看出香菱对作诗这件事得态度怎样?生:很感兴趣、很执着。

师:通过这三处笑的品味我们看出了这是一个自信、好学、聪明、执着的女孩子。

同学们再来把这三处笑读一读。

哪些同学自告奋勇?师:读得真好,我似乎已经看到一个美丽的女孩子,要是她现在就在我面前,我一定会爱上她的。

(众人笑)师:外人觉得香菱学诗苦,但是她自己却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这样一种状态我们可以称作是……生:痴迷师:讲得真好,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个题目再改一改,改成“慕雅女雅集痴吟诗”。

(出示幻灯片)四、高潮:1、从宝钗的不赞成香菱学诗来看香菱所处生存环境。

师: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如痴如醉地学诗,大观园里是不是人人都欣赏?谁不欣赏?生1:薛宝钗。

在作品中有写到香菱向薛宝钗请求学诗,但是薛宝钗拒绝了她。

生2:在第四段,有她和薛宝钗对话,这里就看出薛宝钗不是很欣赏她去学诗。

师:把对话读一下。

生2: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得你。

我找她算账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师:宝钗说,何苦自寻烦恼,这是什么意思?生3:她是很看不起香菱学诗。

自己找自己的麻烦生4:她的言外之意是香菱作为一个丫鬟,没有必要学诗,也不应该学诗。

生5:薛宝钗很看不起香菱,觉得她作为一个丫鬟,没有必要学诗,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补充香菱的背景,初步体会香菱的悲。

师:大家都讲到了,香菱是一个婢女,身份很低。

我们就来看看香菱的身世。

(出示幻灯片:香菱身世)师:薛宝钗不喜欢香菱学诗,主要原因是什么?生1:薛宝钗骨子里有很重的等级思想,她觉得香菱只是一个买过来的妾,没有资格学诗。

师:是啊!就因为她是一个妾。

世态炎凉往往是在不经意的一句话中体现出来,我们要学会这样去品文、品人、品社会。

2、走入诗歌,切实感受香菱内心的悲苦。

师:我们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她是一个身份不高,而且她身边的人也不是都欣赏她学诗。

那么她为什么如此痴迷的想学诗呢?(幻灯片出示学生问题)师:我们还是来看看这首诗吧。

(幻灯片出示香菱作的诗,生齐读)师:我们同学在预习作业中提出了问题:香菱的诗有香菱自己的影子吗?诗中表达了香菱怎样的希望?(出示学生问题)我们分四人小组先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生1:我们看出了香菱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

生2:从第一联可以看出香菱内心是十分孤独的。

她说“魄自寒”,自己非常寒冷,因为她在那里没有尊严也没有人格。

但是她不甘心一辈子做一个佣人。

“精华欲掩料应难”是说月亮不管乌云有多厚,还是会从云层中透出光环来,虽然她现在社会地位比较低,但是她可以让自己更加出彩。

生3:她写颈联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描写来抒发内心,如写江上的笛声就联想到穿着蓑衣的人,孤苦的少妇们,进而提出自己内心的质问,什么时候才能幸福呢?生4:其实我觉得前三联全部都是香菱自己的影子。

第一句是香菱对自己的叹息,而且宝玉也曾说过“可惜她这么个人竟俗了”。

可见她是有才华的。

第二联的“魄”“寒”体现了她的凄苦。

第三联是总的概括,因为文中写她在评诗的时候说:“那年我们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正好就符合“绿蓑江上秋闻笛”。

“红袖楼头夜倚栏”这是她的现状,所以这是一个总的概括。

最后一句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亲人温暖的愿望。

生5:我觉得这首诗更加突出了香菱的悲惨。

因为香菱在诗中表达了他想和亲人团圆,也想有尊严的活下去,但是这种愿望是难实现的,只能通过写诗来表达,所以写诗是她人生的一个美丽的梦。

师:经过大家对诗的分析,我们体会到了香菱的心灵。

现在我们再一次朗读一遍这首诗,像香菱把自己融入月亮一样把自己融入这首诗中。

(生有感情齐读)3、再回到香菱的笑,更深地品味笑中的内容。

师:香菱是通过这首诗来宣泄自己的苦,通过这首诗来肯定自己的才华,她想通过这首诗来赢得人们的尊重。

但是香菱只能通过诗来倾诉,只能对着月亮倾诉,这恰恰也写出了她的悲苦啊。

所以我们再来看看香菱的笑吧。

师读:好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

师:这里,你又能品出什么来?生1:这是香菱的苦笑,因为没有人倾诉,所以把心里的苦通过诗来倾诉。

她说学着玩,其实是倾诉心里的苦闷。

生2:我觉得这个笑也有香菱的一丝无奈,她说我不过是羡慕,实际上她不仅是羡慕姑娘们超人的才华,也羡慕美满幸福的生活。

生3:我觉得作者在这里写香菱的笑是来衬托香菱悲惨的一生。

香菱在这里笑,笑中夹杂这无奈、悲苦和凄凉。

师:从大家刚才的回答中我们感觉到了她的笑不仅仅是单纯的、天真可爱女子的笑,而且还有无奈、苦闷和凄凉。

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又可以把题目改一改啊,改成是“慕雅女雅集吟……”生:苦诗师:她吟的是她自己苦命的诗啊。

(出示幻灯片)五、尾声:探索曹雪芹的创作香菱的主旨,了解《红楼梦》的社会意义。

1、探寻曹雪芹“以笑写悲”的写作手法,感受香菱的悲剧美。

师:我们同学在预习的时候提问,既然香菱这么苦,为什么在文章中她总要笑呢?我们的郑宜晋、楼问佳、吴家华、贾卓凡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谁来解决一下?生1:以笑来衬托她的悲。

因为她生活凄惨,用笑来衬托她的悲凉。

生2:曹雪芹把香菱这个人物塑造得很好,如果香菱整天因为这个困境愁眉苦脸,就不能更好衬托出她悲来。

而她老是这样笑反而让人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凄苦。

生3:我觉得写香菱笑比写香菱哭更让读者难受。

因为香菱如果是一个遇到困境自己就很难过的人,令人觉得这就是一个柔弱的女孩。

但写她微笑着去面对,反而会更让人怜惜她。

生4:香菱的身份是一个丫环,她很孤独、很凄苦,她所有的苦都无处倾诉,所以她只能是苦笑,把所有的痛苦都放在心里。

师:所以这个笑可能更写出了她的苦。

同学们的看法和一些研究《红楼梦》的专家的观点相同。

学者张美杰说:曹雪芹刻画香菱,以“笑”写“悲”,香菱笑得越多,越能引发读者的同情,越能让人感叹其身世之苦。

(出示幻灯片)2、探寻香菱的结局,从曹雪芹的创作手法上来感受香菱的悲剧。

师:曹雪芹写香菱的笑,不仅写出了这个女孩子的美丽善良,更写出了她的悲苦、隐忍。

这样写是吻合香菱这样身份的人物特点的。

这里人物的性格、命运和作家的创作天衣无缝的契合在了一起。

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作家应该为香菱的命运安排一个怎样的结局啊?生1:我觉得像这样一个又聪明、又坚强、又乐观的女孩子,她理应得到一个她所渴望的美满结局,然而我们的作家却没有给她一个这样的结局。

师:你知道的是怎样的结局?生1:她最后是被她的丈夫和正妻夏金桂一起害死的。

师:有不同的结局吗?生2:最后是夏金桂死了,香菱扶正了。

好像还生了个儿子。

生3:最后香菱是难产而死的。

师:两个结局,一个是被她的丈夫薛蟠活活折磨死的,还有一个结局是难产而死。

其实,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女子时都写了她们的判词,往往隐含了人物的命运。

我们来看看香菱的判词。

(出示幻灯片:香菱判词)师:香菱判词是这样的: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