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海岸带变迁的原因
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沿海城市的高速开放和大规模建设以及衍生的一系列连锁因素让海岸带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然而,海岸带的变化随着地势差异、发展模式不同,甚至气候影响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如填海造陆。
如天津市临港工业区一期20平方公里的围海造陆工程环境影响通过国家工程院专家评估,一期围海工程已经正式启动。
此项围海造陆工程最终将造陆50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围海造陆扩张工程。
一期工程位于塘沽海河入海口南侧滩涂区域,西侧以海防路为界,北侧以海河口南治导线为界,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4公里,围填面积20平方公里,形成可使用陆地6.5平方公里。
再如广东珠江口等地,80年代以来共围海造陆近两万公顷,广州市番禺区有80%的土地是历代围海形成的。
另一个影响较大的就是生活或工业排污。
例如海南,工业和生活排污不仅改变了海滩的地貌形态,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海岸的环境质量,从而剖坏了三亚宝贵的旅游资源。
据调查,三亚湾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和无机磷,由于三亚湾的水体自净能力较弱,所以常有水体发黑的现象。
当然,人为建筑的影响对海岸带也不弱。
如三亚市
整个建在三亚沙坝上,沿海岸的人为建筑破坏了海岸的整体形态,改变了海岸海滩的动力条件,使完整的自然滩脊型海滩转变为背脊型海滩;人工建筑与岸路成为堤坝,阻挡了进流翻越,从而形成强有力的退流冲刷海滩上部;人为建筑切断了沙坝向海滩供沙的通道,从而影响了海滩的发育。
对于个人来说,养殖业对海岸带的影响可能更熟悉。
海水养殖的污染类型复杂。
由于养殖过程中的投饵、投药的物质种类丰富,富余量大,污水又经过多次物化、生化反应,所含污染物类型复杂,影响近岸土壤、近岸海域水质、生物多样性等。
比如青岛夏季总会周期性的爆发赤潮,这与周边发达的养殖是脱不了关系的。
与之前不同的是,随着人们意识逐渐加强,人工海滩,人工湿地也越来越多,为自然环境和生态多样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例如青岛,有好几个海滩都是人造的,虽然其目的可能是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但多一条靓丽的风景又何乐而不为呢?人工湿地的积极作用就比较明显了。
例如海边的红树林,具有防风护岸,维护和改善海湾、河口等地区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并且红树林也为大量物种提供了栖息地,对生态起着平衡作用,算是对人类破坏的补偿吧。
总而言之,中国海岸线的变迁实际上是人类活动的
一种体现。
目前而言,海岸带因为人的经济利益而被开发的比较透彻明确也是建立在破坏原有环境的基础上的,这往往是不可逆的。
所以,如何可持续的发展海岸带使我们今后必须好好解决的问题。